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他用加拿大郵政寄了一封掛號信,結果丟了30萬

加拿大郵政又爆出可怕的服務事件,導致當事人損失30萬加元。

路易斯·卡瓦拉齊斯(Louis Kavaratzis)表示,加拿大郵政丟失了一封掛號信,其中包含一張價值301,560元的保付支票(這是他已故父親的遺囑中留給他的錢),他的退休計劃因此被毀。

7月25日,他的兄弟喬治·卡瓦拉齊斯(George Kavaratzis)將父親遺產中的支票通過掛號信從安省坎貝爾福德寄給了魁北克省艾爾斯克利夫的路易斯。

但這張支票似乎已經消失了,自那以後兄弟倆每天都在試圖向加拿大郵政追查這張支票,並讓道明銀行停止或以其他方式標記它並簽發一張新支票。然而,他們表示,這兩個機構都沒有提供太多幫助。

57歲的路易斯在談到他失去的遺產時說道。「我的夢想破滅了。」「情緒的波動每時每刻都在侵蝕著我;你無法停止思考它。」

CBC Toronto本周聯繫道明銀行後,提出簽發一張新支票,條件是喬治簽署一份賠償協議,這意味著如果原始支票被其他人發現並兌現,他將承擔這筆錢的責任。

喬治說他拒絕了,並提出簽署一份協議,表示他將承擔15萬元的責任。他說他對必須全額償還的風險感到不安。他還表示,他沒有做錯任何事,因此不應該承擔責任。

否則「在我的餘生中,我將需要時刻警惕;今年他們會兌現嗎?」他說。

加拿大郵政道歉並展開調查

加拿大郵政沒有回答 CBC新聞的一系列問題,但在一份聲明中為「不幸和令人沮喪的投遞經歷」向兄弟倆道歉。

發言人賈尼克·科米爾(Janick Cormier)表示,加拿大郵政仍未能找到這個信封。

科米爾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我們理解他們對如何處理這起重要包裹提出的擔憂,我們正在調查。」

加拿大郵政尚未向兄弟倆提供任何賠償。

喬治選擇通過掛號郵件發送支票,因為它需要收件人簽名來確認加拿大郵政已收到物品和投遞證明。「你會認為這是安全的,」喬治說。

加拿大郵政網站估計,掛號郵件穿越全國需要四個工作日。當CBC News檢查分配給 Kavaratzis物品的追蹤號碼時,發現花費了幾乎兩倍的時間。

該信封從坎貝爾福德到彼得伯勒,行程約40公里,隨後由於處理錯誤,在Peterborough和多倫多之間來回兩次,最終於8月3日抵達Ayer’s Cliff。

根據追蹤信息,當天上午8點25分,路易斯在郵局的郵箱裡留下了一張通知卡,提醒他領取信封。但當他去取它時,一名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們記得處理過該物品,但找不到它。

「我只是感到驚訝,」路易斯說。「怎麼會在兩個小時內丟失一封掛號信?」

在Ayer’s Cliff(距蒙特婁東南近150公里),郵件被投遞到位於當地郵局內的居民郵箱。這意味著,如果信封按照上面所說的那樣到達了郵局,那麼在路易斯幾個小時後去取信之前,它不應該離開大樓。

他說他多次回到郵局,但沒有找到信封。

8月8日下午1:47,在線追蹤工具顯示該物品仍在Ayer’s Cliff,並表示:「最終通知;如果10天內未取回,物品將退還給發件人。」

但是,根據相同的日期和時間戳,它顯示該物品已在坎貝爾福德交付並簽名。一份文件顯示了喬治在該日期的簽名,但喬治堅稱他沒有簽署或收到該物品。

他說坎貝爾福德郵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簽名被錯誤掃描了。

「它從來沒有被找到。它從來沒有在那裡,」喬治說。「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裡。」

雖然兄弟倆指責加拿大郵政丟失了支票,但他們希望道明銀行對其採取安全措施並簽發一張新支票。

喬治是他父親遺產的執行人,他說,當他向銀行索要保付支票時,銀行並沒有討論支票的去向,也沒有討論是否有更安全的資金匯出方式。

8月11日,喬治的律師寫給銀行的一封信表明,道明銀行無法對支票進行止付,而是要求對其進行標記,以防其他人試圖兌現。

喬治表示,在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本周聯繫該銀行後,道明銀行標記了這張支票並提供了賠償協議。

道明銀行發言人阿什利·墨菲(Ashleigh Murphy)表示,該銀行不會對客戶問題的具體細節發表評論,但確認正在與喬治合作制定「後續步驟」。

墨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銀行有一個「常規程序」來處理丟失的保付支票。

墨菲說:「保付支票或匯票不能停止付款,因為它們被視為保付基金的形式,本質上這張紙就是錢。」

銀行專家奧馬爾·法雷斯表示,電匯是發送大筆資金最安全的方式,其次是銀行匯票,然後是保付支票。

法爾斯沒有參與此案,他接受了加拿大廣播公司新聞網的採訪,他表示保付支票「幾乎和現金一樣」,但兌現支票的人很可能會被要求提供與支票簽發人相符的身份證件。以及同名銀行帳戶證明。

他表示,雖然銀行對10,000元以上的支票採取了額外的預防措施,但欺詐行為仍然猖獗。

「如果錯誤的人拿到了支票,這肯定會出現問題,而且很難阻止。」

法爾斯表示,銀行員工沒有責任告訴客戶哪種匯款方式最安全,但他表示,從諮詢和客戶服務的角度來看,銀行員工可以通過告知客戶來「多做一些事」。

兄弟倆表示,考慮到他們的父母為養家餬口付出了很多犧牲並努力工作,整個磨難變得更加困難。

喬治說:「我的父母是20世紀50年代的移民,他們辛苦工作了一輩子,但現在他們都走了。」「他們把剩下的東西都傳給了自己的孩子。現在變成這樣了?太可怕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加拿大都市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