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他莫名死掉,另外兩位中國人鬆了口氣

Matthew Trickett死因引全英關注律師:目前案情對其餘兩被告有利

上周爆出的「間諜案」牽涉三人懷疑為港府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監控英國當地港人,其中一名被告、37歲的Matthew Trickett在保釋六天後被發現陳屍一個公園,令到該案件再次成為英國全城熱話。七名跨黨派英國國會議員周三(22日)發表聲明,呼籲英國政府審視倫敦的經貿辦目前享有的地位和特權,強調如果經貿辦員工的工作超出經濟和貿易的合法範圍,作為中國跨境鎮壓的幫凶,應考慮關閉倫敦的經貿辦。

七名議員要求英國政府透過修改1996訂立的相關法例,審視給予香港駐倫敦經貿辦的地位和特權。聲明指經貿辦的設立旨在促進香港的經濟和貿易利益,如果經貿辦的員工超出經濟和貿易的合法範圍,作為跨境鎮壓的「幫凶」,應考慮關閉倫敦經貿辦。

參與聯署的議員包括自由民主黨卡麥可(Alistair Carmichael MP)、無黨籍奧爾頓勳爵(Lord Alton of Liverpool)、工黨麥克唐納(Siobhain McDonagh MP)、工黨漢密爾頓(Fabian Hamilton MP)、綠黨曼諾爾城堡男爵夫人(Baroness Bennett of Manor Castle)、保守黨邁耶女爵士(Baroness Meyer CBE)和保守黨辛克溫勳爵(Lord Shinkwin)。

七名議員譴責跨境鎮壓,支持香港人行使公民權利和自由。在英港人組織「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和「Hongkongers in Britain」支持聲明。「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國際倡議及項目助理劉珈汶指出,英國政府應考慮關閉倫敦經貿辦,以保護英國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政治權利,特別是18萬名以BNO Visa移英的港人,「最近的事態發展引起了港府可能透過倫敦經貿辦進行跨境鎮壓的憂慮」。

《1996年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法令》在1997年前通過,法例賦予經貿辦享有與領事館同等的不可侵犯權,即所謂的「外交官特權」。根據《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規定,外交官在從事外交任務的過程中不受迫害和不受法律制裁。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早前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提到,經貿辦的性質已經改變,可能需要留意在英國的流亡分子動向,所謂「搜集情報」就是留意這些發展,又相信外國駐港總領事館都正在做同類的情報搜集。

Trickett在羈押期間曾自殘

「間諜案」其中一名被告Matthew Trickett在保釋六天後,被發現陳屍公園的消息被英國媒體廣泛報導。

英國警方是在周日(19日)下午5時15分接獲報案,指一名男子倒臥在倫敦西面、伯克郡梅登黑德(Maidenhead)的Grenfell公園,警員到場試圖急救,但當場證實男子已經死亡。警方其後確認死者是居於附近的Matthew Trickett。目前警方將其死因列為「原因不明」(unexplained death),稍後會驗屍確定死因。

本台拍到的影片可見,死者陳屍的公園在英國時間周三(22日)傍晚仍然有警察駐守。

綜合英國媒體報導,Trickett被捕後曾企圖自殺。英國警方之後需要介入,對他進行24小時看守。

檢控官馬利克(Kashif Malik)在上周一(13日)案件提堂時,向法官申請以人身安全理由,讓死者繼續還押,但在死者代表律師反對下,還押要求被拒,只要求死者不能出境及每日到警察局報到。檢控官當時在庭上稱Trickett「曾兩次告訴看守的警員,當他被釋放後,他會自殺,因為他沒有活下去的理由」。

死者的代表律師、Berris Law高級合伙人海斯(Julian Hayes)向《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Mail)表示,Trickett生前患有性腺功能低下症(hypogonadism),需要隔日服用睪固酮,由於在拘留期間未能服藥,「結果他的情緒崩潰,試圖自殘,但他的自殘行為並非真的想自尋短見(genuine attempt),而更像是『叫救命』(a cry for help)」。

死者原定於周五(24日)再次為「間諜案」出庭。

許智峯:Trickett的離世對另外兩位港人被告有利

澳洲執業大律師許智峯接受本台電話訪問時解釋,普通法制度下,法官在審訊保釋申請時偏向保護被告的人身自由,所以企圖自殘未必能夠成為法官拒絕保釋的原因。

許智峯表示,Trickett離世對案情影響相當大,因為死者不單是嫌疑犯,也是關鍵證人,他的口供是指證另外兩名被告的有力證據,也可以被警方用來控告其他未被拘捕、但有潛在機會被起訴的第三者。隨著Trickett離世,法官將來可能因為關鍵證人未能親身答辯,接受控辯雙方盤問,裁定某些證據不可信,甚至不接受某些證據,為案件帶來不確定性。

許智峯說:「離世被告的很多的口供都證實了他是受僱,以及受另外兩位被告指使,所以如果他可以出庭的話,對於另外兩位港人被告不利。現在他不能出庭,法庭會否接納他的書面口供存有疑問。有些指控更可能會變成傳聞證供,就算有真實書面記錄,因為沒法從當時人口中複述,而且他轉做污點證人的可能性也被排除,所以從各方面看現在都對兩位被告有利。」

Trickett錄口供期間承認受僱於衛志良及袁松彪

根據《光傳媒》報導,在羈留錄口供期間,Trickett是被捕三人中承認最多案情,包括曾為港府駐倫敦經貿辦工作,收過報酬,又指衛志良(Peter Chi Leung Wai)負責下達命令,監控被香港國安警通緝的社運人士羅冠聰、蒙兆達、劉祖廸等人。

Trickett在錄口供時指出,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是團隊的領導(team leader),曾在港府駐倫敦經貿辦見過袁,過去的工作報酬都由經貿辦香港的銀行戶口支付。

關於5月1日爆門入屋的任務,Trickett指袁松彪的角色是經貿辦與保全團隊的聯繫人,「衛志良從香港收取酬勞」,又稱衛志良告知他爆門入屋是合法的行動,指衛志良和其他人推門進入單位,對於衛把他陷入困境感到憤怒(feels angry with Peter for putting him in this position)。

相比之下,另一被告衛志良三次錄口供時,皆對盤問全部表示不予置評(no comment)。起訴書指出,袁松彪亦對很多盤問不予置評,亦否認犯下任何罪行。對於他三次向衛志良支付金錢,袁辯稱純粹出於好意,因為對方表示其銀行帳戶不能進行跨國轉帳,而向他求助。

英國倫敦警察廳在本月13日發新聞稿公布,拘捕三名男子,被指涉嫌違反英國的《國家安全法》「協助海外情報機構」及「境外干預」。三人分別為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38歲的衛志良,及37歲的Matthew Trickett。

這是首次有人被指控為香港情報部門在英國境內從事間諜活動。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