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唯色:說得好聽是占有,說得難聽是掠奪

——有必要老話重提 在西藏發生的攝影暴力(一)

作者:
推特上的老林永生既是佛教徒,也是出版過關於藏傳佛教、關於西藏文化的作家,他在那個中國人的推文下面的回覆很贊。他說:「我在西藏拍了27年。很簡單:1、先問,後拍;2、對方不樂意被拍,不拍;3、對方樂意被拍,才拍。不是宗教不宗教民族不民族的區別,地球不圍繞你的相機轉。哪怕你在上海北京地鐵看到個同為漢人的美女,你想拍,也是這個規矩對不?不能不問就拍還抱怨美女不高興啊。簡單文明社會做人禮貌不是?」

在西藏發生的各種攝影暴力

前些時日,有個自稱是「反賊」、「讀書人」、「二流攝影師」、「現居美國」的中國人,在推特上發長文推和在西藏拍的照片說:

「在我的攝影生涯中,曾經遭受過多次比較嚴重的攻擊,都跟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另一個對攝影充滿敵意的宗教,就是藏傳佛教。藏區很多寺廟殿堂內部是不能拍攝的,我也沒有拍過。但是很多喇嘛對於鏡頭的敵視就很難理解。因為寺廟畢竟也是賣了門票讓遊客來的,香火錢也有遊客的份,也算是你的施主。但是,某些喇嘛卻會對攝影者惡語相向,甚至發動攻擊。」

我不想再轉他的優越感滿溢出屏幕的荒唐文字了,難道買了一張參觀寺院的門票,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想拍什麼就拍什麼,想拍僧人就拍僧人?甚至還自鳴得意地認為自己的(強行)拍攝賜予了僧人們難得的幸運。而被僧人們拒絕後,就暴跳如雷地怒斥:「一群學習佛法的修行者,佛教徒,不要說對於自己的施主,就是對不相干的普通人,也斷然不該幹這種事,普通人都干不出來的仇恨行為,你學佛的來干,你學了些什麼呢?」

推特截圖

推特上的老林永生既是佛教徒,也是出版過關於藏傳佛教、關於西藏文化的作家,他在那個中國人的推文下面的回覆很贊。他說:

「我在西藏拍了27年。很簡單:1、先問,後拍;2、對方不樂意被拍,不拍;3、對方樂意被拍,才拍。不是宗教不宗教民族不民族的區別,地球不圍繞你的相機轉。哪怕你在上海北京地鐵看到個同為漢人的美女,你想拍,也是這個規矩對不?不能不問就拍還抱怨美女不高興啊。簡單文明社會做人禮貌不是?」

沒錯。老林說的有道理。那些習慣了到處實施攝影暴力的人其實很不文明,讓我想起十幾年前我寫的一篇文章《在西藏發生的攝影暴力》(發表於圖文集《看不見的西藏》一書,2008年由台灣大塊文化出版)。看來有必要老話重提啊。文章如下:

在西藏發生的攝影暴力

1、對一次攝影行為的記憶

火車還沒有開往拉薩之前,火車還沒有把打算拍下「到此一游」的遊客源源不斷地送往布達拉宮之前,專業的不專業的「西藏照片」已經多如牛毛了。專業的不專業的攝影者們懷抱各式各樣的攝影器材,滿懷各式各樣的熱情奔走在有著另一種美麗的雪域大地上,捕捉著劈面相逢的瞬間渴望占為己有的異域鏡像。早在幾年前,在拉薩香火最旺的大昭寺,我對一次外來攝影行為引起爭吵的記憶尤深。

一方是兩個渾身攝影行頭的內地男子,另一方是本來正跟裹著絳紅色袈裟的僧人說話的兩個漢地女居士和兩個藏人女子。前者想獵奇,後者不讓拍,於是吵起來了。有意思的是那兩人竟然比遭到他們打擾的人更憤怒,非常熾盛的氣焰把他們的臉都燒紅了。為什麼不能拍?你們有什麼權利不許我們拍照?口氣咄咄,揮舞著相機就像揮舞著武器。而他們的理由是,寺院是公共場所,所以想拍什麼就拍什麼,這是我們的權利;而對方的理由是,寺院是朝聖之地,我們既不是公共人物,更不是展品。

權利的說法並不那麼簡單,言下之意分明傳達著權力者的自我感覺。而這種感覺或許來自他們的攝影身份,或許來自他們的自身品格,或許更是來自他們內心的帝國情結。我是這麼一眼看穿的。

2、說得好聽是占有,說得難聽是掠奪

聽說過一位攝影師的故事,當年他自掏腰包走遍西藏的時候是個畫家。十多年前的西藏遠比今天的西藏原汁原味原生態,足以令眾多的藝術工作者為之抓狂。不但吃苦耐勞的精神可嘉,尤其是,把節衣縮食的銀子付諸於並不便宜的膠捲、洗印更是令人感佩。但他還有一個愛好,走哪都要順手牽點什麼,比如大大小小的嘛呢石,比如羚羊角野氂牛頭骨,甚至從一個偏僻的小寺院裡將一尊小佛像揣入兜中。他聲稱這些都是他的素材。

其實不止他如此,有一位藝術工作者可謂較早到達如今已是旅遊景點的藏北「骷髏牆」,他憑著下鄉採風的名義,用不著買門票也用不著給看守人一點零錢,就從整體到局部盡情地拍了個夠。拍則拍矣,但他期望的是把這些骷髏照片賣個好價錢,卻被同行中的另一位高手藉口認識老外,於是連底片全都拿走,從此那人就變成第一個「發現」「骷髏牆」的人了。而我在一位1960年代進藏的作家家中,見過數百個看上去年代久遠的泥塑小佛像「擦擦」,這些從阿里古格廢墟中找到的「擦擦」,背面還深深印著製作者拇指的紋路,如今都成了這位作家自稱的藏品……而這樣的行為藝術不勝枚舉。

至於攝影也是這樣——「穿髒兮兮的皮袍子的藏胞,轉經的或辯經的人們,活佛與喇嘛,朝聖途中仆地前行的信徒,聖湖畔的瑪尼堆,天葬台與禿鷲,雪山與冰川,藏戲與雲朵……」,似乎不拍這些就不足以證明拍的是西藏。而拍這些時,廣大攝影者們又是怎麼去拍攝的呢?或者說,在攝影者與被攝影者之間,呈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連載)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