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如松:全世界目瞪口呆!華格納的前生今世

作者:

經過2022年2月25日至4月2日的基輔敗退、2022年9月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撤軍」和2022年10月赫爾松戰役中的「善意撤退」之後,俄正規軍無論兵員還是武器裝備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失,士氣十分低落,已經不堪再戰。

就在這個時候普京總統將華格納僱傭軍派往巴赫穆特進行攻勢作戰,而其他戰線上的俄軍無力進攻則只能處於龜縮防守的態勢。在5月15日的文章(現在已經不翼而飛)中就已經說到,普京總統此時將華格納僱傭軍派上戰場是一個糟糕的決定,最終將危及到自己的政權。隨著6月23日華格納開始叛亂,這一預言已經得到驗證。

這要從華格納的「光輝」歷史說起。

2008年是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的年份,就在當年的8月爆發了一場舉世矚目的戰爭,那就是俄格戰爭,中文圈也經常稱呼為喬治亞戰爭。

喬治亞位於高加索地區、黑海的東海岸(下圖),距離普京經常去避暑的俄黑海城市索契不遠,是人口只有四百多萬、面積不到7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國防軍只有不足3萬人,而且裝備的都是蘇聯時期的老舊裝備,格軍在俄軍面前自然不堪一擊,結果俄軍在五天內就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此時的普京擔任著俄羅斯聯邦總理(2008年5月8日至2012年5月7日)。但這場勝利對俄羅斯來說卻是災難性的,這種對主權國家的入侵行動讓俄羅斯在國際社會遭到了猛烈的指責,也逐漸被國際社會所孤立,普京認識到,依靠正規軍對他國進行武裝干涉是有局限的,俄羅斯付出的代價太大。

可俄羅斯周邊可能引發類似衝突的地區比比皆是,尚未解決的領土糾紛依然很多,以俄羅斯的國家性格又必須進行干涉,怎麼辦哪?

在西方的表述中有一種軍事組織叫私營軍事和安保服務公司(Private Military and Security Companies,簡稱PMSC),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僱傭軍。

2012年5月,第二次登上俄羅斯總統寶座的普京公開聲稱俄羅斯尚未直接與PMSC打過交道,既然普京總統說尚未與PMSC打交道,就反過來說明他開始著手與之打交道。

也就在這一年,華格納集團成立了。「華格納」是俄羅斯前格魯烏特種部隊中校指揮官、華格納的創始人之一——烏特金的代號。外在來看華格納集團是PMSC,屬於民兵或警衛的性質,主要裝備應該以輕武器為主,但本質卻不是,這在後面會詳細說。其台前的老闆是華格納的創始人之一、今天已經鼎鼎大名的普京大廚——普里戈津(下圖中小布希左後方的就是普里戈津),至於背後真正的老闆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他是誰。

一旦未來再次發生喬治亞南奧塞梯衝突類似的事件,就可以派出華格納(而非正規軍)進行干預,俄羅斯需要承擔的國際風險自然就小的多,普京總統的算盤打的啪啪響。

2013年春季,一家香港註冊的PMSC——「斯拉夫軍團」向俄羅斯國內打出了招募廣告,稱受到某主顧之託,為了對某國的民間煉油設施進行警備業務專門召集警備人員,月酬金額高達5000美元,而且說明若在工作中重傷,可得2萬美元補償金,發生了死亡則可得4萬美元撫恤。我們知道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經濟以油氣開採為主,其次就是金屬非金屬礦產開採,都屬於採掘行業,與其他行業比較起來採掘行業的特點是用人比較少,這就讓無論俄羅斯經濟數字看起來多麼喜人,就業都是大難題,連軍人退役之後的就業都無法保證。這就讓「斯拉夫軍團」開出的招募條件很有誘惑力,接到了大量退役軍人報名。本次招募中「斯拉夫軍團」招募到267名安保員,這些安保員都是來自俄最精銳的前空降部隊、前特種部隊、前內務部隊計程車兵,他們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衝殺出來的,陣容相當「豪華」。

這支部隊然後就被派遣到敘利亞最大的港灣城市拉塔基亞,此時,「安保員們」發現情況和他們想像的不一樣,他們最早接到的任務說是受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所託,在敘利亞東北部城市代爾祖爾對一個效忠於巴沙爾政權的油田擔任警備工作,到了那裡得到的通知卻是要將一個煉油設施從反政府武裝手中奪回來,工作的性質從警備變成了軍事進攻,身份也從安保員變成了僱傭軍。當他們提出異議時,公司方面卻聲稱,一旦不接受任務,他們就會被視作單方面撕毀合同,不但不能獲得一分錢的報酬,回國的費用也得自己承擔,此時大多數人只得忍氣吞聲。

他們的武器裝備也比原來聲稱的要差得多,只有1939年生產的高射機槍以及1943年生產的迫擊炮,以如此落後的軍事裝備要奪取煉油設施幾乎難如登天,結果也就可想而知,在遭到數千名反政府武裝人員襲擊之後遭到了失敗,好在多數人趁著沙塵暴撤出了戰場。

2013年11月14日,名為《豐坦卡》的俄羅斯在線報紙便披露了上述俄系PMSC之簽約人在敘利亞遭到伏擊被殲的事件,將俄政府經過PMSC介入敘利亞內戰、對巴沙爾·阿薩德總統進行支援一事公諸於眾,這是當時引發極大轟動的事件。

之所以陳述上述內容是想說明:其一,俄羅斯政府從2013年就開始介入了敘利亞戰爭,而不是2015年;其二,在敘利亞戰敗之後,「斯拉夫軍團」隨後就被編入了華格納的部隊,後來華格納不斷擴軍,士兵的主要來源依舊是俄空降兵、特種部隊的退役官兵。在烏東戰場上,很多自媒體將華格納描述成是一群囚犯兵,這明顯有違事實,在烏東戰場上的華格納確實使用了囚犯兵,但他們的主力部隊是從退役俄軍精銳部隊官兵中挑選出來的,是精銳中的精銳。

既然普京希望使用這樣一支部隊對周邊國家進行干涉,雖然多數周邊國家都不大,但各國都擁有一支正規的國防軍,除了華格納的兵員需要精挑細選之外,就必須以俄羅斯國家的財力為其裝備最現代化的武器裝備,還需要配備重武器和空軍,否則就無法完成干涉任務。

所以,華格納並不是我們頭腦中關於僱傭軍的概念,兵員屬於民兵或警衛的性質,手中只有輕武器,而是擁有最現代化軍事裝備、擁有重裝備(含反導系統)和少量空軍的一支俄軍最精銳的部隊——只是披著僱傭軍的外衣而已。

這支部隊很快就派上了用場。

2014年爆發了克里米亞半島戰爭,華格納身穿毫無標識的綠色軍服,在當時被稱為小綠人,迅速擊退烏克蘭正規軍並控制了克里米亞半島,華格納一戰成名。

克里米亞半島對俄羅斯的意義非同一般,半島上塞瓦斯托波爾這座城市可說是俄羅斯的聖地。

公元十世紀時,基輔羅斯公國處入強盛時期,但仍信奉多神教。當時有一位大公名叫弗拉基米爾,他生於960年,17歲時開始領導公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開疆拓土,聲名遠播。公元983年,他率領大軍取得一次戰爭勝利後,按照多神教傳統,決定舉行人祭儀式。經過巫師擲簽,選定一位名叫約安的少年為祭品。少年的父親費多爾信奉基督教,他拒絕送獻自己的兒子,並且公開譴責多神教,尊崇基督教信仰。巫師挑唆人群現場打死了父子倆。這一悲劇發生後,弗拉基米爾大公開始反思多神教信仰。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率軍攻占烏克蘭南部、黑海沿岸的城市赫爾松,這個赫爾松並不是今天位於第聶伯河右岸的烏克蘭城市赫爾松,它的古稱是赫爾松尼蘇斯,即今天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然後弗拉基米爾大公向拜占庭帝國求娶公主安娜為妻,拜占庭帝國皇帝瓦西里二世接受求婚,但要求大公接受東正教,因為公主只能嫁給東正教徒。大公同意了拜占庭皇帝提出的條件,拜占庭帝國隨後把安娜公主送到了赫爾松。大公同手下主要將領就在古代的赫爾松城——今天的塞瓦斯托波爾共同接受東正教赫爾松主教的洗禮,然後同安娜公主正式舉行了婚禮。為表示對拜占庭皇帝瓦西里二世的尊敬,弗拉基米爾大公受洗取教名為瓦西里。我們知道東正教是現代俄羅斯的國教,塞瓦斯托波爾也就成了俄羅斯的聖城。下圖是弗拉基米爾大公面朝第聶伯河的銅像。

就源於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在俄羅斯擁有非同一般的地位,1783年葉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寵臣波將金占領了克里米亞之後、再加上她在位期間一系列開疆擴土的業績被俄羅斯人尊稱大帝,也就是當時的這位波將金元帥創建了俄羅斯黑海艦隊;普京總統2014年奪取了克里米亞半島之後也被稱為大帝;華格納奪取了克里米亞半島之後,這支部隊在俄羅斯就有了非同一般的地位。

下圖就是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中被稱為小綠人的華格納僱傭軍。當時的國際媒體就報導說,這些士兵精瘦而健康,穿著筆挺而整潔的制服,新頭盔上還帶著彩色的護目鏡,它們的機動能力、武器裝備和行為舉止都與傳統的俄軍截然不同,是一支非常精良的部隊。

2016年,華格納被派往非洲保護俄羅斯的國家商業利益。

隨後華格納又立即派往敘利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政府軍被打的節節敗退,到2016年已經失去了八成以上的國土。華格納的加入讓敘政府軍逐漸由守轉攻並不斷收復失地,在地面戰爭中顯示了華格納的強大戰鬥力,甚至同在敘利亞戰場上的美軍也對華格納的戰鬥力非常認同。

但俄烏戰爭之前,華格納雖然有錢(在非洲有很多金礦等礦山),有地盤(在非洲幾個國家有自己的地盤),有裝備精良計程車兵,在不斷的征戰之中普里戈津也在軍隊中建立了自己絕對的權威,士兵也對自己絕對的忠誠,讓普里戈津是諸侯一般的存在,但還不足以威脅到普京,根源在於對華格納來說俄正規軍依舊是龐然大物一般的存在,華格納和俄正規軍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但經過基輔、哈爾科夫、赫爾松戰敗之後,在整個烏東戰線上,只有華格納在巴赫穆特保持攻勢並最終獲得了勝利,而其他俄正規軍只能龜縮防守,這徹底暴露出俄正規軍的真實實力,再也無力制衡華格納,也就沒人可以壓制普里戈津。

此時的普里戈津有精兵猛將,有精良的裝備,有錢有地盤,俄正規軍也無力壓制,即使普京也失去了制約他的能力,普里戈津已經從諸侯變成了「王」。

普京當然明白自己所處的危機,所以紹伊古秉承普京的命令要求7月1日之前烏克蘭戰場上的所有俄羅斯武裝力量必須與俄國防部正式簽約,接受俄羅斯國防部的統一指揮,往好了說這是普京要杯酒釋兵權,往壞了說是要把普里戈津丟進大牢。

普里戈津當然不會自動從「王」的高位上走向大牢,儘管他在蘇聯時期做過九年的大牢,對這個地方也非常熟悉,發動反叛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6月23日叛亂發動之後,華格納迅速攻占了羅斯托夫州的首府頓河畔羅斯托夫和沃羅涅什州的首府沃羅涅什,頓河畔羅斯托夫是俄羅斯南方軍區司令部所在地,也是通往烏東戰區的運輸樞紐,可不僅當地的俄軍未做絲毫的抵抗,還受到了當地軍民的歡迎,有點像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意思,這代表的就是華格納在2014年奪取克里米亞之後在俄羅斯軍民心中的地位。隨後華格納南路軍和東路軍毫無抵抗地逼近克拉斯諾達爾(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首府)和伏爾加格勒(州府),見上圖。

北路華格納在占領沃羅涅什之後,又迅速占領了利佩茨克(利佩茨克州首府),然後開始向莫斯科方向開進,逼近了圖拉州,見上圖。

就在華格納突飛猛進之時,叛亂的局勢急轉直下,普里戈津宣布已經與普京達成秘密協議,並命令華格納軍隊從距離莫斯科約200公里的地點撤軍,讓叛亂草草結束。

但既然地方(或軍頭)挑戰聯邦中央的事件已經發生,就意味著俄羅斯中央集權已經被極大地削弱,也就意味著俄羅斯的潘多拉盒子已經打開。

本次叛亂事件給外界的印象之一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人們本想看連續劇,結果片頭就是片尾,這讓全世界目瞪口呆;印象之二更重要,僅僅一支約五千人的華格納北路軍居然在大約二十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從頓河畔羅斯托夫市向莫斯科方向挺進了900多公里,這是真正的一日千里,沿途幾乎毫無阻力,再次讓全世界目瞪口呆,這表明了俄軍中下層官兵和民眾的人心所向,說明那個「大廈」表面看起來還依舊富麗堂皇,但實際上已經非常腐朽,當未來某一刻「微風」吹來之時,就會立即煙消雲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如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