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引人不安!關於中國 回聲報和費加羅報均刊登文章

——中國經濟增長下滑引人不安

18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頭版主題各有側重。法國不久前的郊區暴力騷亂之後,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和法共«人道報»都將對法國社會是否有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的思考放在頭版頭條。北半球近日進入持續高溫天氣。«解放報»聚焦高溫酷暑對旅遊業的影響。«費加羅報»在頭版凸出法國極左傾向政黨「法國不屈服」領導人日益激進的立場引發的爭議。財經報刊«回聲報»將捷克富翁丹尼爾-克雷廷斯基繼續在法國投資收購,可能將法國連鎖超市卡西諾併入旗下的消息放在頭版頭條。關於中國,«回聲報»和«費加羅報»均刊登文章,解讀最新中國經濟數字背後的

法國報紙摘要 RFI

中國會重演日本「失去的十年」嗎?

中國經濟增長下滑引人不安。這是«回聲報»一篇文章的標題。文章寫道,新冠清零政策解封7個月後,中國經濟反彈不如預期。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3%,但對比季度增長速度,第二季度增幅只有0.8%,與今年第一季度季增長2.2%相比,明顯下降。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許多銀行都開始大幅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使得人們對北京當局是否能達到5%的增長目標產生懷疑。文章分析指出,中國經濟困局的原因之一是世界經濟環境。中國6月份對外出口因此與同期相比下降12.4%。國內消費也並未隨清零政策解除而大幅回升。文章引述一名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家庭對未來信心嚴重不足,不敢花錢。文章寫道,今年6月,年輕人失業率達到有史以來最高水平。法國資產管理公司Carmignac Gestion經濟分析師向該報表示,失業給家庭收入帶來嚴重影響,而房地產價格跌落又令他們的家業財富縮水。文章寫道,中國央行有可能再度降息,但面對已經不高的利息,央行活動空間有限。大家都密切關注7月底的政治局會議是否會出台財政激勵措施。至於中國是否將陷入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的所謂「失去的十年」,富達投資公司亞洲經濟分析師Peiqian Liu認為,中國與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情況不同。發展水平不同,中國還不是高收入國家。而數位化有可能提高生產力,因為中國站在人工智慧領域革命的前線。

中國經濟疫情後復甦乏力

«費加羅報»相關文章的看法大同小異。文章標題是:中國經濟疫情後復甦乏力。文章指出,中國第二季增長與第一季相比大幅下滑,凸顯這個亞洲巨人的結構性難題。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3%的確令歐元區各國自慚形穢。但這更是一種假象。作為比較的是去年同期的低增長數字,當時上海嚴格的封城防疫將中國經濟引向衰退邊緣。即便如此,6.3%的增長率也低於各方分析人士的預期。17日公布的數據中,唯一的好轉信號是6月的工業生產與一個月前相比上漲4.4%。所有這些數字坐實了此前種種令人不安的跡象:尤其是6月份通脹指數為零,對外出口同比減少8.3%。政府將責任推卸給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以此掩蓋不斷惡化的國內困境,幾個月來,政府加強了對經濟議題的言論管控。多名中國獨立經濟學者都沒有接受回答«費加羅報»記者的提問。文章也列舉了居民消費低迷、房地產業危機以及高失業率之間的惡性循環,但認為,儘管政府推出振興措施的壓力因此增大,但由於擔心債務問題,振興措施規模可能會低於此前的作為,寄希望於長遠發展。短期內,北京試圖穩定中美關係,重要的是安撫憂心忡忡的投資人,避免脫鉤。

歐洲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是可能的

歐洲俄羅斯以能源為工具嚴重缺少預期,現在應當更堅決地應對歐洲對中國稀有金屬的依賴。這是«回聲報»一篇分析文章闡述的觀點。文章寫道:中國已經開始動作。2010年曾限制向日本出口;2023年初一度傳言稱中國可能限制太陽能電池板生產所必須的多晶矽。幾天前又宣布半導體業必須的鎵和鍺兩種金屬必須獲得出口許可。鄧小平曾說,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文章提醒歐洲國家借鑑他們對石油輸出國組織各種決定的依賴,思考是否希望歐洲經濟增長或去碳化都依賴中國共產黨的決定。作者指出,減少這種依賴是可能的。日本在2010年至2018年間,中國稀土進口減少近60%。歐洲既對可持續發展制定了高標準,也是原材料開採最少的地區。歐洲要保持在21世紀的核心地位,就應當開發出有戰略意義的科創思路和新技術手段。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