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中美貿易戰打響,面對真相的時刻到了

《南德意志報》題為"一場貿易戰的開始"的評論寫道,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這不僅是出於選戰目的,也是對扭曲市場行為的原則性回答。

《南德意志報》題為"一場貿易戰的開始"的評論寫道,拜登政府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這不僅是出於選戰目的,也是對扭曲市場行為的原則性回答。文章寫道:

"中國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計劃經濟,或許也是首個將重創市場經濟的計劃經濟體。在美國政府新的關稅攻勢背後,不是圍繞宏觀經濟理論的論爭,而是極為激烈的競爭。兩大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拉開序幕,世界其它國家難以獨善其身。"

文章寫道:"這不單是選戰操作,而是一個原則問題,因為中國--另外,美國也是--扭曲、拉伸和破壞世界貿易秩序規則。"

"對歐盟來說,面對真相的時刻到了。歐洲比美國更受中國貿易殘酷之苦。歐盟選舉後,歐委會和各成員國須作出回答。拜登已經給了他們一個腳本。"

有悖於世界貿易體系

《法蘭克福匯報》題為"各人為各人"的評論寫道,美國未來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無論是否有意,懲罰性關稅也有悖於世界貿易體系。文章寫道:

"美國試圖阻止所擔憂的中國補貼產品湧入。不過,拜登同時剝奪了通脹困境下本國消費者購買便宜進口產品的機會。美國企業則獲得競爭優勢。中國是否會因這一舉措而放棄補貼,可能性微乎其微。"

"無論是否有意,美國的懲罰性關稅也有悖於世界貿易體系。拜登讓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價格翻番,等於是關閉了國門。中國的出口攻勢如今將更多轉向歐洲。拜登向西方友邦貿易夥伴發出的信號是:各人為各人!倘若歐洲以對中國產品更高的懲罰性關稅回應、並損害自身消費者的利益,那麼以自由貿易為基礎的世界貿易體系將更加分崩離析。"

文章寫道:「當然,美國對這些行業的扶持遠少於中國。不過,拜登對中國補貼作出懲罰,而他在本國也使用這作為工業政策的萬靈藥。這也夠瘋狂的。」

貿易戰的風險

《新蘇黎世報》題為"拜登冒全球貿易戰之風險"的評論寫道,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等多種產品徵收大幅關稅,這是玩火的遊戲。文章寫道:

"中國政府恐怕並不會對拜登的宣布無動於衷。此次加征關稅影響範圍太大了。如果北京當權者無所回應,那等於是顏面盡失。川普執政時期,中國政府曾對美國大豆全面徵收關稅,這是美國重要的出口產品。"

"中國政府4月通過的一項法律將為回應拜登的關稅提供前提條件。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該法律將大量分散的條文匯總。該法賦予中國政府對任何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的可能。該法將於12月1日生效。"

文章寫道:"由於歐委會也在調查一系列中國產品,世界或面臨一場全球貿易戰,而中國則會越來越感到受到壓力。相應的回應、包括政治上的,將難以避免。"

美歐加強協調

《日報》題為"害怕中國衝擊波"的評論寫道,美國的關稅可能將中國產品擠壓到歐盟市場。重要的是,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未來提早相互協調。文章寫道:

"特別是與遠東關係緊密的德國在經歷了數十年的'中國繁榮'之後,如今或將面臨'中國衝擊波'。原因是北京2015年制定的'中國製造'戰略。當時,中國不想再做世界工廠,而是在十年內、也就是2025年成為高科技的市場領先者。在機械、化工、電子領域,中國出口商在世界市場上如今已比德國更成功。"

"布魯塞爾數月來對中國較小型電動汽車進行調查。類似的還有對中國光伏產品和風力設備的調查。…如今最重要的是,與華盛頓達成一致,未來協調行動。而不再成為下一個美國內政驅動下的行動的受害者。"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