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港大:人才流入多為中國人 憂多元化不保 教師流失率持續升至25%

官方數據顯示,香港教師流失人數連續三年上升,上學年的流失率更按年升25%,令三年來的教師人數共流失近1.56萬人,且以資深教師流失較多,有學校議會稱,教學人員已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而香港大學研究一個網上社交平台數據指出,香港專業人才流失的情況可能未如外界描述般嚴重,但流入人才以中國內地人為主,需要注意,以免香港變成中國一個城市,否則將無法吸引多元人才。

2020年6月29日,香港維多利亞港。 REUTERS- TYRONE SIU

教育局昨(10日)回復立法會議員的文件顯示,22/23學年共流失6748名教師,按年多1351人,升幅達25%。當中以公立中學教師流失人數最多,有2239人;流失人數增幅最大的,是幼稚園教師,流失1810人,按年增34%,且以11至15年年資的幼師流失較多,上學年少118人。

教育局重申,流失原因包括退休丶進修丶轉往其他類別學校任教丶轉行及私人理由。但局方沒有交代,私人理由是什麼。

不過,一名曾在著名私立中學任教英文的招老師向本台指出,據好了解,離職者以移民為主,不少跟她一樣移民英國的,已找到教席。她直言,移民是憂慮日漸增多的指令和國情教育,不想自己下一代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成長。

面對教師流失,教育局長蔡玉蓮強調,目前教師供應充足,甚至可以形容為供應量非常充裕。另外,局方又說,考慮到學齡人口持續下降,教師需求將會減少。

學界:教師流失本學年已放緩

學界則有不同說法。津貼小學議會主席蘇炳輝表示,近年移民潮令學校中層和骨幹教師流失,曾聞有學校同一學年有半數主任離職;今年移民潮雖已放緩,但學界仍面對青黃不接,期望教育局增加資源,釋放空間讓教師聚焦教學。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亦表示,今學年的教師流失已經有所紓緩。

網上新聞節目主持人李錦洪批評,蔡玉蓮局長的說法是掩耳盜鈴,認為熟識教育制度問題的教師移民,是深知轉變中的制度不宜子女就讀,有條件便離港,但局長顯然是因為人才流失涉及政治問題而不敢處理。他又說,教師是「育人者」,學生流失是未來人才的流失,相關骨牌效應會在五至十年間浮現,質疑屆時香港的競爭力還剩罅餘多少。

與此同時,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發表《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二〇二四》,當中一項研究,是透過分析社交平台領英(LinkedIn)數據,發現疫情期間留在香港的領英用戶共有25.6萬人,來港的有約3.2萬人,較離港的2.7萬人多,認為人才流失之說,可能以偏概全。

不過,有關研究同被指以偏蓋全,因為領英帳戶以商界和專業人士為主,數量亦與本地勞動人口有距離,而部分行業,例如教師,便甚少在領英註冊帳戶。

然而,研究另一發現亦受關注,中心指出,淨流入香港的領英用戶中,主要來自美國丶中國內地和印度,由於內地人較少使用領英,估計流入香港的內地人口可能比實際多。參與研究的港大經管學院副院長鄧希煒指出,人才淨流入主要是亞裔,且從名字分析,應以中國內地人為主,呼籲各界謹記,香港需要保留作為亞洲國際城市的自身特色,「若只變成中國一個城市,將無法吸引多元人才」。

可是,港府為補充人才外移而推行的不同輸入人才計劃,中國內地人均占大多數,以2022年底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為例,約九成是內地人。而港府公布時,又會把扶養子女計算在內。例如特首李家超去年底出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就職典禮時指出,去年首十個月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已批准11萬宗申請,其中高才通已批逾4.3萬宗申請。但有傳媒向入境處索取數據發現,截至9月底批出的3.9萬宗高才通申請,抵港人士中,申請人和受養人各占一半,而受養人中,又有一半是未足18歲的子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