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罕見!史詩級「大堵船」

新加坡港口的停泊延誤時間已延長至7天,積壓的貨櫃數量達到驚人的450000標準箱,遠超新冠疫情暴發時期的數輪高點。業內認為,近期東南亞惡劣的天氣情況加劇了該區域港口擁堵。

5月31日,上海航運交易所(下稱「航交所」)公布了新一期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毫無意外再次大漲。SCFI綜合指數報3044.77點,環比前一周上漲341.34點,漲幅12.63%。13條細分航線僅日本關東線運價小幅下跌,其餘12條全部上漲,美西線運價單周漲近20%。

航運諮詢公司linerlytica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第二大貨櫃港口新加坡港正在面臨嚴重的擁堵問題。新加坡港口的停泊延誤時間已延長至7天,積壓的貨櫃數量達到驚人的450000標準箱,遠超新冠疫情暴發時期的數輪高點。業內認為,近期東南亞惡劣的天氣情況加劇了該區域港口擁堵。

全球運價集體飆升

5月31日航交所公布的SCFI綜合指數報3044.77點,環比前一周上漲12.63%,近一個月(即近四周)累計漲幅57%。

自2009年指數發布以來,SCFI指數向上突破3000點的情形僅發生過一次,出現在2021年4月,當時新冠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混亂,貨櫃運價在1年內上漲超過10倍。

與今年1月紅海停航導致歐線運價上漲,從而推升SCFI綜合指數的情形有所不同。5月以來,全球各細分航線價格幾乎無差別飆升。

5月31日的數據顯示,SCFI指數所有13條細分航線中,僅日本關東線運價環比小幅下跌,其餘12條航線全部上漲。權重占比最高的歐洲、美西航線運價分別報3740美元/TEU和6168美元/TEU,環比前一周上漲9.71%和18.87%。南非(德班)航線運價環比大漲24.07%,地中海、西非(拉各斯)航線運價環比漲超10%。

新加坡港口6月1日船位情況來源:船訊網

SCFI綜合指數走勢

SCFI指數主要表徵未來1至2周的訂艙價格,本期各航線全線上漲,一定程度上顯示全球航運市場的高運價局面至少會維持到6月中旬。

新加坡港口大擁堵

港口擁堵造成運力結構紊亂、周轉效率低下,是推動運價持續攀升的重要原因,但其背後暴露出的問題卻日益複雜。

航運諮詢公司linerlytica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日益嚴重的港口擁堵進一步加劇了本就緊張的貨櫃市場困境。目前,有200萬標準箱的運力在港口外滯留,占全球船隊運力的6.8%。

報告稱,作為世界第二大貨櫃港口,新加坡港已經成為新的擁堵焦點。目前,新加坡港口的停泊延誤時間已延長至7天,等待靠泊的貨櫃數量上升到450000標準箱,遠超新冠疫情暴發時期的數輪高點。

新加坡港口的積壓貨櫃數量來源:linerlytica

報告表示,嚴重的擁堵迫使一些承運商放棄了停靠新加坡港口的計劃,這將加劇需要處理更多貨量的下游港口負擔。航班延誤還導致了船舶扎堆,造成下游港口更加擁堵和船期中斷。預計未來一個月情況還會進一步惡化。

有貨代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新加坡港口擁堵,一是會拉長原有的船舶運輸時間,二是會降低船舶的准單率,三是會對臨近港口的貨物吞吐造成影響。總之,港口擁堵現象最終反映到運價上,若擁堵持續,判斷運價進一步還將上漲。

極端天氣火上澆油

對於各大港口日益擁堵的原因,除了紅海復航遙遙無期造成運力緊張外,歐美需求旺季提前和極端天氣影響也逐漸引起業內重視。

「歐元區5月PMI初值超預期上漲,體現出目前歐洲製造業及服務業需求存在較強恢復動力。中國作為歐洲的主要進口國,運力需求量較大,導致出現了嚴重的缺箱缺艙位情況。相似的情形還在北美及中南美洲上演。」港信期貨航運研究員巨偉豪向記者表示。

CNBC近期的一篇報導稱,多位美國物流經理都表示將把補庫旺季從7月提前到6月,以避免因秋季海灣港口勞動力罷工造成的任何延誤。美國公司希望確保其季節性產品提前或準時到達,以便向消費者提供。晚到的產品意味著很可能會打折出售,最新供應鏈調查再次證實了假期和返校產品的前置安排。

對於天氣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4月底東南亞的惡劣天氣造成了一些航運延誤,導致海運承運人跳過一些港口停靠或縮短目的港周轉時間,這意味著運回中國的空貨櫃減少了。

「目前各大航線已經產生了擁堵,氣象問題容易火上澆油。從全球來看,2024年有可能成為史上最炎熱的一年,隨著北半球進入夏季,從紅海到巴拿馬運河,已經陷入混亂的航運有可能因為航道乾涸而再次受到影響。」業內人士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