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美重磅法案!去美讀AI,中國留學生面臨空前限制

注意!去美國讀AI的留學生,將面臨空前的限制!

對於留學生來說,這幾年時下火熱的AI領域,在美國是創業、就業的熱門賽道。

不過,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當地時間5月8日,美國眾議院一個由兩黨議員組成的小組公開了一項法案文件。

如果法案通過,會讓拜登政府更容易對AI技術實行出口管制。

法案名為「增強關鍵出口海外限制國家框架法案」(Enhancing National Frameworks for Overseas Restriction of Critical Exports Act,簡稱「ENFORCE法案」),旨在限制美國人工智慧、人工智慧系統等出口,防止外國競爭對手使用美國的AI技術。

按照法案對AI系統的定義,它包括AI相關的所有軟體和硬體,包括人工智慧模型權重、與人工智慧實現相關的任何數值參數。

ENFORCE法案由美國眾議員共和黨議員麥可·麥考爾(Michael McCaul)、約翰·莫倫納爾(John Molenaar)、馬克思·懷斯(Max Wise)和民主黨議員拉賈·克里希納莫西(Raja Krishnamoorthi)提出。

截圖自法案文件

麥可·麥考爾在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上演講。圖源自網絡

事實上,該法案一旦通過,不僅對技術貿易會產生影響,甚至有可能會影響持有H1b的中國留學生和求職者!

法案文件部分截圖

按照ENFORCE法案的條款,此前在半導體等相關行業工作需要的「出口管制許可證(export control license)」的適用範圍或許會被擴大,AI/ML(機器學習)領域持有H1b的中國員工可能會需要申請這份許可。

對於持有H1b的員工來說,能否拿到許可,可能要看所在公司的意願。

法案提出後,還沒有下一步進展。

具體對AI/ML領域的留學和就業將產生什麼影響,尚不清楚。

02

如今大熱的AI領域,一直是留學生就業、創業的「香餑餑」。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AI教母」的李飛飛,建立了包含1500萬張圖片的圖像識別資料庫ImageNet,它的誕生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只要將它運用在計算機上,可以讓計算機直接辨認出物品和人了。

這也引發了人工智慧井噴式發展,讓AI從實驗室走到了大眾的視野。

李飛飛將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投放在人工智慧領域,她在權威計算機期刊上發表了超過100篇論文,引用量更是高達44773次。

2020年,她的團隊歷時8年打造的關於利用人工智慧傳感器和AI算法幫助改善患者和臨床醫生醫療服務的論文刊登在Nature,並且探索監控病人身體狀況的AI家用系統等。

去年年底,AI視頻生成器Pika引發大量關注。

Pika1.0能根據文字圖片生成視頻,不僅速度快(3秒的視頻用時半分鐘左右),其畫面流暢度、視覺效果、清晰度、轉場效果都令人嘆為觀止。

更讓人驚訝的是,該工具可以支持對視頻實時進行編輯和修改!

Pika背後的公司,創始人是2位斯坦福的計算機博士:CEO Demi Guo(郭文景)(左)和 CTO Chenlin Meng(右)。

這家初創公司在短時間內通過三輪融資籌集了5500萬美元。

Pika的投資人陣容堪稱群英薈萃,大量AI領域知名企業和相關人士都參與到了融資中:

Quora創始人Adam D'Angelo、OpenAI創始成員Karpathy、Perplexity CEO、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等等。

據報導,ChatGPT團隊核心成員只有87人,其中就有9人是華人。

吳恩達(Andrew Ng)是 Landing AI的創始人兼執行長、deeplearning.ai的創始人、Coursera的聯合主席兼聯合創始人,還是史丹福大學的兼職教授。

圖源自網絡

他擔任聯合創始人的Coursera與一些世界頂尖大學合作提供高質量的在線課程,是世界上最大的 MOOC平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

越來越多華人科研工作者在AI領域取得成就,在創業領域也有不少建樹。

他們的成功,鼓勵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奔向AI相關專業,想要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中有所成就。

不過,正在走流程的ENFORCE法案,毫無疑問為相關領域的留學生就業,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那麼,對於留學生來說,還要進入AI專業嗎?

答案是肯定的。

03

雖然AI行業被「卡脖子」的風險增加,但長遠來看,對於想要留在美國就業的留學生來說,AI行業依然是最優選之一。

可能會有人問:北美的科技大廠不是在紛紛裁員嗎?

危機中也蘊藏著新的機遇。

因為,造成這一變化的,正是AI。

谷歌在今年年初裁員超過1000人,涉及硬體、廣告銷售、搜索、購物、地圖、核心工程等,幾乎每個團隊都有數百人被解僱。

據谷歌官方報告稱,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利潤達20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2%,但員工人數卻減少了4%。

之所以削減人力成本,是希望在AI領域加大布局和投入。

谷歌旗下AI研究部門DeepMind的執行長Demis Hassabis,在近日舉辦的TED大會上指出,谷歌將在AI上投入超1000億美元。

可以看出,美國科技行業正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面持續裁員,另一面瘋狂攬招AI人才。

根據計算機技術行業聯合會的數據,去年美國有18萬個與AI相關職位在招聘,包括軟體開發、半導體工程和雲端運算領域等。今年AI相關職位的空缺仍在進一步擴大。

美國馬里蘭大學AI工作追蹤器監測,今年1月,全美發布了10404個新的AI相關職位,相比ChatGPT剛剛發布時的2022年12月增加了42%。

薪資方面也非常可觀。

Compresive.io數據顯示,從去年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AI工程師的工資上漲了12%。高級AI工程師的平均工資超過19萬美元。

而根據Indeed的數據,從事AI工作的數據科學家只需要不到一年的工作經驗,就有望獲得至少10萬美元的年薪。

歸根究底,找工作既要看行業前景、收入情況,也要看自身的專長和興趣。

在AI行業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也要認真考量個人情況和未來趨勢,再做決定。

延伸閱讀:重磅!針對中國!美國眾議院通過新法案:恐將限制華人

新聞來源:洛杉磯華人資訊

5月22日(星期三),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一項新法案,旨在擴大白宮監管人工智慧(AI)系統出口的權力,包括那些被認為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開源 AI大模型」。

目前,該法案在拜登簽署成為法律之前,還需要獲得參議院的批准。但從外媒猜測和大環境推斷,通過的概率很高。

如法案通過,持工作簽證H1B的中國人,在美國需要特殊許可才能做AI/ML相關工作。

非綠卡和公民如果想在美國找AI等相關工作,都會變得困難重重!

01眾議院通過針對中國的新法案

5月22日(星期三),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投票通過一項限制AI模型出口的法案——《加強海外關鍵出口限制國家框架法案》(Enhancing National Frameworks for Overseas Critical ExportsAct/ HR8315,以下簡稱ENFORCE法案),旨在擴大白宮監管人工智慧(AI)系統出口的權力。

法案完整連結:https://www.congress.gov/118/bills/hr8315/BILLS-118hr8315ih.pdf

該法案由眾議院共和黨人麥可·麥考爾恩(Michael McCauln)、約翰·莫萊納爾(John Molenaar)以及民主黨人拉賈·克里希納穆爾西(Raja Krishnamoorthi)和蘇珊·懷爾德(Susan Wild)聯合倡議,將賦予美國商務部明確的權力,禁止美國人與外國人合作開發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開源 AI大模型」。

「人工智慧創造了一場技術革命,它將決定美國是否仍然是世界領先的超級大國,或者未來是否會被中國超越,」麥考爾恩(McCauln)表稱該法案的主要目的為了保證美國在國際中的領先地位,並且防止美國頂級人工智慧公司在「無意中」推動中國的技術進步。

麥考爾恩(McCauln)還表示,擔心美國政府的工業與安全局(BIS)雖然有權限制人工智慧加速器的出口——拜登政府曾多次利用這一權力來遏制中國在該領域的創新——但該局沒有權力監管人工智慧模型的出口。

ENFORCE法案以43票贊成、3票反對,獲得了眾議院批准。該法案在拜登簽署成為法律之前,還需要獲得參議院的批准。

02新法案核心內容及重點

如果法案通過,《ENFORCE Act》的核心內容旨在通過修改《2018年出口控制改革法案》(ECRA),以防止外國對手利用美國的人工智慧和其他關鍵技術。

《ENFORCE Act》涵蓋了包括人工智慧系統以及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特定新興和基礎技術,特別將為美國出口、再出口或在美國國內轉移某些物項建立許可要求。此外,在設計、開發、生產、使用和操作方面,也將受許可要求的約束。

核心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兩點:

一、定義與範圍:

人工智慧(AI):包括任何AI的軟硬體實現,如AI模型權重和相關數值參數。

覆蓋的人工智慧系統:可以或有可能被改造成具有高性能任務能力的AI系統。這些任務可能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構成嚴重風險。具體來說,這些系統包括可以降低設計、合成、獲取或使用化學、生物、放射性或核武器門檻的系統,以及支持自動化網絡攻擊或規避人類控制的系統。

二、總統的權限:

總統有權控制涉及特定人工智慧系統和新興技術的美國人的活動,無論他們身處何處,因為這些技術被認定為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此外,總統可以要求美國人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以便出口、再出口或在國內轉移特定的人工智慧系統和新興技術。

目前,《ENFORCE Act》尚未明確將「開源 AI大模型」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進行保護或限制,只是從功用上對「涵蓋的人工智慧系統」(Cov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進行了一定的概括。

新定義「模糊且不確定」,但基本涵蓋了「任何人工智慧系統、軟體或硬體」。開源 AI大模型軟體如果被認為具備以下潛在能力,可能會被納入控制範圍:

設計和使用化學、生物、放射或核武器;

可能促進網絡攻擊;

侵蝕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的方式。

該法案通過後,一年內需更新「涵蓋的人工智慧系統」的定義。麥考爾恩(McCauln)解釋稱,此舉是為工業與安全局(BIS)提供一定的靈活性,既能實現對人工智慧系統適當的出口控制,同時還不會扼殺美國的創新或影響開源模型的開發。

上周,包括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在內的兩黨參議員小組,呼籲國會批准320億美元的人工智慧研究資金,以保持美國在強大技術領域領先於中國。

03新法案潛在影響

《ENFORCE Act》法案的通過很可能會限制美國開源 AI項目與外國研究人員和機構的合作。開發者可能需要對項目參與者進行背景調查,並在發布開源軟體之前進行安全檢查。如此將增加開源項目的複雜性和成本,有可能導致開發進度減緩,並阻礙國際合作。

此外,未遵守《ENFORCE Act》規定的開發者和組織可能會受到法律制裁,包括罰款和其他處罰。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儘管旨在維護國家安全,該法案的嚴格控制措施可能意外地限制了開源社區的創新力。複雜的許可要求和安全審查可能會妨礙新技術的研發和傳播,尤其是對於那些需要快速疊代和廣泛合作的開源項目而言。

人工智慧是一個重要的商業機會。現在不少美國科技公司試圖讓立法者相信,人工智慧的先進性對美國來說很重要,一旦中國的人工智慧技術超越美國,可能會對美國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整體來看,2023年美國技術行業雖然遭遇了高達數十萬人的大規模裁員,但對AI人才的需求卻仍在不斷攀升。

AI初創企業的估值甚至超過了2021年的所有泡沫,投資者們正四處尋找著Google、Meta、OpenAI等公司的懷抱創業夢想的AI專家。水漲船高,多數AI職位薪資增幅顯著,平均年薪大概在31萬美元左右。

比如OpenAI的為員工提供的年薪高達86.5萬美元(約617萬人民幣),底薪為66.5萬美元(約474.3萬人民幣),薪資增幅可達30%。

Rora Research一家薪酬談判公司與超過610名新畢業的博士研究生調研交流,繪製了一張美國科技大廠的薪酬表。(部分)

美國現在真是一步步把在美華人往絕路上逼啊,先是不給你在特定土地上買房子買地,現在不給你在相關領域工作,華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最後只有社會最底層的事允許你做,比如洗衣房、加油站、開餐館、奶茶店......這種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行業。

法案是否未來擴散到綠卡和公民,也是很令人擔憂的......

網友討論對於華人的潛在影響:

#現在,法案將管控範圍擴大,那麼申請出口管制許可證可能就很麻煩。簡單來說,涉及AI/ML的崗位可能都需要申請這個license,過於核心機密的可能通過會有難度。這樣,僱主未必多願意考慮國人了。

#很明顯針對國人。國人H1B holder可能需要特殊許可才能做AI/ML相關工作。

#可以說只要涉及國家安全的AI system,軟硬都包括。明確點出的是model weights。持有H1b繼續做model training可能就比較麻煩了,而去做AI infra的可能也要波及。

#這個可和禁止Tik Tok不同,大部分美國當地人根本不會關心。通過的可能性很大啊!

#先是TikTok,然後是電車,現在開始限制國人進入AI領域了,不知道以後還會如何...

#這樣來說,以後豈不是不允許中國留子到美國讀AI專業...

(出口管制許可證export control license,是由政府機構頒發的許可證,允許持有人從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出口特定的商品、技術或服務。這些許可證的目的是確保出口的物品不會被用於危害國家安全或違反國際法的目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北美留學生觀察 洛杉磯華人諮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