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你不是很「心疼」印第安人麼?怎麼還嫌人家長得「辱華」?

作者:

越是弱者,「政治正確」的禁忌越多、越敏感、越主動。

你強行要求蘋果給你一個美國黑人都不會要求的政治正確,可不可以?

可以!

但這到底是掙臉還是丟臉?是彰顯自信還是暴露自卑?

但凡智商沒歸零,都能算清楚這筆帳。

聊一個最近挺離譜的事兒。

蘋果剛開了新產品發布會,然後在他們的官網上發了一個「專家一對一選購」的項目,但其中一位幫用戶選蘋果手錶的「專家」,意外引發了部分中國網友的憤怒,因為她長這樣——

有網友說,蘋果公司特地選這麼一人專門給中國區當專家是在辱華,是對中國民族感情的騎臉輸出,你看她長得醜、眯眯眼還留了一條辮子,這就是歐美白人對華裔的刻板印象,簡直把人看吐了。

然後這種聲音迅速在網上占據了輿論主流,一堆「愛國大V」,跟風轉發,什麼「果粉都是奴才」之類的老套diss又甚囂塵上了。

首先說一點,我不是蘋果的用戶,窮,比較喜歡用便宜、性價比又高的vivo iQOO系列。但我這一次還是忍不住想說兩句,因為這幫「愛國大V」這一把黑蘋果黑的實在太不講基本法了。

其實對於簡中網際網路上這輪小小的風波,人家蘋果公司第二天就做了回應,主要澄清了三個問題。

第一,這位長相在我華夏犯了眾怒的「專家」,並不是單獨給中國市場做的,全世界蘋果公司官網上的「手錶專家」都是她。沒有針對中國人的意思。

第二,有人嫌人家這位蘋果員工「陰柔之氣」太足,涉嫌對我們陰陽怪氣。蘋果現在澄清了,人家這就是個女性。當然,她長相可能不太符合大多數中國人的審美,但搞清楚好不好,人家是導購專家,不是花瓶模特啊,真要在克服上都放一幫美若天仙的各種族美女上來,又會有人說這是在「物化女性」了。

第三,這位蘋果員工就不是華裔,甚至不是亞裔,人家是個印第安人,而留一條粗長的大辮子的是一部分印第安部落的習俗。

印第安風俗你不了解,卡梅隆拍的《阿凡達》你總看過吧。人家讓幻想中的納美人也留一條粗長的大辮子,還當做腦後插管連接網絡的連接器用,這其實就是從現實中的印第安人裝束中獲得了靈感。如果留條大辮子就算辱華,那《阿凡達》和卡梅隆是否也涉嫌對我們騎臉輸出呢?真是太猖狂了。

留條大鞭子、眼距寬就算辱華?那《阿凡達》怎麼算?

這三點事實一擺,按說喊著「蘋果又辱華了」的噴子們應該已經可以退散了。

但事發僅僅一天,人剛聚起來,顯然這幫人滿腔的「革命熱情」還無處發泄麼,大V們流量還沒賺足麼!跟阿Q鬧革命一樣,總要把秀才娘子的寧式床搬到土谷寺里來睡一睡,有些人才心甘麼。

所以就見有一幫堅持鬥爭的噴子們依然聚著不散,提出了幾種垂死掙扎的新論,愣說這次批評蘋果辱華,批評的沒錯。

甚囂塵上的有兩種:

論調一是說,雖然這次蘋果不是刻意「辱華」,但蘋果畢竟是外國品牌,而且是美國品牌啊!買蘋果就是資敵,批評蘋果就是愛國。我們不放過一切機會,踩蘋果一腳,變相支持華為等中國同類產品商,這這難道有錯麼?不管怎麼說,愛國無罪!

[page]

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中國可能的確不少,他們覺得甭管有理沒理,只要是個屎盆子,就可以往外企腦袋上扣一扣,這樣方能彰顯他們的愛國情懷。可要我說,這幫人的思維模式,大約還停留在百年前,「挑鐵道,拔電桿,緊急毀壞火輪船。」覺得只要「一蓋洋鬼都殺盡」甚至連「洋火」「洋紙」之類的外國商品都滅了,把國外廠商打壓、驅逐乾淨,我們就可以關起門來「大清一統定江山」了。

可是這種觀點恰恰是錯誤的,中國這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如果說我們得到了什麼最重要的教訓,那就是開放比閉關自守好,擁抱世界比盲目排外進步。外國企業,外國商品確實湧入中國市場,表面上看確實是賺到了咱們中國人的錢,但反過來說,正是在這種外來商品的刺激下,中國的本土企業才有了參照和比較,有了競爭的危機感,進而有動力搞出自己的同類產品與其進行競爭,進而使我們不落後於整個世界。

就拿這次涉事的蘋果公司來說,甭管你多麼想將它逐出中國市場而後快,有一點你是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十多年前,正是蘋果退出的iphone手機所創造的形制,引發了範式革命,獲得了全世界手機廠商的追趕和效仿。而中國手機廠商能夠趕上這波浪潮,作出一大批有足夠競爭力的國產手機品牌,得益於什麼?恰恰得益於十餘年前,中國無論市場還是社會,對外資和國外產品都持一個積極開放,主動參與競合的態度。

試想一下,假如當時全國上下的心態,跟現在有些人所主張的那樣,左一個蘋果辱華,右一個美國企業沒一個好東西,恨不得「一蓋洋品全逐淨」,中國本土手機企業可還有那麼強烈的要更新換代的危機感?我們可還趕得上這一波手機範式革命?之後的微信、微博、共享經濟、各種APP、乃至整個網際網路2.0時代,我們可還有可能這麼快的進行參與、並做出成績?

所以覺得只要是個屎盆子、不分青紅皂白就可以往外企身上扣,還愣說這種行為是愛國的論調是非常耍流氓的。中國當下的繁榮得益於開放,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真正昌明的盛世都是帶有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氣質的。所以我實在想不到有任何另外一種行為,能比拿著放大鏡、強詞奪理的尋找外企的不是,鼓吹盲目仇外排外更損害我們國家、我們人民的發展利益。這不是愛國,這是礙國,是害國。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堅持(對蘋果)鬥爭」的調調更加忽悠人,且似是而非。那就是「你們老美不是講政治正確麼?蘋果應該尊重中國人的政治正確!」

忽悠人信這一套的有些傢伙特別言之鑿鑿,說什麼「各個國家都有一些緊急,比如中國人喜歡吃西瓜,但美國黑人覺得吃西瓜是一種種族歧視,就需要解釋清楚……」云云。以此為噴子們噴蘋果做辯護。

但在我看來,這個調調,大約也就騙騙那些沒去過國外,或者去過國外腦子也不太清涼的人。

這些年有些美式種族政治正確確實很嚴重,但它至少還是一種「被動政策」而不是「主動政策」。怎麼講?就以西瓜為例,中國是當下全球最大的西瓜生產國,但我孤陋寡聞,著實沒見哪個美國黑人主動打上門來,說你們這樣種西瓜賣西瓜涉嫌對我們進行種族歧視!

為什麼?因為我們瓜農種的西瓜不是只針對美國黑人群體定向輸出,主要為了我們自己吃,捎帶手出口到國外,給你們嘗嘗鮮,這能有什麼錯?再強的政治正確也不能管這種事。

蘋果手機其實也是同樣一個道理,人家手機生產出來是全球發售的,那位印第安女專家的頭像又不只在簡中網際網路上才掛,你非得打上門去,愣說人家長得辱華、留的那條辮子傷害了你民族感情。你換到美國人那邊感受一下他們的心態,是不是跟中國瓜農碰上一黑人兄弟,非要不遠萬里跑來說他賣瓜是種族歧視一個感覺?

咱種瓜賣瓜招誰惹誰了?人家印第安女孩就長那樣,招你惹你了?

再者說了,我看這幫如今為了這事兒義憤填膺的「礙國大V」,平素都是沒少譴責白人殖民者當年在美洲燒殺搶掠,逼得印第安人沒躲沒藏的「正義之士」。其痛心疾首,好像他們很心疼印第安人、很尊重印第安人習俗與文化一樣。心腸好的跟聖人一樣。

可是現如今,蘋果公司真把正牌印第安人照片擺出來了,他們反倒最不願意了——嫌人家醜,覺得人家延續民族習慣留條鞭子就涉嫌辱華了……

就你們這個脆弱神經,讓人怎麼相信,如果踏上新大陸的不是該死的白人而是你,你能善待印第安人?明明連人家曬張照片、長得不符合你的審美一點,你都容忍不了麼!

自稱「南海聖人」的康有為當年沒出國時,最喜歡譴責白人種族歧視,主張全世界人種應該無論黑白黃,都要實現種族平等,平權和通婚,那道德制高點站的叫一個猛啊,正能量滿滿。

可後來慈禧太后把他趕去了海外,一在美國下船,看到碼頭上搬貨的黑人,「康聖人」就震驚了——黑人怎麼這麼黑?這麼丑?於是後來他寫《大同書》大罵黑人「鐵面銀牙,斜頷若豬,直視若牛……望之生畏。」斷言其「幾無妙藥可以改良矣」,甚至主張「醫者飲以斷嗣之藥絕其種」,也就是要對黑人兄弟搞化學閹割,直接進行種族滅絕。

想法之過火,手段之激烈,真的是希特勒看了都要稱其一聲「老前輩」。

如果說「康聖人」當年對黑人態度前後變化,可以稱之為「康公好黑」,如今網上這幫正能大V對印第安女士的態度,該叫什麼?叫「x公好印」好不好?

相比之下,我覺得這幫人還不如康聖人,因為康聖人好歹對自己的理論比較誠實,真瞧不起黑人就直說瞧不起。而如今網上有些人,我是知道他們素來的德行的,在罵了一通這位印第安女士長相辱華之後,回過頭來,把臉一抹,多半還是要繼續譴責「昂撒匪幫」歷史上的種族滅絕和種族歧視的——要不然他們怎麼帶情緒、割韭菜呢?這是人家的財路啊。

但讓我們放棄對這幫「聖人」的嘲諷,再談一個常識——你要蘋果公司尊重你的「政治正確」,但什麼樣的人才需要這種政治正確?

真了解過老美的社會你會知道,在美國,真正對政治正確要求最猛烈的,其實都是他們社會的弱勢群體。比如對黑人的種族歧視確實存在,所以黑人需要一些政治正確來找平,對LGBT的歧視也曾很嚴重,所以LGBT也要求尊重他們的政治正確。同理還有女性和其他少數族裔。可是真在這個社會中居於主流,占領強勢地位的人是不能要求政治正確的。你本來就在這個社會中居於強勢,還要玻璃心動不動就要碎一地,你要求的這就不是尊重,而是霸道了。其他群體將沒辦法跟你做交易。

所以非要蘋果公司在中國區執行某些特殊的政治正確,不是不可以,但會非常彆扭。因為華人在這片土地上本來就占據絕對主流,並且我們站起來很多年了,是絕對掌握主流話語權的群體。你在這個區域裡占據與歐美地區白人相當的主流優勢地位,卻要求制定一套比那邊的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還要敏感、嚴格、還要主動出擊的「政治正確」紅線。這貌似是在要求他人的尊重,但實際上呢?這其實非常露怯,反而暴露了你在心理上其實並沒有站起來,依然在用百年前的弱國心態,警惕而排外的觀察著他人。

請記住,越是弱者,「政治正確」的禁忌越多、越敏感、越主動。你要求一個美國黑人都不會要求的政治正確,人家可能真會隨了你的願。但這到底是掙臉還是丟臉?你自己琢磨去吧。

文章的結尾,我還想再糾正一個常識性謬誤,雖然「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這個詞兒起源於美國,但當今世界,最愛搞政治正確的只怕不是老美。

你看朝鮮伊朗和俄烏戰爭開打之後的俄羅斯,如今「政治正確」紅線其實都比美國多多了——你在朝鮮說金主愛小朋友可能沒那麼大的神通、也就是個一般半大孩子;你在伊朗說以《古蘭經》教條作為斷案標準不符合現代國家的治理邏輯,宗教領袖應該多做禮拜,少參合世俗政治;或者你在俄羅斯說「特殊行動」搞了一年多勞民傷財、軍事無能,要不然咱就算了吧……信不信,你惹出的麻煩肯定都比在老美那裡請黑人吃個西瓜大的多得多,弄不好你這個人可能都沒了……

不信去問問普里戈金老闆,也不知他這會兒過了奈何橋沒有……

很多人誤認為老美政治正確最多的唯一原因,也許是只有他們那兒的政治正確受害者,可以活下來、還能在網上發推吐槽一下某些政治正確的不合理而已。

越現代、越寬容的社會應當越少設置「政治正確」的紅線,即便為了保護少數弱勢群體不得不劃一些紅線,它們也應當至少容忍對其的質疑和討論。而身為一個地區最強勢、最主流族群,彰顯自信的方式是寬容大度,而非要劃出越來越多的「政治正確」紅線,讓自己和他人都動輒得咎……這不是強大後當有的寬容與自信,這是心理停留在弱小時的焦慮與自卑。這不是走向現代社會的正途,這是把社會往中世紀式不寬容推的不歸路。

鼓吹這種主張的人,不要奢談什麼愛國了,他們連基本的、人之為人的腦子與良心,都大大的壞了。

全文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廣松

來源:山巔上的加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