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法屬新喀里多尼亞暴動 中俄各懷鬼胎

法屬太平洋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的獨派勢力,因不滿法國國會可能通過的投票制度變革,十三日起發動卅多年來最嚴重的反憲改暴動,迫使當局緊急宣布宵禁,禁止在公共場所聚集,並關閉主要機場,法國政府也從本土增派維安人力,已造成至少五人喪命,以及上百人受傷。 分析指出,除了亞塞拜然出於政治報復而干預法國內政外,當地的中國和俄羅斯勢力也在蠢蠢欲動。

位於澳大利亞和斐濟之間的新喀里多尼亞原本是法國殖民地,但法國在1998年簽署努美阿協議(Noumea Accord)後,讓當地近3萬人口逐漸享有更多政治權利。 然而,在該協議下,當地選舉人名單此後就未更新,導致新移民沒有參與地方選舉權利。

法國政府先前已將該地每五人就有一人無投票權的情況稱為「荒謬」,下院「國民議會」計劃推動憲改,以擴大當地選民資格,但獨派擔心此舉將有利於親法勢力,「稀釋」原住民卡納克族的選票,使得他們在獨立公投中更難勝出。 當地先前已舉行過三次獨立公投,結果都是留在法國。

親俄亞塞拜然被控煽動

法國內政部長達馬南指控,亂局有亞塞拜然干預痕跡。 亞國去年就設立巴庫倡議小組(GIB,巴庫為亞國首都),以「支持對抗殖民主義與新殖民主義的戰鬥」為宗旨,企圖影響新喀里多尼亞輿論; 在今年三月底的反改革遊行上,還能看見亞國國旗隨風飄揚,以及有參與者穿著GIB標誌的上衣。

分析家指出,親俄的亞塞拜然煽動極端獨立份子是為了「報復」,因巴黎曾狠批亞國攻擊居民主要為亞美尼亞人的納戈爾諾. 卡拉巴赫地區。

俄散布反法 中覬覦鎳礦

此外,俄從蘇聯時期就支持卡納克族獨立,烏戰爆發後更加大擾亂西方力度。 在新喀里多尼亞近幾周的示威中,更出現要俄國總統普京解放我們殖民地的布條,而社交媒體上也可見許多反法宣傳,帳號大多來自俄羅斯。

對於企圖在南太平洋抗衡西方的中國,一位深知內情的法國高階公務員坦言,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最令人擔憂,尤其中國已「買下」萬那杜和所羅門群島,現在就等著入手新喀里多尼亞。 據了解,北京對新喀里多尼亞世界第二大的豐富鎳礦覬覦已久,而鎳是電動車電池的重要原料。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中央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