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媒體試圖主導中亞輿論

1月10日,警察拘留了一名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記者,當時他正在報導比什凱克政府大樓附近的抗議活動。

華盛頓—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由新疆政府和中國新聞社聯合組織的中亞媒體高級代表團於8月24日至30日對新疆進行了訪問。

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四個中亞國家的21家主串流媒體機構的領導,與來自中國的同行,共同探討了國際交流和跨文化交流相關的主題。

該活動包括交流研討會和實地訪問等一系列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疆-中亞媒體交流研討會於27日舉行。

報導稱:「活動期間,中亞媒體人還先後參訪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魯番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等地,實地了解新疆的真實情況。」

根據中新網,研討會的主要目標是共同講述中國-中亞友誼的故事,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

中國新聞社黨委書記、社長陳陸軍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新聞社願與中亞媒體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拓展國際合作平台,擴大友好媒體『朋友圈』,致力於搭建『中國—中亞媒體合作機制』。」

倫敦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高級副研究員、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RSIS)高級研究員拉斐爾·潘圖奇

根據倫敦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高級副研究員、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RSIS)高級研究員拉斐爾·潘圖奇(Raffaello Pantucci),這次訪問雖然實際意義不大,但中國政府持續努力通過接待「友好」代表團來提升中國在該地區的國際形象,這些代表團可以作為在全球範圍內宣傳中國信息的展示者和倡導者。

潘圖奇表示:「對於這次特別訪問,我實際上並不認為它會對中國-中亞關係產生太大的變化或影響,特別是他們對新疆敘述的看法。中亞人可能會略微懷疑,但可能會更關注自己國內的問題,總的來說,他們寧願不去干涉。」

潘圖奇認為,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官員最近的高級別訪問以及類似的官方交往對塑造人們的看法更具重要性。

「這將加強新疆與中亞之間的經濟聯繫,並可能導致一些真正重大的新交易、投資和項目。這些將可能影響廣泛的中亞人,使他們通過這一機會對中國產生更積極的看法。隨著這一情況,他們對新疆發生變化的願望也很可能發生轉變,」潘圖奇告訴美國之音。

根據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中國中心非常駐研究員邱芷恩(Niva Yau)的說法,中國政府戰略性地將重點放在中亞,以宣揚其將中國的新疆政策視為打擊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措施。邱芷恩稱,這次訪問是北京維持中亞與其首選敘事保持一致的長期戰略的一部分。

她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不幸的是,這種情況自2000年代以來就已經存在。中亞媒體一直按照這種『三股勢力』的敘述來描述新疆局勢」。

邱芷恩進一步指出,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對待維吾爾人的關注在近年來增加,北京已通過各種手段加強了對中亞媒體的宣傳,包括組織前往新疆的旅行和建立新媒體合作關係。

「北京不僅通過這些訪問新疆的旅行,還通過與該地區簽署各種新協議和建立多種新類型的媒體合作方式來實施這一戰略。特別是在社交媒體上,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們看到中國大使實際上聯繫了在該地區有名的YouTuber,並與他們進行了採訪,而在此之前,這些接觸方式非常傳統,比如為報紙寫專欄文章。現在,他們正在通過社交媒體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改變接觸方式。當然,這些新的接觸方式非常側重於中國政府的成功,」邱芷恩說。

因此,中國發起的觀念塑造非常有效,因為中亞消息來源主要呼應北京的說法,避免討論歧視性政策和當地民眾的不滿,邱芷恩說。

美國和平研究所中亞問題高級專家加文·赫爾夫(Gavin Helf)表示,中國開始支持中亞媒體與美國在中亞支持的自由媒體競爭。

赫爾夫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這是中國在該地區軟實力投射的演變」。他補充說,「當俄羅斯或中國採取行動傳播虛假信息,更惡意地影響輿論時,人們就更難了解真相。」

美國政府和一些西方議會將中國對新疆維吾爾、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其他穆斯林群體的虐待定為種族滅絕。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也表示,中國在新疆的行為可能構成反人類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