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反了?中共黨刊探討「隱性壁壘」 暗指習近平?

作者:

中共黨報刊文討論,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究竟在那,卻將民企融資困難等問題,歸究於「存在於人心的隱性壁壘」

近日,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學習時報》發表文章,探討有關阻礙民企發展的「隱性壁壘」問題,引發輿論熱議。有評論認為,中國官媒只做表面文章,卻不敢挑明問題的核心在於習近平打擊民企的政策。

9月18日,《學習時報》在其頭版刊文發問,為什麼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長期破而不除?文章認為,根本問題還是在人的心裡、頭腦里、觀念里,這才是阻礙民營企業發展隱藏得更深的隱性壁壘。

文章提及,這些年在談到民營企業時,經常用到「隱性壁壘」。2018年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究竟什麼是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隱性壁壘?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待遇平等「四個平等」沒有做到,是也;玻璃門、旋轉門、捲簾門三門未拆,是也;政商關係「親而不清」、「清而不親」兩單不明,是也;市場准入方面審而不批、許而不可等變相門檻等等。

文章說,看不見又說不出來的壁壘破起來就更難了。這樣的壁壘在哪裡呢?在人的心裡,在內心深處。

有金融界人員坦承不願貸款民企原因在「自保」

文中舉例,有金融界人士披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來貸款,條件一樣,但他更願意貸給國有企業。儘管他認可國家發展民營企業的方向,理解促進和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法律,但是還是聽從了內心的安排。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心理呢?還是自保。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洪嘉齡就此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指出,中國金融機構確實傾向放款國營企業。

洪嘉齡說:「今天如果面臨到還款問題,國營企業基本上不用怕企業倒了沒人還錢,因為背後是政府,問題應該在這裡。大家看,國企背後,不管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就和民企不一樣。中國民企融資困難問題已經非常多年。」

圖為北京街道上宣傳習近平的中國夢。(美聯社

洪嘉齡指出,中國民企提供80%的就業機會,但今年以來,民營企業投資不振,經營持續下滑。中共黨報刊出這篇文章,目的就是希望提振民營經濟。今年7月,中國推出民營經濟31條,國家發改委說要設民營經濟發展局,當局在從各層面設法向民營企業家、投資者的信心喊話。

學者:黨報刊文向民企信心喊話

但洪嘉齡說:「信心的恢復是非常困難的事,為何今年以來中國發布這麼多跟民營經濟相關的政策效果非常小。」

洪嘉齡提到,2020年至2021年,中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讓習近平感受到威脅而進行整頓,加上疫情,經濟下滑、衰退,失業率非常高,中國現在急需要民營企業家投資。

學者:打壓民企自食惡果卻甩鍋民企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吳建忠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說:「習近平上台之後,他對經濟發展想一把抓,對經濟發展方向產生非常大落差。過去還有李克強經濟學,現在李強連經濟學都沒有。」

誰是民企衰敗始作俑者?「沒人敢跟習說真話」

吳建忠強調:「中共國安法、反間諜法出來後,民營企業哪敢跟外國企業做生意?哪敢投入國際貿易?只能配合內循環。但中國經濟一片死寂,對中共來講,現在是自食惡果的情況。」

吳建忠還提到,中國高科技產業遭國際制裁後,當局只剩國家統計局、中宣部、新華社三個法寶:「各國不願投資情況下,只能靠吹(牛),吹華為創造新手機的概念。」

中共黨刊將問題歸究民營企業的「隱性壁壘」無法根除,原因在人心、在觀念。吳建忠感嘆:「為了讓人民站起來,從內部找敵人的情況向來是中共鬥爭的思考跟行為模式。真正的政策敵人其實是中共、領導人的問題,誰敢說?誰都知道,但沒人敢跟習說真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