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設立史上最大的半導體投資基金 彰顯習近平晶片自主決心

路透社北京消息稱,根據向政府管理的公司註冊處提交的一份文件,中國在上周五設立了史上最大的半導體投資基金,以推動國內晶片產業的發展。

APEC-USA/CHINA-MANUFACTURING REUTERS- FLORENCE LO

據悉,該半導體投資基金已從中央政府和中國工商銀行等多家國有銀行和企業籌集了3440億元人民幣(合475億美元)。路透社就此表示,數千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讓人們看到了在美國尋求限制中國高科技成長之際,習近平推動中國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決心。

過去幾年裡,美國實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擔心中國政府會利用先進晶片提升軍事能力,因此國家主席這一承諾變得更加緊迫。

周一,中國主要晶片股上漲,中經半導體指數上漲超過3%,並將創下一個多月來的最大單日漲幅。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則在香港股市上漲5.4%,較小的競爭對手華虹半導體(Hua Hong Semiconductor Ltd))股價上漲超過6%。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國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第三期於5月24日正式成立,並在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註冊。

第三期基金將是中國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又稱"大基金")發起的三支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支。大基金三期法定代表人為張新,經營範圍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企業管理諮詢等活動。

根據中國企業信息資料庫公司「天眼查」的數據,中國財政部是最大的股東,持股17%,實收資本600億元。國家開發銀行資本公司是第二大股東,持股10.5%。

另有17家實體被列為投資者,其中包括五家中國主要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這五家銀行各出資約6%。

中國財政部沒有立即回復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據了解,深圳和北京地方政府擁有的投資公司也有貢獻。深圳市政府一直在資助華南廣東省的幾家晶片製造廠,試圖使華為擺脫美國多年來的制裁,這些制裁使華為無法獲得大量進口半導體零件。

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的超級大國已投入近810億美元用於生產下一代半導體,加劇了與中國爭奪晶片霸主地位的全球攤牌。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也是主要的支出國,利用國有資本為中芯國際等本土晶片製造商提供資金。

此前,路透社曾在9月報導,中國將啟動大基金的第三階段。基金一期成立於2014年,註冊資本為1387億元人民幣,二期成立於2019年,註冊資本為2040億元人民幣。

大基金一期和二期資金主要投資於積體電路產業,包括但不限於半導體設備,以支持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和自主創新。

而第三期在美國對中國晶片和人工智慧產業技術限制大幅升級的背景下開始籌集資金,規模遠超過第二期基金,目前,大基金已為中國最大的兩家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以及快閃記憶體製造商長江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和基金提供了融資。

另據路透社9月份的報導指出,第三期基金將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是晶片製造設備。此外,大基金正在考慮聘請至少兩家機構來投資第三階段的資金。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