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全球學術自由排名國安法下急跌 學者指影響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總部設於瑞典哥德堡的民主議題研究機構V-Dem Institute9月底公布2022年全球學術自由指數排名,香港在179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152位(圖為網上報告封面)

香港特首李家超即將在10月底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他星期日在社交網站表示,香港有條件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不過,有國際研究機構最新發表的全球學術自由報告顯示,香港學術自由排名受國安法影響急速下跌,在179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152位,相比10年前,香港的學術自由排名由整體的前20至40%,大幅下跌至目前的尾10至20%。

有學者分析,國安法對學術自由最大的影響可能是國安教育,加上不少外國籍教職員離開香港,影響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香港特首李家超即將在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目前正進行公眾諮詢活動。

香港全球學術自由排名急速下跌

李家超星期日(10月8日)在社交網站帖文表示,他上星期四(9月28日),到訪香港科技大學期間,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交流生和研究生聊天。他堅信香港良好的教育基建、享譽國際的大學,以及優秀的科研人才,都是建設香港作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優越條件,他會和團隊研究如何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地位和優勢,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

不過,總部設於瑞典哥德堡的民主議題研究機構V-Dem Institute,9月底公布2022年全球學術自由報告顯示,香港的學術自由指數由2012年的0.75急跌至2022年的0.23,在179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名152位,相比10年前,香港的學術自由排名由整體的前20至40%,大幅下跌至目前的尾10至20%。

報告檢視了全球179個國家及地區的學術自由,結果顯示世界上半數、即是40億人口所屬地方的學術自由都退步了,其中22個國家及地區的大學以及學者所享有的學術自由比10年前都出現顯著的收縮。

報告指國安法令香港學界受沉重打擊

報告表示,全球學術自由指標的區間為0至1,指數愈高學術自由程度就愈高。組成該排名的5大指標包括:研究和教學自由;學術交流與傳播;機構自治;校園誠信以及學術和文化表達,香港在各方面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報告表示,北京2020年直接在香港實施的《港區國安法》,令香港學界受到沉重的打擊,造成學術自由的急速下跌。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在各大中小學強推愛國「紅色教育」,紀念六四事件的標語和雕塑被移除,多間大學學生會被迫解散,不少大學教授相繼離職。

學術自由下跌影響香港發展國際專上教育

政治學獨立學者、時事評論員黃偉國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李家超在新冠疫情防疫措施解除後,不斷聲稱香港「復常」,繼推動「夜經濟」之後,又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但是香港的全球學術自由排名急跌,加上國安法之下不少外國籍教職員離開香港,影響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黃偉國說:「在香港這個情況,它要充當國際化,當然一定是想著多一些可能是外國籍的教職員,但是外國籍教職員其實較早前有媒體報導,其實特別是可能人文學科、社會學科他們都走得很多(離職)的數目,亦都可以反映到一個現象,是香港那個學術自由排名背後,跌到『塾底』,其實一定是有一個環境因素,亦都有院教本身破壞學術自由那個因素,導致到今日那個排名跌到這麼低的結果。」

學者指國安法影響校園誠信

對於報告指《港區國安法》令香港學界受到沉重的打擊,造成學術自由急速下跌,2014至2020年期間,曾經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工會主席的黃偉國分析,國安法對學術自由最大的影響可能是國安教育,影響學生的思想自由,甚至用行政手段限制學術研究的題材,因此報告特別關注香港校園誠信受到的影響。

黃偉國說:「但是實際上我們講到Campus Integrity(校園誠信),其實很針對大學領導管理層本身,在它整個施政上有沒有誠信,譬如很簡單大學表面說很支持學術自由,你做什麼研究都可以,但是實際上如果有些同事做關於港獨的研究,做2019年反修例運動研究、做警察暴力的研究,原來發現到校方用行政手段,就是說你這樣做違反國安法,我可以報警抓你啊。就好像黃照達事件這樣,很明顯已經是校方本身自己破壞學術自由了。」

黃偉國在網上撰文表示,時任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學者黃照達,2021年9月在《明報》刊登一則漫畫,內容關於兩名學生在討論課外活動時,其中一名學生指假新聞是從少年警訊的朋友傳出來。浸大警方隨即向他施壓,結果被迫道歉。其後,黃照達發表一篇關於反修例運動文宣的學術文章,因涉及反修例口號「光時」的圖像,引來「大學高層」主動向國安警舉報,事件令黃照達感到「要即刻走」,於是決定在同年底離開浸會大學及香港,移居英國。

黃偉國又表示,大學高層對學生組織的針對,導致多間大專院校學生會紛紛解散,對香港的學術自由也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黃偉國說:「其實學校裡面那個(院校)自主的背後,就是容許學生組織或者甚至是工會,或者甚至是一些監察校政的組織,是可以在學校裡面存在、活動,以及針對校政,所以這些部分其實都是一種我們叫做學術自由的部分,因為學術自由你特別看看那個(全球)排名裡面,它有一欄就是叫做Campus Integrity(校園誠信)。」

香港8間資助大學中國教員比例提高

據香港《明報》9月底調查報導,8間政府資助大學「中國內地」背景的教學人員,近年持續增加,香港教資會回復該報查詢表示,2022/23學年,8間資助大的中國內地學者按年增加14%,人數是自2017/18學年有資料以來首次超越香港本地教員。

報導表示,各學科當中「商科和管理科」的中國內地教員比例最高,達超過半收的51%。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香港8間資助大學中國內地教學人員持續增加,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影響尤其嚴重,因為中國內地學者可能對香港本地的文化及政策了解不夠深入。

鍾劍華說:「我們曾經有一個同事,他教一科根本是完全不懂的,你(校方)硬是要他教,他就走來問我拿資料,我就整份PowerPoint(教學內容)給了他,他就跟著照講了,但是他可以照讀我給他的PowerPoint,但是那些PowerPoint背後每一個point(重點)後面的含意,以致背後的原因他不會知道的,是不是呢﹖這樣你其實對學術質量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挫損來的。」

鍾劍華指離港前感大學校園難暢所欲言

鍾劍華去年4月底國安法實施接近兩年後移居英國,他表示,離港前已經感受到大學校園內沒有暢所欲言的空間,對學術自由造成很大的影響。

鍾劍華說:「有一位還在大學任教的朋友跟我講,他說現在堂堂(課)錄影,基本上沒有暢所欲言的空間的,他唯有拿著PowerPoint(教學內容)照讀而已,我去年4月臨離開香港,我回去理大校園,重門深鎖、要拍卡(通過門口驗票閘門)這些不在話下了,如果外人的話你就算報了找誰,(保全人員)都要打電話上去找那個人下來(門口)接你上去,才進得了閘,進到大學校園你見到、不只理工每間都是這樣,我去年臨走去過兩間大學看過,即是重門深鎖、校園靜得出奇,當時是4月考試季節應該很多學生的,重門深鎖、校園靜得出奇,學生(會)報告板沒有東西,學生會已經不存在、也不讓他們存在,甚至打壓那些學生領袖。」

評論員憂香港大專院校大陸化

時事評論員譚美德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國安法之下香港多間大專院校,有關中國政策及公共行政的研究科目愈來愈少,甚至國際關係的科目也愈來愈少,加上來自中國大陸的教員愈來愈多,影響香港全球學術自由排名急速下跌。

譚美德說:「我們(香港)作為一個學術自由的地方,以前最大的一個象徵意義,就是我們是四方八面的學者都會來香港,但是現在單一到就是大量(學者)都是大陸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講的東西,他們就會用了大陸那套,這樣就不會那麼容易觸犯到國安法了,因為他(們)本身那個學術的成分、他(們)的成長甚至乎講俗一點,那個DNA都是都是(中國)內地來的,但是這樣對香港的學術自由可能就是一個重創,因為你見到現在(中國)內地的大學雖然有『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有『211、985』(工程),但是(中國)內地的大學有那一間出過諾貝爾獎的一個學者呢﹖到現在為止都是鮮有所聞的。」

譚美德表示,香港8間資助大學的中國大陸教員愈來愈多,可能令香港的大學教育愈來愈大陸化,影響專上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譚美德說:「最簡單一個例子,就是(中國)內地的教授或者老師,他(們)會覺得『思想政治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香港從來是不會教『思想政治課』的,如果你愈來愈多這班人在不同的大專院校裡面任教,甚至身居要職的話,有時候他(們)為了『表忠』的話,可能將(中國)內地那一套擺過來香港的啊,當他(們)擺過來的時候,那你就很容易同大陸體齊了,當你跟它體齊了之後呢,你就自己融入進去了,但是同一時間你就同國際愈走愈遠了,起碼國際上沒什麼聽到有那一間大專院校有『思想政治課』這回事,因為大學本身應該是最崇尚自由的地方,特別在思想上面,請問怎會有」思想政治課」這回事呢﹖」

中國學術自由排名倒數第10位

2022年全球學術自由報告顯示,名列前3位的國家都位於歐洲,依次是捷克、愛沙尼亞和比利時,亞洲區排名最高的國家是韓國的第45位;台灣排第57位,遠高於香港接近100位;日本及新加坡分別排名108及113位,比香港差的國家有阿富汗伊朗、中國大陸及緬甸等。中國大陸排名第169位,排名最後的是朝鮮第179位。

報告並特別關注中國大陸學術自由的問題,指出執政黨制訂了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及公開演講的容許範圍,2017年進一步成立高校黨委,管制教育思想及教職員;2021年中共公布《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作出全面規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