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海銀財富爆雷716億資金蒸發 學者:監管何在

清華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韓秀雲6月3日表示,海銀716億資金蒸發,4.66萬名投資者,人均被收割了154萬元。她質疑海銀等理財產品誰在監管?(視頻截圖)

「海銀財富」(簡稱「海銀」)爆雷,一夜之間716億(人民幣,下同)資金蒸發,逾4.6萬名投資者的錢灰飛煙滅。最新的報導表示,海銀的很多投資產品都是虛構出來的,壓根就不存在,用來募集資金的公司幾十家都是空殼公司。對此,專家和民間均質疑:監管何在?為何中國的財富管理公司頻頻爆雷?

和「中植集團」、「諾亞財富」並列中國前三大財富管理平台的「海銀財富」,去年12月無預警崩盤。

中植系和諾亞爆雷的陰影還沒有退去,海銀財富爆雷,已經5個多月沒有兌付理財產品的錢,涉及資金超700億。

《證券時報》近日報導,經追查發現,海銀財富所販售的465項理財商品「全數違規」,投資標的底層資產「全屬捏造」,實際手法是通過建立22家空殼公司,將4.6萬投資人的財富打入這些公司帳戶,接著打造一個資金池,再通過「偽金交所」登記備案,最終有716.9億元不知去向。

報導說,調查的結果主要包括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底層資產完全虛構捏造,無法向底層公司主張權利;第二種是與底層公司合同、資金已經兩清,底層資產也已不存在;第三種是大規模的超募,底層融資方獲得的資金遠低於產品募資額,因此能向底層公司主張的權利非常有限。

至此,海銀財富的運作模式全面浮出水面。在銷售端,海銀依靠分布於90餘個城市的180多個線下財富中心,聚集了4萬餘名高淨值人群。

海銀財富爆雷,造成逾4.6萬名投資者的700多億元打了水漂,令投資界人心惶惶。學者和民眾對此紛紛發表評論。

認證為清華大學經濟學副教授的韓秀雲6月3日晚發視頻表示,海銀716億資金蒸發,4.66萬名投資者受害,人均被收割了154萬元,他們的錢都不翼而飛了。

她說,該爆雷事件暴露了幾個問題:第一,海銀等理財產品是誰在監管?海銀產品是通過偽金交所備案登記的。它繞開了所有程序流入市場,四百多隻理財產品全數違規。海銀爆雷涉及偽金交所高達15家。如果偽金交所泛濫,理財產品隨便上市募資,那麼中國金融產品的信譽何在?百姓誰還敢買理財產品?

第二,獨立財富管理公司為何頻頻爆雷?除了海銀財富外,2019年,諾亞財富爆雷涉案數十億元,牽涉800多名投資者。2023年8月,中融信託爆雷涉案數億元,牽涉數千名投資者。2023年11月,最大的中植系爆雷涉案3.72萬億元,牽涉15萬名投資者。2024年初,鼎益豐爆雷涉案金額達1300億元,牽涉50萬投資者。財富管理公司自身就成了最大的風險。

韓秀雲說,一系列公司爆雷,套路大同小異,都是龐氏騙局,上當受騙的投資者中不乏富人和中產。很多人幾十萬、幾百萬往裡投。

對於《證劵時報》的調查結果,有許多投資人質問,為什麼這麼一個弄虛作假的企業可以在中國各地風生水起,做到行業前三的規模?又為什麼販售的理財產品崩盤了之後才說違規,崩盤之前怎麼就合情合理合法呢?是誰批審的?目的又是為什麼?

更有人質疑,地產集團爆雷了,投資人血本無歸;財富管理集團爆雷了,投資人血本無歸;股票爆雷了,投資人血本無歸。「不知道監管機構到底是怎麼監管的,個個都是爆雷之後一地雞毛,他們怎麼好意思坐在那個位置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