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敲鑼打鼓 驚天騙術大遊行

作者:

次貸危機之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天文數字的財政資源投入到了脫碳項目之中,這些投資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一旦未來證明這些投資方向是錯誤的,就完全沒有投資收益,進而產生天文數字的死帳爛帳,最終,這沉重的負擔都會以高通脹的方式落在家庭身上。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科學家已經擺了一次烏龍。

今天,人們都知道有聖嬰現象和反聖嬰,聖嬰現象又稱為聖嬰現象,直譯為「男孩」;反聖嬰是反聖嬰現象,又稱為聖女現象,直譯為「女孩」。既然男孩和女孩都有了,誰是他們的母親那?它就是氣象和海洋學上的「太平洋十年濤動」(PDO),PDO就是我們所說的拉馬德雷現象,而「拉馬德雷」一詞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就是「母親」。由此可知拉馬德雷現象與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緊密相關。

「拉馬德雷」是一種高空氣壓流,分別以「暖位相」和「冷位相」兩種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現,每種現象持續20至30年。冷位相時期強震多發,氣候也有變冷的趨勢,而暖周期則相反。

1946年至1977年是拉馬德雷冷位相的周期,是強震多發周期,當然也是一個比較短期的冷周期。

根據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發表的格陵蘭冰芯氧同位素譜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氣候有10萬年軌道周期性變化,其中9萬年為冷期,1萬年為暖期,他們的研究結論是目前的地球正面臨從暖期到冷期的轉折。

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廣大的氣候學家認為十萬年軌道周期中的冷周期正在到來,未來將是「第四小冰期」,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環境研究所布賴森等人甚至認為地球正非常緩慢地進入另一個大冰河期,以至於一批歐美的著名學者聚會於美國布朗大學,專門召開了一次「當前的間冰期何時結束和如何結束」的研討會,出於對所面臨氣候變冷威脅的憂慮,會議的兩位發起者甚至還向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寫信發出警報。

今天我們知道,這是一場典型的烏龍事件。這次的變冷不過是拉馬德雷冷位相周期的氣溫下降,時間也比較短,從80年代開始地球就又進入了升溫周期,到現在,人類反而開始憂慮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暖。

那麼,現在憂慮溫室氣體造成的氣候變暖,會不會成為又一次的烏龍事件?我個人認為是必然的。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簡稱IPCC,提供給我們的數據是,人類活動每年向大氣中釋放超過300億噸的二氧化碳,這個數字遠超過火山噴發每年所釋放的大約1.8億噸二氧化碳。然後就告訴我們人類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太多了,是造成氣候不斷暖化的直接原因,所以需要脫碳,各主要經濟體為此投入大量的資金就成為理所當然,也就變成了一種義務,這就是一些左派的敘事邏輯。

但有些事情媒體一般是不會報導的,德國馬普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克里斯蒂安•比爾教授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2010年發表了兩份研究報告,他們的測量數據顯示,大氣中每年約有1230億噸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被吸收並固定下來,其中熱帶雨林的貢獻率為34%,熱帶稀樹草原的貢獻率為26%,兩者合計占60%。中國科技部公開報導中採用的數字是,光合作用每年吸收掉的二氧化碳高達7000億噸。雖然各個場合所採用的數字並不一致,但都遠遠超過人類活動每年所釋放的二氧化碳。

植物每年固定的二氧化碳多於包括人類活動和火山活動在內的自然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說明地球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趨勢依舊還在持續中,這個趨勢就是地球表面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過程會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下降——這是長期持續的,而海洋和地球的地質變化等因素又會造成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反彈——這種反彈往往是比較快速的,從下圖中可以看到這個典型的特徵。

下圖是IPCC在2021年重建的晚奧陶世(約4.5億年前)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特徵。4億年前和2億年前,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出現兩個高峰,大約是2000ppm,但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持續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二氧化碳固定了下來,這就導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反覆波動下降,最低曾經達到180ppm。如果二氧化碳濃度很不幸地下降到接近於零,地球上的植物動物就消失了,人類的使命也就結束了,因此二氧化碳是人類在地球上生存所必須的氣體,美國等國家將二氧化碳定義為污染氣體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只是到了我們正在經歷的人類文明時期,地球開始再次轉暖,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也開始反彈,近現代以來加速反彈,到2019年已經反彈到409.8 ppm,這個濃度比工業革命前的280ppm大約高出了45%,但如果從地球歷史的角度來看,依舊還處於比較低的水平上。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反覆波動,有時甚至劇烈波動,這是一種常態。然而到了今天,科學家們不斷向大眾強調,人類每年向大眾釋放了超過300億噸二氧化碳,但卻基本不會報導植物光合作用每年所固定下來的二氧化碳數字,也不考慮還沒有人類出現時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是反覆波動的,然後就武斷地說,是人類活動釋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導致地球變暖,就需要脫碳,這就是傳說中的科學騙子吧。

既然植物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下來的二氧化碳數量遠超過人類活動和目前火山噴發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可近現代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又確實在明顯升高,這些多出來的二氧化碳到底從何而來?

上面的探討中,我們將目光聚焦在大氣和人類生活的範疇,這本身就是一葉障目。在整個地球的碳體系中,大氣和人類生活中的碳只是很少部分,甚至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海洋是二氧化碳的巨大貯存器,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火藥桶,海洋中二氧化碳的存量是多少哪?只要存儲在海洋中的碳釋2%,就將使大氣中的CO2含量增加一倍!

這個釋放過程當然與溫度有關,在1個大氣壓下,海水溫度從0℃升高為25℃,每克海水就可以釋放約1 cm3體積的CO2,釋放量與殘留量的比值約為1:1。

結論是,海洋溫度只要略微升高,就可以劇烈地提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溫室效應就會劇烈增強,氣候就會轉暖。

也就是說,我們正在經歷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上升以及氣候暖化,更主要是海洋升溫的結果,人類活動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對氣候暖化或許有影響,但僅僅是十分次要的因素。

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大約是1億455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當時地球上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出現了劇烈的上升,今天的科學研究結果就顯示,海洋溫度上升就是造成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劇烈上升的根本原因。

另外一個造成地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劇烈上升的原因很可能是地球地質活動形成的火山噴發。

近現代,地球每年通過火山噴發釋放的二氧化碳大約是1.8億噸,但地球歷史上多次出現火山密集噴發的時期,噴發的密度和強度比現在高的多,就會釋放巨量的二氧化碳,這當然也會導致地球表面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迅速上升,這些二氧化碳從何而來?當然是從地球內部,所以,地球內部是一個比海洋更大的碳源,這個碳源也會根據自己的運行規律向大氣釋放二氧化碳。

大氣中所含的碳與海洋和地球內部相比,只是整個地球體系中極少的一部分,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是人類活動釋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並造成地球暖化,並不科學。

既然海洋溫度上升會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那麼,海洋溫度上升的機制又是怎麼形成的哪?

現在,為此建立了海洋鍋爐效應和海底藏冷效應。

海水中因為含有平均約3.5%的鹽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約出現在攝氏負2度左右,恰好與海水開始結冰的溫度很接近。兩極臨近結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斷地沉入兩極海底,自轉離心力使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運動,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層。由於太陽輻射不能進入這個領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領域還不斷擴大。赤道海水錶層熱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熱傳導、沒有熱對流。隨著海洋冷水區的不斷擴大和赤道海洋表層熱水區的不斷縮小,赤道和兩極的溫差也不斷加大,形成中、高緯度地區的冰蓋和冰川。這個過程是海底藏冷效應(註:關於海底藏冷效應的這段定義摘自楊學祥教授的文獻)。

在海底冷藏效應的作用下,當冰蓋和冰川不斷前進的時候,這就是我們俗稱的冰進,就會對太陽輻射形成更強的反射,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陽能量會越來越少,就會導致氣候轉冷。在這個過程中,海洋還要從大氣中不斷吸收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減弱,進一步推動氣候轉冷。

反過來就是海洋鍋爐效應,冰退讓地球接收到的熱量增加,海洋溫度上升會加速釋放二氧化碳形成更強的大氣溫室效應,這就是氣候暖化。

至於如何形成冷至暖的轉換、或形成暖向冷的轉換,與地球的內在活動規律有關,這是過於複雜的理論問題,就不再繼續論述。

為什麼在地球歷史上的一些時期火山會密集噴發?火山噴發的烈度也更高,這基本還是人類的未知領域。

總而言之,無論是海底藏冷效應與海底鍋爐效應的互相轉化,還是火山噴發平靜期與劇烈期的轉換,顯然都與地球能量釋放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綜合上述內容,再想想過去十幾年各主要經濟體將大量來自民眾的稅收資源投入到前景並不確定的脫碳之中,是不是可以用「蠢貨」來形容?

人類必須保護環境,這是所有人的義務,發展新能源也是正確的,這可以豐富人類的能源來源和出行手段,但人類如果認為自己是地球的主宰,就只能證明自己的愚蠢,保持謙卑之心,才能與地球更好地相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如松自媒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