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台灣大選/罕見三方角逐 跛腳鴨政府恐影響美對台軍售

作為今年首場全球矚目的選舉,《華爾街日報》指全球都在關注台灣大選結果,而台灣每次選舉都避不開中國。

台灣大選,不少選民在陽光普照的周六(13日)上午到票站行使投票權,《華爾街日報》刊出題為《台灣舉行大選投票,世界拭目以待》的報導,指美國、中國與全世界其他國家都在密切關注這場結果難料,由民進黨、國民黨和民眾党進行的三方角逐。

執政8年的蔡英文總統將在今年5月卸任,報導指她在國內外都遭到嚴峻挑戰,選民對低收入、高房價以及電力短缺感到憂心,但跟以往一樣,影響今年選情的最重要問題仍然是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蔡英文任內帶領台灣在政治和經濟上遠離北京,改為跟華盛頓發展更緊密關係,北京的回應是軍事演習和經濟脅迫。

出現強而有力第三方挑戰者

代表民進黨「接棒」的賴清德面對包括國民黨侯友宜與民眾黨柯文哲2名挑戰者,2人都主張採取對中國更友好的路線。報導指柯文哲是一名罕見的強而有力第三方挑戰者,為今年的競選注入了新的不確定性,而年輕選民是這次選舉中的一大變數,收入不平等和憂心高房價,使得他們當中不少人湧向了柯文哲。新北市一名大學生首投族對前景感到興奮,他說:「之前都是藍綠兩黨,所以會想說換個政黨做做看。」

除了選舉總統選舉,台灣1,900多萬名合資格選民還將選出113名新一屆立法院議員,選前民進黨在立法院中占主導地位。報導稱,不少分析認為民進黨可能贏得總統選舉但在立法院失利,一旦結果如此,賴清德日後可能難以在立法院推動一系列議題,包括批准採購軍備。華府認為,對台軍售甚為重要,因有助台灣加強阻止中國進犯的能力。

分析人士稱,雖然台灣內部問題主導著選情,但中國問題在選舉中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台灣每次選舉都在某種程度上與中國有關」,台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長期研究台灣政治的學者鮑彤(Nathan Batto)說,「每次選舉都與身份認同有關,或者說你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這已經融入了政黨制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