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馬克龍引發各界憤怒、分歧及困惑 台灣要求法國澄清

——馬克龍的不應捲入台海危機言論繼續遭歐洲各國批評 台灣要求法國澄清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主張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也不該在台海衝突上選邊站的言論引起歐洲各國批評。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星期二(4月11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時表示,台灣已經要求法國作出澄清,「我們仍試圖透過法國政府理解馬克龍究竟說了什麼、意思是什麼?」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北京舉行的歡迎儀式上。(2023年4月6日)

台北—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主張歐洲不應淪為美國附庸、也不該在台海衝突上選邊站的言論引起歐洲各國批評。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星期二(4月11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訪時表示,台灣已經要求法國作出澄清,「我們仍試圖透過法國政府理解馬克龍究竟說了什麼、意思是什麼?」

吳釗燮同時強調,法國政府一直以來都展現出對台灣的支持。他在接受《彭博》專訪時透露,法國參議院和國民議會已經表明對台灣的支持,部分議員將很快訪問台灣,而台灣政府會跟他們確認,看看需要什麼額外援助。

馬克龍在結束對中國的國事訪問後接受法國《回聲報》和《政治報》採訪。在台海議題上,馬克龍表示,歐洲最大的危機就是被捲入不屬於自己的危機,歐洲必須力抗壓力,避免成為美國的附庸。

路透社》報導指出,馬克龍的言論引起各界憤怒、分歧及困惑;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一些視歐美關係為重中之重的東歐國家更是如此。

捷克外交部長揚·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y)表示:「重返地緣政治意味著我們必須更清楚地看到誰是我們的盟友,而誰不是。歐洲和美國之間牢固的跨大西洋關係是我們安全的基礎。」

一位來自中東歐不願公開姓名的高階外交官員指出,馬克龍總統並不代表歐洲或歐盟發言。在歐洲發生戰爭、最需要跨大西洋團結一致的時刻,他卻不經意地協助了北京當局瓦解這份團結。

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的外交政策顧問普馬爾欽·普希達克茲(Marcin Przydacz)直言,華沙當局並不支持遠離華盛頓的作法。「我相信歐洲更需要美國,今天美國比法國更能保證歐洲的安全。」

隸屬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社會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同時也是外交政策專家的尼爾斯·施密德(Nils Schmid)說:「中國正在打分化歐洲的主意,我們要避免讓它得逞。」

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則在臉書發文質疑法國是否不再致力於它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他說,這些理念入憲以後就可以不管了?還是民主先進國家可以不管其他國家人民的死活?領導國際的民主大國馬克龍總統的作為,讓我感到疑惑?

法國外交部周二取消了原訂針對馬克龍此行要向各國外交官的匯報,試圖平息一場輿論危機。一名法國高階外交官員說:「目前要消除美國疑慮,並且告訴他們在台海議題上並沒有什麼新鮮事,我們的立場與過去相同。」

法國的駐台機構、法國在台協會周三發表聲明表示,法國在台灣議題上維持一致的立場。法國與其合作夥伴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且呼籲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端。上述原則也出現在2021年9月所通過的歐盟「印太地區合作戰略」中。

評論區

var disqus_config= function(){this.page.url='https://www.voachinese.com/a/taiwan-reacts-to-macron-remarks-20230412/7046820.html';this.page.identifier='7046820';};(function(){var d= document, s= d.createElement('script');s.src='https://voa-zh-tw-412.disqus.com/embed.js';s.setAttribute('data-timestamp',+new Date());(d.head|| d.body).appendChild(s);})();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