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看來,美國又回到了政策「基本盤」

拜登總統接受「時代」雜誌訪問,又面對是否出兵捍衛台灣的「考古題」。不再像過去四次般簡短肯定,拜登此次態度模糊許多,對是否直接出兵介入台海戰事,用詞更是迂迴轉折。實際上,拜登更像是回到美國對台政策的基本立場,維持「戰略模糊」,並交替對北京和台北使用警告和再保證。

拜登2021年執政初期的發言,從信守對台承諾,到直接明言將出兵捍衛遭北京侵略的台灣,被質疑美國已徹底改變長期的模糊立場,走向明確承諾保衛台灣安全的戰略清晰。

但從「時代」雜誌釋出的逐字稿來看,這次拜登有備而來。首先,記者要求拜登說明過去幾度說要「動用美國軍隊保衛台灣」,是否意謂「派兵上台灣」時,拜登這次卻回要看狀況,還提及向習近平重申遵循美國歷任總統的做法。

拜登接著說:「美國不尋求台灣獨立,若中方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美國也不會不防衛台灣。」

拜登此處的「不會不防衛台灣」,已無過去幾次發言的主動明確,還得加上「中國片面改變現狀」的但書,回到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的長期政策。

對於是否派兵上台灣、是否從美軍在印太盟國的基地發動打擊,拜登的回答耐人尋味,他不排除動用美國的軍事力量,卻又說「這和派陸海空部隊(到台灣),有明顯區別(distinction)。」

拜登這段談話,完全呼應了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這兩年的美國立場。美國對烏克蘭出錢出軍力,但就是不出兵到烏克蘭參戰。美國很清楚自己角色與利益,在「協助防衛烏克蘭」與「防止自己直接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有一道「明顯區別」的紅線,美國絕對不會讓自己跨越,捲入衝突。

烏克蘭當前的處境,也不排除是未來台灣的挑戰。不過,拜登雖沒說明派兵介入台海衝突的必要條件,也沒完全排除可能性,回到過去戰略模糊的政策基本盤。

此外,美國立場向來是不支持台灣獨立,拜登此次卻說美國不「尋求」台灣獨立。追求獨立何時成了美國的目標?拜登此處可能意謂,在美國政策框架下,沒有台獨空間,也不會扶植台獨政權。

對比拜登的最新說法,用台灣獨立和片面改變現狀的前後語境,分別警告了台北和北京,並留下不排除介入的安全保證。

華府的目標很清楚,既要避免北京無端攻擊台灣,也要避免台灣採取獨立的魯莽行動,且美國始終要掌握最大的主動權,可以直接判斷某一方行為是否跨越政策紅線,再選擇警告重於保證,或者保證多於警告的應對之道。在號稱維持區域穩定的槓桿中,讓「美國利益」極大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