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徐三郎:如何才能在不增加收入的條件下促進消費?

作者:
我們現在消費低迷,是因為居民消費能力不足。居民消費能力不足,是因為一方面在分配製度中分給政府的比例越來越多,分給勞動者的比例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社會保障覆蓋面不高,保障水平較低,保障機制還存在嚴重的體制內外二元分化。因此刺激了短期消費,消費在轉化為居民收入的過程中損耗太大,無法帶來下一輪更多的消費。

消費提高了,經濟應該會好轉,好轉了,工作多了,收入提高了,消費應該也會提高。我想到了三角債的事,應該不符合。現在2023年第二季了,有沒有在不增加收入的情況下促進消費?

第一、試圖在不增加收入的前提下促進消費,純屬耍流氓。

消費的高低來自於消費能力,消費能力來自於收入,即使是依靠推高債務的模式刺激消費,也是建立在收入預期和合理的債務收入比上,失控了就會爆發債務危機。

因此,一邊不願意增加居民收入,一邊又想刺激居民消費,這是流氓思維,也是殺雞取卵。

第二、在不增加收入的前提下可以促進短期消費。

在不增加收入的情況下可以促進短期消費,方法包括但不限於:

1、降低儲蓄利率,不斷下調,探索儲戶心理闕值,到零不行,就下調到負數。這樣的措施可以轉化部分儲蓄為消費,但也會有部分儲蓄轉化為現金儲備。

2、徵收現金稅。所有持有現金消費的部分,徵收超高現金稅,防止儲蓄轉化為現金。

3、提高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比如,提高教育、醫療價格,提高食品、燃料、水電、公共交通價格,提高物業費定價。這些費用需求彈性非常低,你不消費就會承擔飢餓、病死、無法出行、無處居住、後代無法接受教育的毀滅性後果。

比如俄羅斯在侵略烏克蘭的戰爭發生之後,為彌補油氣收入腰斬帶來的收入缺口,陸續多次提高了國內汽油、柴油、天然氣、電力等基礎能源價格。

4、播散謠言。比如權威機構或媒體提醒,俄羅斯要破罐子破摔,可能要發生全球核戰,建議大家儲備哪些防護、醫療、生活用品,立馬會刺激額外的消費;比如權威機構或媒體提醒,馬上要發生戰爭了,建議大家儲備哪些必需品,也會刺激一波消費。疫情防控期間一些謠言導致的板藍根、金銀花、黃桃罐頭、連花清瘟搶購,估計全國購買這些毫無用處所謂藥品的人,沒有十億也有七億吧?

第三、在不增加收入的前提下無法促進長期消費。

無論政府、社會採用何種辦法,你都無法製作無米之炊,最多只能利用強制性、流氓性手法,將預期的消費提前轉化為即期消費。亦即你刺激了短期消費高潮,會迎來長期低迷。因為沒有收入增長支撐的消費無法持續,所以無法建立正常的消費-->生產-->收入-->消費的循環,進而會引發經濟蕭條。

我們現在消費低迷,是因為居民消費能力不足。居民消費能力不足,是因為一方面在分配製度中分給政府的比例越來越多,分給勞動者的比例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社會保障覆蓋面不高,保障水平較低,保障機制還存在嚴重的體制內外二元分化。因此刺激了短期消費,消費在轉化為居民收入的過程中損耗太大,無法帶來下一輪更多的消費。

這是這兩年我們推出了那麼多補貼購車、補貼購房的刺激政策,但補貼一旦退出,銷售立馬滑落的主要原因。

這也是我們在2020年之後,拒絕向那些直接給老百姓發放疫情補助的國家和地區學習,堅持用降准降息貨幣寬鬆持續地刺激投資,但不僅投資浪費越來越嚴重,投資效益越來越差,消費也無法復甦,導致經濟增長越來越困難的根本原因。

第四、增加收入才能增加消費,不僅是一個經濟學常識,也是祖宗都知道的生活常識。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祖宗生活經驗的總結。

我們千萬不要迷戀所謂的經濟政策的獨立性,經濟理論的獨創性。

經濟學和數學一樣,1+1=2。證券理論與會計學一樣,無論中特估還是什麼股,都離不開會計學原理中的價值判斷。無論什麼社會制度、管理體制,這些基本的社會科學知識都不會變化。

一旦我們無視經濟學基本常識,忽略了社會生產的目的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要,為了加強對經濟與財富的掌控,一意孤行地將投資進行到底,我們極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經濟成果和社會財富,都會毀於一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安達

來源:火星數據研究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