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一生未娶,無愧於人

作者:

上世紀30年代,陳岱孫在清華新林院3號寓所前

但凡看見過這幅照片的人,都會驚訝這位清華教授,何以長得如此帥氣。他不但學識淵博,而且風度翩翩,籃球、網球、游泳、跳舞,無一不會。

朱鎔基稱他是一代宗師。他和馬寅初並稱中國經濟學領域的兩大泰斗。他學貫中西,曾用八年時間,編寫了一部財政學教材《比較預算制度》,可惜未及問世,便因抗戰爆發而毀於戰火。後逢系列運動,許多學者見風使舵,迎合著書,他卻屹立不移,沒有發表過一篇論文,沒有作過一次學術演講,整整沉默了二十年。

他以這樣的人格,贏得了無數人的尊重。即便動亂年代,工宣隊進駐學校,也沒有主動去侵犯他。他是同時代人中極少躲過了浩劫的知識分子,被譽為最後的貴族。

他就是陳岱孫。

1900年,陳岱孫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書香世家,這個家族的族譜上排列著21位進士和108位舉人。

作為陳氏宗祠的後代,陳岱孫也續寫著自己的輝煌。他18歲就考取了清華學校,兩年後獲得留學美國的資格,進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哈佛大學深造。26歲取得博士學位,並摘得全美大學生最高榮譽的「金鑰匙獎」。

1927年,27歲的陳岱孫學成歸國,被母校清華大學聘為經濟學教授,一年後出任經濟系主任。

兩年後,周培源從美國學成歸來,在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兩人成為同事。當時,兩人都是單身,常在一起搭夥吃飯。相處熟悉之後,還在一起學習射擊,結伴去郊外打獵。

陳岱孫發現,周培源的方向感特別強。兩人在山中轉來轉去,有時自己都轉糊塗了,周培源卻老馬識途,認得歸路。

周培源的這種定向能力,在後來談戀愛時,發揮了巨大作用。1930年有人拿來一摞女生照片,他一眼就看中了王蒂澂,從此目不斜視,一直追進洞房。

原本,陳岱孫比周培源更具實力,追求王蒂澂勝率更高,但他卻有意無意地退到一邊,看著兩人喜結連理。

抗戰爆發,清華南遷,需要一個人為學校先行探路。校長梅貽琦找到陳岱孫,他二話不說,捨棄自己的家當,置自己研究多年的課題手稿和資料於不顧,立即動身上路,前往長沙,而後昆明,幫助清華完成了南遷的諸多事宜。

抗戰結束,清華回遷,此時的校園已經被日本人糟蹋得滿目瘡痍。曾經的圖書館成了手術室,體育館成了養馬場,地板被拆,實驗室的各類器材也多有缺失。

為使學校回遷後能正常行課,梅貽琦校長指派陳岱孫北上恢復校園。1945年11月,陳岱孫和土木系教授王明之先期北歸,主持清華校舍的恢復工作。

陳岱孫再次不負重託,每天奔走於清華和各處市場,採購所需木材和各種實驗器材,安排專人養護花草樹木。八個月後,清華學子北歸,踏進校園,眼前的清華和八年前一模一樣,水木清華依然如故。

梅校長不禁感慨,岱孫先生真是個辦事人才!

但陳岱孫一生,最被人稱頌的,還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學。他講課張弛有度,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絕無廢話。從上課鈴聲響起,走上講台,翻開課本,張口講課,到最後一句話說完,合上書本,正好是下課鐘聲敲響的時候。每節課均是如此,讓聽課的學生嘆為觀止。有一次他講完課了還沒敲鐘,大家都感覺意外,後來一查,原來是鐘敲晚了。

在許多人眼中,陳岱孫不苟言笑,嚴肅有餘,但他也不乏幽默,充滿詩情畫意。在西南聯大期間,因條件簡陋,教室都是鐵皮覆蓋的屋頂。有一天,陳岱孫正在講課,突然下起了瓢潑大雨,雨點擊打在鐵皮屋頂上,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激盪有聲,蓋住了講課的聲音。陳岱孫於是停止講課,轉身在黑板上寫下四個大字:「停課賞雨」。

同學們先是一愣,隨即一陣掌聲,紛紛走到窗前觀賞大雨!這一場景後來成為難忘的記憶,被時時提起。

西南聯大期間,因戰時物質供應困難,不得不想方設法,尋求外界援助。陳岱孫因處事公正,被眾人推選為主事者,負責將採購的物資,按照輕重緩急進行分配。

那幾年,周培源夫人王蒂澂因為患了肺結核,身體一直不好。周培源除上課外,還要照顧病妻和三個女兒,非常辛苦。多虧陳岱孫出手相助,替周家解決了不少困難。

當時,為了接送女兒上學,周培源買了一匹馬。陳岱孫也買了一匹,寄養在周培源家。每到周末,兩人便騎馬去附近鄉鎮趕集,購買油、鹽、柴、米、魚、肉等生活用品。

久而久之,周家的女兒都很親近陳岱孫,稱呼他「陳爸」。陳岱孫也非常喜歡周家的女兒,拿她們視為己出。他尤其寵愛端莊聰慧的大女兒周如枚,對她愛護有加。周如枚長大後與梁從誡結為夫妻,成了林徽因家的兒媳。

在清華的教授中,陳岱孫英俊瀟灑,器宇軒昂,學識淵博,怎麼都是男神級的存在。但也因為太過優秀,終其一生,尋覓不到與他匹配的妻子,而只能選擇孤獨終老。

晚年接受採訪,談到自己的人生經歷,陳岱孫說:我這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書。他直到90歲還在帶研究生,95歲還在組織博士生答辯。

即便如此,晚年的陳岱孫並不悲涼,他把自己活得宛如仙人般的平靜和充實。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七點半吃早餐,八點開始閱讀和寫作。下午四點,才從書房出來,在燕南園的小路上悠閒漫步。

1993年,交往了60多年的老友周培源去世。失去了丈夫的王蒂澂,因為痴呆症而日漸衰弱,記憶也幾乎完全消失。

有一段時間,她好像恢復了部分記憶,反覆問她的小女兒:「陳岱孫為什麼不來看我?」女兒安慰她說:「他比你年紀大,應該你去看他。」

從這以後,躺在病床上的王蒂澂,就再也沒有提起過陳岱孫。

陳岱孫1927年回國,就一直在清華教書,直到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才離開清華,先是調中央財經學院任第一副院長,第二年又調北大經濟系任系主任,直到1984年。按任教年限,他在北大的時間比清華還長,但終其一生,他對清華的感情從未改變,始終認為自己是清華人。

1997年,97歲的陳岱孫病逝。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的意識已處於模糊狀態,但仍然對身邊的護士一字一頓地說:「這裡是清華……」

2023-12-29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吳量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