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兩會壓軸戲沒了!中共人大取消"總理記者會" 輿論譁然

——中共人大取消"總理記者會" 輿論譁然

中共全國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甚至"如無特殊情況",之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此消息一經公布令輿論譁然。人們紛紛揣測這一消息背後的緣由。

資料照:2023年3月13日,中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上任以來首次記者會。

中共全國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甚至"如無特殊情況",之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此消息一經公布令輿論譁然。人們紛紛揣測這一消息背後的緣由。

中國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本周二召開前夕,人大發言人婁勤儉周一(4日)中午對數百名中外記者表示,經「統籌考慮」,「今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後,不舉行總理記者會。如無特殊情況,本屆全國人大後幾年也不再舉行總理記者會」。此言一出,在場的數百名中外記者先是面面相覷,後又交頭接耳互問「這是為什麼」。

中國政治學者程先生當天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每年人大會議結束後,都會舉行總理中外記者會,但當局突然取消,可能與中國面臨的各種困境有密切關係。他說:「(取消)那是必須的,因為現在什麼都改變了,他(李強總理)因為不好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怎麼去(向記者)解答,乾脆不說了。問題太多了,他沒有你那個辦法,沒有那個能力去解決如此之多的社會矛盾。如果不開記者會,兩會壓軸戲沒了。」

取消總理記者會好比少一政情窗口

自1993年起,每一次人大會議閉幕後,中共總理都會舉行「中外記者會」,向外展示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回答外國記者提問,這一形式趨於常態化,也是兩會期間的一大亮點。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在社交媒體留言:去年李強在兩會後的公開亮相,也是最後的一次絕唱!中國政治將完全步入黑箱化的模式......也是政務公開的一個標誌,隨著李克強的離任,連這個觀察中國政情的唯一窗口也被關閉了。

長期觀察中國兩會動態的中國獨立媒體人師女士對本台說,當局這次破天荒取消總理記者會,反映中國內政外交陷於極度糟糕。面對記者,中共總理已到「無話可說」的境地:「三年疫情以來,主要是中國經濟衰敗情況嚴重,李強不便回答西方記者各種提問,供應鏈轉移、房企爆雷、民營企業倒閉加上失業人數增加、人口老化等等,你說這些問題怎麼回答外國記者?從中共『十三大』趙紫陽開始接見記者,他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但現在我只能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已經結束。」

坊間猜測中國另有其他特殊原因

另有輿論認為,也可能是中國政壇發生了其他特殊變化,才導致今年和未來數年的總理記者會都被取消。時事評論人士徐全接受本台採訪時說,每年人大會議結束後舉行總理記者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政務公開的一種象徵:「現在這樣一個流程在兩會之後取消,在中國每年的兩會閉幕之後的總理記者會,是各界尤其是外國輿論、傳媒關注的焦點。如果以後都不會舉行(總理記者會)的話,外界如何從中國最高當局那裡獲得有關中國經濟發展、社會民情以及政治的走勢,以及中國最高層如何看待內政外交或熱點問題。」

徐全認為,「總理記者會」被取消,將增加外界對中國政府和社會的了解難度,中國未來走向會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人大會議將於周二正式登場,人大發言人婁勤儉說,總理李強將作政府工作報告,發改委、財政部將向大會書面提交計劃報告跟預算報告,經大會通過後將向社會公布,大會新聞中心將增加部長記者會、「部長通道」場次和出席人數,邀請國務院主要負責人就外交、經濟、民生問題回答提問,還將舉行代表團「開放團組」活動,為中外記者提供更多的採訪機會。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