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德國老頭在A股投下反對票

怎麼能質疑我們中國大學生的英文水平呢?

1

前幾天,做木地板起家的上市公司菲林格爾(603226.SH),打算請個新的財務總監。

結果這項人事任命上會投票的時候,被德籍董事長Jürgen Vöhringer(尤根·菲林格爾)頂了張反對票回來。

一位德國老闆,對新招的中國財務總不滿意,一個重要理由是:

她不會說英語。

可能有人會好奇,在咱們A股上市的公司,為什麼擺了個德國人當董事長來管?

這是因為菲林格爾算是個中外合資,品牌號稱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菲林格爾家族的「百年老號」,90年代就把分號開到了咱們這裡來。

現在的董事長尤根·菲林格爾,今年都65歲了,在持股的德國公司里,也擔任著執行董事。

從姓氏上看,應該也是他們老菲家一脈。

這次在聘請財務總的問題上發難,董事長老尤根的說法是,自己過去和管理層之間語言溝通多有不便:

新任財務總不會說英語,兩人無法直接進行口語溝通。

除了語言隔閡,老尤根也摸不清新財總的背景,還覺得憑公司現在的經營狀況,不該花冤枉錢再去外面請高管。

表決時還有個叫呂嘯的董事投了棄權票,除了語言障礙不存在,理由基本和董事長類似。

斯基看了下公告簡歷,新財務總朱永紅確實是沒當過財務總監,大佬們犯嘀咕,倒也說得過去。

但這個財務總1988年生,是正經的會計本科學歷,估算一下,那怎麼也得是2007年前後參加過高考的人。

你一個德國人,可以質疑財務總的業務能力,怎麼能質疑我們中國大學生的英文水平呢?

建議新財總回去翻一翻,把自己的高考成績單、四六級證書拿出來,狠狠懟回去。

像這類話,斯基覺得老尤根今後還是少說,你雖然是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但對市場的理解還是太淺了。

這也就是炒股大V胡錫進不愛看財報,要不然分分鐘就把你掛到微博上去了。

左一句「在中國上市,為何不講中文?」右一句:

老胡覺得,董事長會講中文,比財務總會講英語更重要。

網友們再一起鬨,把你臉書、ins上的話挨個審查一遍,到時候:

你們家百年老號的牌匾能不能保得住,估計都懸。

2

斯基看了下,菲林格爾2023年的年報里,公司主營業務幾乎全都在國內,國外地區都是空白。

這種業務結構下,非要要求財務總精通英語,和外國人談笑風生,估計也有點吹毛求疵了。

但要說德國董事長老尤根,是不是在存心找彆扭,這裡面也是要打個問號的。

單說前幾天,菲林格爾開董事會,擺了22項議案,結果一半都有反對或棄權票存在。

異見十一卷,卷卷有他老尤根或呂嘯的名。

這麼幹,幾乎就是把公司管理層不睦、管理分歧給擺到了檯面上來。

這裡最離譜的是,董事長親手給自家公司的財報投反對票,不論去年的財報還是今年一季報,董事長都兩手一攤:

無法保證真實、準確、完整。

咱們的市場監管從來是眼裡不揉沙子,何況董事長親自出面扒自家公司的褲子,監管就是不過問也得過問了。

消息傳出來,要求菲林格爾說明情況、解釋疑點的監管問詢函,後腳就趕到了。

斯基看了下,菲林格爾2023年總營收同比下降四分之一左右,歸母淨利潤同比由盈轉虧,賠了2400多萬。

今年一季度,公司虧損仍在持續,當期營收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歸母淨利潤又虧了近1200萬。

買賣虧了錢,但董事會裡,也就老尤根和呂嘯兩個人著急上火,用反對票當板子,一下下抽在管理層的身上。

比如他們對總裁劉敦銀指名道姓地批評,說這幾年公司經營不善、業績難看,是經營上犯了路線錯誤,總裁需要承擔主要責任。

比如他們挑明,公司下面的項目價格虛高、偷工減料、帳目混亂,內部愣是渾然不覺,最後還是人家普華永道幫忙發現的。

老尤根對獨董們也不滿意,埋怨他們尸位素餐、敷衍塞責,對公司沒有全面了解,對問題沒有體察入微。

雖然董事長老尤根和董事呂嘯意見不少,但菲林格爾那次22項議案,包括這次新任命財務總,最終悉數通過,因為:

董事會投票一共有5人。

所以你說,當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有什麼意思?

人在德國家中坐,政令不出符騰堡,財總匯報聽不懂,意見權當耳旁風。

真還不如去萊茵河上垂釣,去黑森林邊上遊獵來得悠閒自在。

3

其實老尤根在菲林格爾董事長的這個位置上,早就幹得如坐針氈、如芒刺背了。

2023年10月底的時候,菲林格爾開董事會,把老尤根選來當第六屆董事長。

老尤根2008年開始進入菲林格爾董事會,已經當了四回董事長,在這次當選前,他都連任三回了。

一個德國老頭子,不遠萬里,守著海外老店分號的牌匾,兢兢業業效力了十幾年。

董事長這個職位,好像也干不動了。

所以那次投票表決時,老尤根投了張棄權票,說另請高明吧,實在也不是謙虛,主要是:

基於本人年齡及公司人才梯隊建設等考慮。

但董事會都決定了,五個人里有四票選他來當董事長。

所以老尤根應該也納悶,他一個德國老頭,怎麼沒完沒了被架到了上交所來?

其實從股權關係上來看,菲林格爾的「德國老號」雖然持有29.04%的股份,但公司的實控人是一個叫丁福如的新加坡籍老闆。

在董事會裡,每次老尤根擔任董事長,實控人丁老闆都會掛個副職,甘當綠葉。

其實德國品牌菲林格爾能進入中國,也主要是與丁老闆結緣。

1995年,新加坡獨資企業新發展真空製品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丁老闆就是公司的董事長。

三年後公司業務轉型,進軍木地板行業,碰巧遇上這家專攻木藝的德國老牌。

屬於是瞌睡有人遞枕頭,雙方一拍即合,合夥入股來干。

在菲林格爾品牌故事裡,老菲家祖上兄弟倆,從小泡在德國黑森林裡,12歲時就能手削小提琴,天賦無雙。

要斯基說,他們德國老字號區區百年,也能吹噓歷史悠久,怎麼敢的。

建議老尤根閒下來還是應該多讀書,尤其是研究中華文化的書,這方面同文同種的新加坡人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你們德國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研究就很好,提出過一個「有限官制論」,大意是說:

只要出了這宮門院牆,最高權威的有效性,就開始大打折扣。

事業是公司的事業,利益是自己的利益。

「王權止於縣政」,這已經是存在幾千年的社會議題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老斯基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