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放大招了!今夜,22個城市被點名

今天(7月21日)晚上,樓市傳來一個重要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

央視披露的新聞通稿里,有如下具體表述:

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優先對群眾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治理隱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實施一項做成一項,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實施,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並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

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積極創新改造模式,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努力發展各種新業態,實現可持續營運。

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按照國務院於2014年下發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這裡說的城區,不包含代管市縣的城區,也不包括邊緣、孤立的建成片區。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束之後,國家統計局公布了超大、特大城市的名單:

當時的超大城市一共有7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和天津。

其中深圳的城區人口,躍居到了全國第三,跟北京的差距極小。

特大城市有武漢、東莞西安等14個。

七普已經過去了3年,上述名單發生了一些變化。首先是武漢城區人口突破了1000萬,已經晉升為第八個超大城市。

此外,蘇州也被認定為特大城市。

第七次人口普查後,統計局公布最新的21個超大、特大城市的時候,沒有計入蘇州。原因竟然是:蘇州工業園區的110多萬人沒有被計入城區人口。糾正了這個錯誤之後,蘇州的城區人口達到了510多萬,妥妥的特大城市。

所以,目前中國(內地)實際有8個超大城市,14個特大城市,一共22個城市符合國家「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條件。

「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提法,最早出現在2023年4月2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新聞通稿里,當時的表述是: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也就是說,上述22個符合條件的城市要干兩件事:第一,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第二,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所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跟剛剛結束的疫情有關。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多、密度大,一旦發生疫情、天災或者戰爭,缺少疏散、隔離、救治傷員的場所。提前建設這種設施,又可能造成浪費,所以提出了「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的概念。

所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就是平時有平時的用途,特殊情況的時候有特殊的用途。比如可以修建一些度假村,平時搞旅遊休閒,疫情、災難的時候用來疏散、隔離、救治。

另外就是推動特大、超大城市城中村改造。

這兩項內容,可以理解為「新時期的大基建」。

在經濟下行周期,需要搞大基建、新基建來拉動經濟,創造就業崗位。

以前,我們的做法是天女散花,大中小城市都有份。現在情況變了,人口紅利終結,不是每個城市都有增量人口,都有持續增加的居住需求。

繼續在人口流失的中西部、東北三四五線城市搞城中村改造、棚改,空間不大了。在上述地區搞更多的高速公路、機場、高鐵、地鐵,也可能浪費。

所以,這一輪經濟下行周期,各種大基建、新基建,勢必向大城市及其都市圈集中,這樣才不會浪費投資。

22個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一個重要目的是拉動經濟、刺激內需。

這是否意味著,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都要推倒重來,類似棚改一樣?

未必!

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裡的居民,基本上不是原住民了,而是外來務工人員,剛畢業的大學生。城中村的房子,就是天然的廉租房,它們的存在降低了居住成本,增加了城市的競爭力。

所以,城中村改造應該是三個選項:

第一,相當一部分長期維持現狀,保留其天然廉租房的性質,給中低收入階層服務。

第二,部分城中村進行升級改造,在不推倒重來的前提下,改善居住條件、增加必備設施、消除安全隱患,讓新市民住得更舒心。

第三,部分城中村推倒重來,進行比較徹底的城市更新,變成新的商品住宅或者城市綜合體。

後兩種選擇都需要投入資金,也就會拉動消費。從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看,「優先對群眾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治理隱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不少城中村有建築質量問題,或者有消防隱患問題,如果不消除,可能出現群死群傷的重大安全事故。

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中央要求「積極創新改造模式,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努力發展各種新業態」。

改造的結果,是增加城市中高品質住宅的供應量,減少低品質住宅的存量。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大約5萬多個城中村。其中最典型的,當屬深圳。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數據,深圳一共有1746個城中村,城中村的建築超過32萬棟,建築面積超過2億平方米,按照人均20平方米計算,深圳的城中村可以居住1000萬人。

深圳曾於2019年發布了《深圳城中村(舊村)綜合整治總體規劃(2019-2025)》,思路由由「拆」變「治」,提出:「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高度重視城中村保留」;「由拆除重建轉向綜合整治,滿足青年人群居住需求」。

拆除重建城中村過程中,會增加保障房的數量,也會增加商品住宅的數量。整體而言,會帶來上述22個城市住宅供應量的增加,但這個量的釋放將是中長期的,不會在短期內集中湧出。

另外,這也意味著,超大、特大城市將更注重內涵式發展,土地開發將逐步轉向存量開發,這將提升中心城區的吸引力,對新區、郊區或許構成一些利空。

中國的城市「快速長大」的階段結束了,未來買房要回歸中心,對所有的新區都要畫一個問號。尤其是距離傳統中心城區比較遠的新區,可能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才能成熟起來。

中心城區會因為城中村改造的提速,而更有魅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劉曉博說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