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跳水了?賓客雲來,怎麼人民幣還崩了

牆內自媒體美第奇效應文章:外資大佬排隊進京,外貿順差刷新紀錄,人民幣匯率反倒跳了水。

不是雷蒙多的印太框架包圍網厲害,而是人民幣國際化路上的陣痛開始發威。

賓客雲來

論舔人,國內的水平那肯定是超一流的。

馬斯克坐著私人飛機,三年之後第一次來到中國,受到了超高規格的接待。官方的不說了,光到北京之後第一頓晚餐,就讓馬斯克感覺頗佳。

到北京第一頓飯,寧德時代的曾老闆在華府會擺下盛宴,整個晚宴以馬斯克的「馬」和Elon的E為主題,晚宴共16道菜,包括馬家溝芹菜櫻花蝦、義大利黑醋松板肉、酸菜象拔蚌、芙蓉玻璃明蝦球、懷舊媽媽菜等,定製豪華無出其右。

這中英文的菜單,連「以夢為馬,橫行萬里」的話都寫出來了,菜品據說也圍繞「一馬當先」組織編排,這份用心,馬老闆看起來相當受用。馬首富和寧德曾老闆聊得賓主盡歡,拿了四個億特別獎金的朱曉彤Tom Zhu也在旁作陪。曾老闆當然也不白忙,這頓飯之後,上海新建的儲能超級工廠電池項目,也就是特斯拉的Megapack項目,可能即將上馬。

不過人家馬首富可是擁有推特的媒體大亨,當然知道宣傳的重點。去豪門吃盛宴當然不適宜於傳播,發宣傳稿的,肯定是去蒼蠅館子吃包子的照片。

馬首富這次來,如此超高規格的接待,那肯定不能是空手吧。

段子而已,請勿當真……

最近來的不光有馬首富,還有華爾街之王。

美國最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CEO,傑米戴蒙,最近也來到了中國。作為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人,當然不會自己來。他這次帶上了輝瑞CEO艾伯樂、星巴克新任CEO納思瀚一起跑到上海開峰會,甚至還能請到百歲的基辛格和前國務卿賴斯遠程參會,頗有點武林盟主號令天下的意思。

戴蒙之前曾經口出狂言,為了這趟來中國,趕緊道歉收回

這樣的重量級人物來,當然不會空著手。先是拿到了獨資的期貨公司,之後還獲批,以2.5億的價格,把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所持有的49%的股份買回,成為國內第6家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摩根大通當然也投桃報李,準備將員工人數翻一倍(美國摩根大通正在裁員中),將大量業務帶回中國大陸,進一步協助上海確立遠東金融中心的地位。

其實不光馬斯克、戴蒙,蘋果的庫克、英特爾CEO基辛格近期有頭有臉的西方商業巨佬基本上都來了中國,全球500強中4月和5月間派高管到訪中國的超過100家。

企業交流的火熱跟政治交流的冷暴力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在對美戰術上採取了新戰術。相比起大放厥詞,出爾反爾的政治人物,每個季度要對bottom line負責的商界人士顯然更有信用和更好容易打交道。

鋪給馬斯克和戴蒙的紅毯,能換來真的落地執行的合同,而跟布林肯雷蒙多費口舌,即使形成了協議,在大選預熱的美國現今政治環境下也根本沒有任何執行的可能。既然這樣,還不如跟真正說了算的「金主們」溝通更有意義。對美「政冷經熱」,算是把拉一派打一派的傳統藝能發揮到了新高度。

莫名其妙的崩了

然而,外商雲集北京上海,個個都看好中國經濟,外貿四月又狂賺6000億順差,威震海內才沒過去多久,RMB卻莫名其妙的崩了(今日最新數據:人民幣跌破7.22了)。

這崩的實在有點不知所以。美元這個月雖然走強,但遠沒有強到這個地步。五月份出爐的國內經濟數字雖然不好看,但也沒差到如此地步。畢竟連國內爆發了房產泡沫危機,連續十幾個月逆差導致外匯狂降的韓國,這個月兌美元都升值了1%。瘋狂順差的中國反倒是這麼個走勢,實在有點匪夷所思。

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新的包圍網

有人認為,RMB貶值的罪魁禍首,可能是新的包圍網。

5月27日,到處碰壁的拜登政府,終於拿出了第一個像樣的外交成果: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14個成員國就供應鏈協調達成了一致。協議的中心要點,就是建立一個「排除中國」的供應鏈。

去不成北京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主導了這次談判

這個印太經濟框架,是拜登在TPP失敗之後,搞出來的替代項目。2022年5月成立,成員國除美國外有13個,包括韓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越南、汶萊,總人口25億,GDP總額38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的40%,這個組織號稱有四個主要議題,公平貿易、供應鏈、清潔能源和公平經濟(稅收及反腐敗)。但骨子裡就一件事,將中國排除在世界經濟大循環之外。

總體上說,這個印太經濟框架的想法是很高明的。想要替代made in China,任何一個國家都很難有這樣的巨額生產力。那麼就把印太地區出口旺盛的國家組合在一起,似乎就能拼湊出能夠替代中國產能的陣勢。

看上去氣壯如牛,聲勢浩大,但是這裡邊除了日韓澳之外,其他國家反對中國的動力非常微弱,大家不過是聽說美國要給訂單給生意,臨時湊在一起的。所以14個國家吵了一年也沒有什麼成果。面對國內政治壓力和經濟壓力,拜登不得不進行重大讓步,這才讓四個議題中「排除中國的供應鏈」這一議題終於協商成功。將加強晶片、關鍵礦物等基本材料的供應鏈,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乍看上去,這個「去中國化」的供應鏈協議,配合上拜登政府一直推進的「友岸外包」政策,似乎一頭一尾形成閉環,真的能把中國排除在全球經濟大循環之外,似乎用處很大。

但仔細看的話,似乎又不是那回事。

重構供應鏈,關鍵要投資。即使能把每年出口40萬億元的中國剔除去,重構如此巨量的供應鏈,所需要的投資是天文數字。美國現在的情況,因為缺錢,連阿富汗都拱手放棄,俄烏那邊每個月還要燒上百億刀,實在是沒有這個餘力。所以美國人提出來的辦法,印太框架成員國分擔供應鏈重塑的成本。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哪有這樣的好事。

結果就是,日韓澳這三家鐵桿之外,只有越南、印尼幾個拎不清的國家真的開搞。然後果不其然的,被坑的死去活來。

最起勁的越南也是崩的最厲害的,一季度增長率腰斬,只有3.3%

而攪屎棍印度,則繼續瘋狂的關門放狗,把西方大廠割的吱哇亂叫。而且割韭菜的手段越來越神奇,之前對付谷歌亞馬遜的罰款查稅都已經是老把戲,新的套路層出不窮。比如最近印度航空公司捷行航空(Go First)破產了,這個航空公司破產前從西方飛機租賃公司處租了40架飛機,破產之後,這40架租來的飛機竟然被扣下拍賣了。相當於房東把房子租給房客,房客濫賭,結果把自己租的房子給賣了抵債。西方租賃公司不但沒收到飛機的租金,連飛機也被割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虧的親媽都不認識了。

沒有三哥割不到的韭菜

這傻的傻,騙的騙,各自心懷鬼胎的包圍網哪能成什麼氣候?這個印太包圍網,充其量也就起個心理作用,難以影響大局。(只是咱們國家金融口的精英們,畏美如虎,聽說包圍網起來了,再加上四月份經濟數據差強人意,膝蓋有點發軟導致匯率跪下去,也是可能的)。

成長的陣痛

如果這個印太包圍網,可能只有心理上的短期衝擊,那人民幣貶值的原因到底在哪裡呢?

我認為有兩個大的因素。

一個是「報復消費」之後,國內經濟陷入產能過剩,許多外貿企業取得外匯之後,沒有擴大再生產的動力,也就不需要大量的RMB,同時美國當前利率更高,因此大量企業不進行結匯,導致順差並不能對RMB匯率有支撐作用。

過去三年,中國的順差達到了兩萬億美元之巨,然而外匯存底基本沒動。這個2萬億的差值中,1.2萬億的大頭來自於企業的不結匯留存。今年1-4月結匯率僅為65.8%,處於近3年以來最低水平區間,而同期售匯率高達68.9%

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最近的貨幣互換協議的鍋。

隨著「去美元化」的加強,RMB貨幣互換的國家和金額快速擴大。40多個國家同中國央行簽訂了超過5800億美元規模的RMB貨幣互換協議。RMB作為交易結算和儲備貨幣也極大的得到了增強。

但對應的,這些國家也獲得了用本幣大規模兌換RMB的通路。客觀上說,許多跟中國達成本幣雙邊兌換的國家,如巴西、阿根廷,目前都有嚴重的經濟問題。

比如阿根廷,目前通脹率已經高達100%,阿根廷國內普遍把RMB1300億的雙邊兌換協議,當成阻止披索進一步貶值的救命稻草。為此,阿根廷經濟部長,今年阿根廷大選熱門候選人馬薩,5月30日專門跑來北京,希望擴大人民幣互換規模。這樣,阿根廷就可以用自己手上快要跌成廢紙難以換到美元的披索,先以比較好的匯率換成RMB,然後再拋售RMB換取美元,「曲線救國」。結果事實上就成了大量RMB在國際市場上被拋售,打壓了RMB的匯率。

不光阿根廷這麼操作,巴西甚至俄羅斯沙特都有這樣的操作。因為貨幣互換協議很多匯率浮動並非完全市場化,有些甚至是鎖定的,因此披索、雷亞爾和盧布,可以以非常優惠的匯率換取RMB,然後賣出換取美元還債甚至套利。

可以說,這是RMB國際化路上不可避免的「成長的痛苦」。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既然要RMB國際化,成長的陣痛肯定難以避免,一些虧總得吃下去。美國作為霸權,搞包圍網不出本錢都難以成事,何況我們作為追趕者。該出的本錢還是要出,該吃的虧還是要咽下去。畢竟三萬億外儲在手,超強順差還在持續,幾個漏風的小窟窿,不會影響大局。

話雖如此,路要一步步走,飯要一口口吃,一些明擺著吃虧的場合,咱們還是別摻和了。

比如盧拉要搞「南美元」這種宏圖偉業,咱們鼓鼓掌叫叫好就行了,不用真去摻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美第奇效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