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大陸一私募被註銷 怒懟投資人「砸飯碗」

不足半年逾800家私募機構被註銷

大陸私募基金黑岩資本日前發布通告怒懟投資人。(通告截圖)。

大陸私募基金黑岩資本有限公司(黑岩資本)日前發布通告怒懟投資人,稱投資人舉報該公司令其失去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格是「砸飯碗」。

5月31日下午,黑岩資本在旗下微信公眾號發布《關於我司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格被中國基金業協會註銷的情況通告》。

該通告稱4月25日接到中基協(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註銷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格的通知,意味該私募將無法開展新增業務,但對於已經備案的存續基金沒有任何影響。

通告稱有投資人「自2019年來一直在『舉報、投訴』我司的『俠客』投資人們,我司鄭重地說一聲感謝。由於你們不斷的努力,終於使得我司失去了基金管理人資格。」

黑岩在通告的最後說:「自古以來,華夏文明中有江湖三大仇——殺父母、奪妻兒、砸飯碗。」

該文章發布後,引發市場關注。對此,黑岩資本一名工作人員在回復《華夏時報》時表示:「我自己公司的事,我在自己的公號上發發牢騷,僅此而已嘛,呵呵。自媒體是我們的嘴,我們想咋說咋說。」

一位京城律師也表示:「這則通告是有威脅的意味,但不構成侵權,因為它沒有指明是誰。」

4月26日,中基協發布了《關於註銷杭州嵩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不能持續符合管理人登記要求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公告》,註銷登記。其中就包含了北京黑岩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監管此次集中註銷登記的原因是管理人異常經營。

在中國,私募基金管理人被中基協註銷登記的原因主要分為異常經營和失聯兩大類。異常經營一般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未能在書面通知發出後的3個月內提交符合規定的專項法律意見書,不能持續符合管理人登記要求等情形。失連線構是指中基協無法通過登記的電話、電子郵件、簡訊等形式取得有效聯繫的,截至公告期滿,基金管理人也未按規定報送情況報告,一律被認定為失連線構。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就此對《北京商報》評論說被註銷登記可能會對私募機構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使得潛在客戶和合作夥伴對公司的信任度下降。如果相關機構希望繼續從事私募基金業務,需要在滿足一定條件後重新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有機構提醒投資者應當持續關注已註銷機構的誠信合規情況,通過基金合同約定的糾紛解決機制和相關法律渠道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據中基協官網顯示,截至6月2日,今年以來已有82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註銷登記(含主動註銷及被動註銷)。其中,中基協在年內發布的4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及產品備案月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4個月,中基協分別註銷基金管理人48家、449家、63家、83家,共計643家。

網民「蘇格拉不兜底」對此評論說:「這公眾號發文用詞夠激進的…」

騰訊用戶1940903則透露:買基金「上當的人會越來越少,我買了還是支付寶推薦的金牌經理的幾支基會結果都是負百分之四五十。還會上當嗎?只要一買就是待宰的羔羊。還是制度不行,投資人賠多少,基金管理人一分不少拿。」

公開資料顯示黑岩資本有限公司於2017年12月25日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私募股權投資、投資諮詢、企業管理諮詢、商務信息諮詢等。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