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騙了1000億rmb,再不抓,人要跑了….

最近魔都發生了兩件事,非常「魔幻」。

第一件事是這樣的,浙江台州有個富二代,是1987年生的,叫陳炫霖。

他爹叫陳勇,主要就是在台州、上海深圳這些城市開4s店,賣瑪莎拉蒂、捷豹、路虎、奧迪這些車,實力還是可以的。

陳炫霖先是去英國讀會計專業,但19歲就回國了,他說是看好中國股市,也可能是書讀不下去了,反正2006年回國後他從父母那借了一大筆錢投資股市,2007年趕上了大牛市,據說掙了很多錢。

有多少不清楚,直到2017年,他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廣微控股,一算股權的價值,得出他的身價大概172億,非常可觀。

2017年對他來說是個轉折點。

他先是在st獅頭這隻股票上虧了1.1億,然後他也沒客氣,從香港一個小貸公司擼了2億,也不還了,是個狠人。

這一年,他開始投資汽車,先是花了6個億,成了萬象汽車的實控人,主要搞新能源公共汽車、環保車。

他還入股了愛馳汽車,開始只是個小股東,投資方里更有名的是寧德時代和滴滴,但造車太燒錢了,愛馳汽車2020年和2021年都只賣出去兩三千輛車,每年虧損16億左右,到了2021年底,公司負債33.6億,現金只剩下5400萬。

找不到錢就得破產。

這時候,陳炫霖像天使一樣降臨了,對愛馳汽車增資25億,他也成了愛馳汽車的董事長。

資料圖:陳炫霖

大家覺得他有錢,投25億不是難事,根本沒有人認真想過,他的錢到底怎麼來的?

怎麼來的呢?

是他旗下的資產管理公司,用10%的年化收益做誘餌,從投資者手裡騙來的,他總共搞到手300億,其中130億無法歸還,這裡面萬象和愛馳都是不斷向投資者推介的重點項目,這就是被中植玩壞的定融產品。

最後一查,拿不回來的130億里,廣微控股拿走45億,萬象汽車拿走63億,愛馳汽車拿走15億。但這裡的大多數,應該落入了陳炫霖的口袋。

這個項目最後被認定是「非吸」,30多個管理層被抓,案件正在審理,而始作俑者陳炫霖在2022年11月已經跑路了。

愛馳汽車還打算上市,這15億,該怎麼算?

第二件事發生在海銀財富。

去年12月,海銀暴雷了,實控人韓宏偉還開了投資者見面會,現場談笑風生,裝模作樣的說4月解決問題,轉眼6月都要來了,這兩天,他也裝不下去了。

因為爆出一個大消息,他募集的700多億,全都是通過操縱空殼公司騙來的,是監管嚴查的資金池項目,就是最典型的龐氏騙局

圖源:證券日報

海銀是排名在中植和諾亞之後的第三大財富管理機構,它的規模是怎麼堆起來的呢?

他們總共發了460多個產品,每個產品的收益在7-10%,然後通過1700多個理財師推薦給客戶購買。

這460多個產品,涉及22個發行人公司,這些發行人公司你要是查註冊信息,註冊資本都在1億元以上,高的10億,看著很不錯吧?

但你要細一查,實繳資本只有一家是1萬,其餘全是0,註冊地址是假的,留的電話也是假的,他們說底層資產是應收帳款,細一看,也是假的。

全TM都是假的。

這22個發行人就是傀儡公司,背後是大老闆在操控,他用這些家公司搞到700多億,然後他還設計了複雜的層層嵌套,最後,這些錢流入了他掌控的資金池。

但他們居然就能把這麼假的事搞到這麼大規模,直到暴雷才被人知曉,僅僅是因為投資者很貪婪嗎?

就這樣的人,還不採取點措施嗎?等他和陳炫霖一樣跑到海外悠哉悠哉享受生活嗎?

其實不論陳炫霖還是韓宏偉,他們搞錢的主要時間段是2018年到2022年,此時,慘烈的p2p騙局、信託爆雷已經對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教育,但他們為什麼還能動不動就能騙幾百億呢?

只能說,上帝給騙子關上一道門,騙子還能找到另一扇開著的窗。

陳炫霖、韓宏偉搞錢的路子,是通過「偽金交所」。

現在我們有六大類交易所:證券交易所、黃金交易所、期貨交易所、產權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和碳排放交易所。

這裡面的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就是金交所。

這是怎麼來的呢?

1999年銀行業困難重重,平均壞帳率35%,必須解決啊,於是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出現了,這就是華融、信達、東方和長城。

華融後來在賴小民的帶領下完全玩脫,一個不良資產處置公司成了巨大的不良資產,賴小民、白天輝被判了死刑,這是另外一個故事,改天再說。

四大花了6年時間基本解決了銀行的問題,這裡面涉及大量產權交易和金融資產的交易,交易所到底設在中央還是地方?博弈很多,直到2009年,上面發文,說省級可以設立金交所了。

一管就死,一放就瘋,這種事很多。

地方金交所就很瘋,過去15年,和監管鬥志鬥勇,野火不滅。

很快,有的地方金交所就不滿足於金融資產交易了,林權、礦權、文化藝術品甚至貴金屬石油都擺上了貨架,非法集資案件屢出。

監管堵上了這些門,他們就開始「創新」,很快,不良金融資產、私募債、定融、委託債權、應收帳款、小貸資產、融資租賃、商業票據等全品類就上齊了,成了全口徑的「類金融機構」。

而且,藉助網際網路渠道,他們是「地方發牌、全國展業」。

在信託、券商資管、私募基金被一一打掉之後,這裡成了非標融資最後的陣地。

他們搞出來很多新玩法——定融計劃、收益分享合約、地方股權交易中心私募債、收益權份額轉讓等等,這些產品在售賣時,被宣傳為「信託同款產品」、「政府平台融資」、「交易所註冊發行」等等,再加上很多理財顧問承諾剛兌,於是銷售火爆一時,成了資產配置的必備。

但監管查得非常嚴,文件一個接一個,很快,這些不合規的產品在正規的金交所里就看不到了。

但從2018年開始,陳炫霖、韓宏偉都盯上了「偽金交所」。

為什麼加個「偽」字呢?

因為這些「交易所」其實就是一般的註冊公司,根本沒有納入金融監管,

他們的名字會用「交易中心」、「登記結算」、「備案」等等字樣,在大點的城市,這些字眼根本註冊不了公司,這些「偽金交所」就跑到偏遠的省份去註冊,有的註冊地址甚至是在村子裡。

後來有「偽金交所」被查,問當地為什麼搞這個事,原來當地把這個當成了「招商引資」項目,有的地方還專門成立了「備案產業園區」,當然效果也很顯著,很多公司沒幾個人,但一年的收入有1000多萬。

陳炫霖、韓宏偉他們的產品,就是在這種「偽金交所」備案,然後被包裝成正規的、高大上的理財產品,拿去忽悠投資者。

3月份,湖南、遼寧、西安、重慶宣布,取締轄區內所有金交所,但那些重災區啥時候關呢?投資者的錢怎麼還?主導這些事的人該負什麼責任呢?

很多問題,還要等等,現在沒錢的人掙錢很難,有錢的人守財很難,都很痛苦,只能說,我們還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市場化的經濟周期,終有一天,你會習慣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貓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