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兩件大事震撼中東 拜登再難與他同框

伊朗總統萊希及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墜機身亡對政局可能的影響、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圍繞投票制度改革而起的危機情勢,以及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提請以「反人類罪」逮捕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這是21日出版的法國全國性大報一致關注的三大主題。

«解放報»和«十字架報»均以伊朗總統意外身亡作為開篇主題,但重點不同。«解放報»強調,被看作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可能的接班人的萊希之死不僅在本國內開啟了一段不確定的時期,也更增添了中東地區的不穩定。«十字架報»醒目標題則是伊朗政權不會因萊希之死而動搖。

萊希之死會加劇伊朗政權內部接班人權鬥

國家運轉沒有受到任何干擾,這是伊朗當局在得知總統和外長飛機失事消息後的表述。«十字架報»頭版社評文章就此指出,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能描述伊朗政權的性質。但無論這個政權如何保守,如何密不透風,它是否真能假想什麼也不會改變,就什麼都不會改變?

文章寫道,這個政權面對的是自2022年9月16日開始就持續為阿米妮之死抗爭的年輕一代,女性是這些年輕人的主體。儘管萊希生前曾鐵腕鎮壓,但抗爭仍在繼續,國內緊張情勢並未消失。健康堪憂的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雖然仍然在位,但這起墜機事故不僅表明沒有人能免於不測,而且它也提醒伊朗領導人,他們的政權並非穩固無虞。

法國國際關係問題專家貝爾特朗-巴蒂(Bertrand Badie)向«解放報»表示,雖然萊希之死讓伊朗政權顯現出脆弱跡象,但掌握實權的最高精神領袖仍將維持大局不變。儘管伊朗當前與以色列關係日益緊張,國內經濟一敗塗地,但政權不會因為萊希之死而動搖。

«費加羅報»的長篇報導也指出,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的權力其實有限,85歲的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領導著國家。但萊希之死加劇了政權內部圍繞最高領袖接班人的爭鬥。文章認為,現政權需要立即面對的挑戰,是極端保守派必須緊急找到一個新的總統候選人。而他們不想面對投票箱,因為大部分伊朗人質疑選舉的正當性,不再去投票。

«回聲報»的報導指出,此時,無論是社會內部的不滿,還是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關係都正令伊朗政權有所削弱,最高精神領袖近期也傳出健康不佳,但萊希之死至多只會讓政權稍有不穩,以色列面對的威脅仍然毫髮無損。

國際刑事法院歷史性決定:申請逮捕內塔尼亞胡

不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眼前面對的威脅可能不止來自伊朗。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日前表示,考慮對內塔尼亞胡以及巴勒斯坦激進伊斯蘭武裝哈馬斯三名領導人發出逮捕令,罪名是戰爭罪和反人類罪。各大報紙都報導了相關消息,法共«人道報»則以此作為頭版頭條主題,認為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決定。頭版標題寫著:向內塔尼亞胡討回公道的時間到了。報導指出,這是國際司法首次向以色列領導人興師問罪,其效果不亞於一枚炸彈。一名國際法專家接受«人道報»採訪時指出,檢察官這項決定讓內塔尼亞胡正式成為戰爭罪犯。儘管美國不是國際刑事法院成員,因此沒有必然義務執行這項逮捕令,但美國總統拜登將很難再與內塔尼亞胡同框出現。

«解放報»的分析指出,國際刑事法院這項決定動搖了自去年10月7日以後就持續在加沙走廊對哈馬斯開戰的內塔尼亞胡政府。法國對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的這項決定表達支持。該報的社論文章認為,伊朗總統墜機身亡以及國際刑事法院申請逮捕以色列總理對於中東局勢來說,不亞於雙重地震,它讓已經置身血與火之中的中東又多了幾分不穩定因素。

«費加羅報»的文章指出,倘若國際刑事法院的法官接受檢察官提出的申請,兩名以色列領導人以及三名哈馬斯武裝領導人在全球124個國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停留都有可能被捕。而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一名以色列或巴勒斯坦領導人面對國際逮捕令。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