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南潯古鎮這碗香飄30多年的雙澆面,好吃的秘訣竟如此簡單

古老的石拱橋、整齊的石駁岸、粉牆黛瓦的民居……南潯古鎮,一派江南水鄉的旖旎風光。然而,古鎮的韻致不僅在外表,小街小巷中透露出的市井氣息同樣能嗅出古鎮的味道。其中,有一味叫雙澆面。

丨南潯古鎮

在南潯古鎮的河道一交匯處有兩座橋,一座名為蔣家橋,一座喚作通利橋。一座單孔拱橋,一座平橋,雙橋臥波,互成直角,兩岸綠柳疊翠,參差數百人家。

丨很多遊客慕名來吃麵

雙橋麵館就在通利橋的東橋頭,他家的雙澆面牽絆住了不少來往的旅客。上午10點多,吃飯的人還不算太多,店主錢翠翠正在招呼往來食客。

丨雙橋麵館

「要問這家店的歷史?裡邊有個老太太,是雙橋麵館的創始人,問她便知。」錢翠翠拖著長長的尾音喊了一聲「媽」,隨後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太太從裡屋出來。老太太名叫王振英,今年78歲,精神矍鑠,聽明白我的想法,她便娓娓道來。

1984年,王振英從國營的副食品商店裡退休,開了這家麵店,從此便沒有挪過地方,當時這裡還叫夏家橋麵館(當地人把通利橋又稱為夏家橋)。

「當時河對面有幾家工廠,附近還有醫院和學校,每天中午下班出來吃午飯的人還是蠻多的,我就決定在這裡開了這家店。」王振英說,「我們是本地人,知道當地人的口味偏好,再加上對澆頭和面的品質要求高,麵店的生意挺好。」

另外,麵店成功還有個秘訣。「便是堅持用最家常的調料、最傳統的烹飪方法來做澆頭和面。」王振英說。

丨酥肉爆魚雙澆面

拿店裡的招牌酥肉爆魚面來說,兩份澆頭的做法各有千秋,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南潯百姓人家裡最為尋常的做法。酥肉工藝主要是燜,準備上好的五花肉,焯水洗乾淨,放入鍋內,加入八角、桂皮、蔥姜醬油等調料,再加入適量水,燒開後再加入黃酒。先不要急著蓋鍋蓋,要稍微煮一會兒,等黃酒的氣味散發掉後再加蓋小火燜煮半天至肉酥爛,這個時候就可以出鍋了。出鍋冷卻後用保鮮袋裝好放入冰箱,冰凍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拿出來切了。

丨廚師正在切凍好的酥肉

爆魚,要選用上好的大草魚,切好片之後醃製,再放入鍋里油炸。炸好以後,再放入用茴香、桂皮等香料調製成的老湯里浸泡即可。酥肉爆魚面,既有爆魚之鮮,又有酥肉之香,爆魚鮮香四溢,酥肉入口即化,再加上麵條細軟又不失筋道,著實面中上品。不少外地遊客,重遊南潯,總會再嘗嘗這碗雙澆面的味道。

丨浸泡在湯汁里的爆魚

王振英最得意的是取了「雙橋麵館」這個店名。「當時我在報上看到著名畫家陳逸飛畫了一幅江蘇周莊雙橋的油畫,我店門口也有雙橋,本地話中『橋』、『澆』諧音,我就借過來把店名改為『雙橋麵館』。」王振英回憶起自己給麵店改名,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丨雙橋麵館舊貌

王振英從小就和父親一起賣生面,與面打了一輩子交道,甘之如飴,雙橋麵館的這碗雙澆面里更是有她品不盡的味道。

如今女兒錢翠翠接管麵館,王振英也算退休了。但是年近八十的她還是堅持每天來麵館看看,風雨無阻。與相識多年的老顧客聊聊天,扯扯家常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很多老顧客,每天趕來也不僅是為了吃上一碗麵,更多的是回憶當年伴隨他們一起成長的快樂時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浙里湖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