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33句初夏詩詞,寧靜美好,浪漫情愫

在微風輕拂的初夏,萬物仿佛都被染上了淡淡的詩意。陽光透過雲層,灑下斑駁的光影,映照出歲月的靜好與溫柔。

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筆下的初夏,那是怎樣的一個時節?是「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寧靜美好,還是「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浪漫情愫?

初夏,它不像春天那般繁花似錦,也不似盛夏那般熱烈奔放。它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如同一位婉約的少女,帶著一絲青澀,又帶著些許成熟。

當我走進這片綠意盎然的初夏,我仿佛能聽到古人的吟詠聲在耳邊迴響。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靈動畫面,讓我感受到了初夏的生機與活力;那「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的閒適生活,又讓我心生嚮往。

在這個初夏里,讓我們放下心中的紛擾與雜念,用心去感受這份寧靜與美好,讓心靈得到一次徹底的洗禮與升華。

我仿佛已經融入了這片初夏的詩意之中,與古人一同漫步在這片綠意蔥蘢的天地之間。

01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陸游《初夏絕句》

紛紛擾擾的春花已化作塵土,布穀鳥的鳴叫中迎來初夏的新氣象。

描繪了春去夏來的自然更替,用「紅紫成塵」象徵春天的繁華落幕,而布穀鳥的歌聲預示著新生與希望,初夏的氣息在這樣的對比中顯得尤為清新。

02

初夏未知暑,涼風覺微清。

——·徐賁《沈校書宅燕集》

初夏時節,炎熱未至,涼風習習,帶來一絲不易察覺的清爽。

捕捉了初夏特有的微妙感覺,不同於春的柔和與夏的熱烈,它是一種過渡時期的清新與寧靜,讓人感受到季節變換的細膩之美。

0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小小的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上面已早早停著一隻蜻蜓。

楊萬里通過「小荷」與「蜻蜓」的生動寧靜畫面,展現了初夏生機勃勃的場景。荷葉初展,生命初始的脆弱與堅韌並存,蜻蜓的駐足增添了畫面的靈動與和諧。

04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朱淑真《初夏》

海棠花謝,柳絮飄盡,使人睏倦的天氣裏白日漸長。

初夏不僅僅是自然景象的變化,還融入了人的情感體驗。海棠與柳絮的凋零,暗示春的消逝,而日長人困,更添一份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05

小池水滿薰風細,已有新荷一葉香。

——·郭居敬《百香詩其八十二初夏》

小池塘水滿盈盈,微風輕拂,新荷一片,已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初夏的靜謐與美好,水滿、風細、新荷香,構成一幅恬靜宜人的畫面。這不僅是對自然景色的讚美,也是對生活中細微美好的珍惜與感悟。

06

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

——·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

春天的尾聲里,繁花漸漸隱退,初夏之際,碧綠的草叢茂密而深邃。

以「春盡雜英歇」帶出季節更迭的意象,轉而用「夏初芳草深」描繪出初夏生命力的蓬勃,給人以視覺上的豐盈與心靈上的寧靜。

07

一朝春夏改,隔夜鳥花遷。

——·李世民《初夏》

只在一夜間,春夏之交,鳥語花香便換了新顏。

簡潔而深刻的突顯出自然界的快速變化,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轉與生命的律動。從「鳥花遷」中,我們能體會到詩人對初夏瞬間變換的敏銳感知。

08

天上人間,好時節、無過初夏。

——·劉克莊《滿江紅》

無論天上還是人間,最美的時刻莫過於初夏的光景。

以一種超脫的視角,將初夏提升到了極致美的境界,強調這是一個超越界限,普遍被讚譽的季節。這種表達方式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傳遞了對初夏無以復加的喜愛。

09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王安石《初夏即事》

晴朗的日子,暖風中夾帶著麥田的氣息,綠樹蔭濃,幽草的景致比春花還要動人。

通過「晴日暖風」和「綠陰幽草」勾勒出初夏的田園風光,這裡的「勝花時」不僅指出了自然景觀的轉變,也暗含了對初夏寧靜美感的讚賞,以及對生命力旺盛的肯定。

10

等閒過了一年春,雨後風光夏景新。

——·戴復古《初夏》

平平常常度過了一整個春天,雨後的風景中,初夏的氣息帶來了全新的景象。

對春日流逝的淡淡惋惜,同時又滿懷對初夏新生的期待。「雨後風光」四個字,既是對自然環境的直接描述,也寓意著新的開始和希望的萌發。

11

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

——·白居易《早夏遊平原回》

夏日晨光漸長,南風輕拂,草木間溢滿芬芳。

借「夏早日初長」勾勒出初夏特有的悠長日光,而「南風草木香」則生動描繪了和煦南風中自然界的勃勃生機,讀來仿佛能嗅到那清新又沁人心脾的草木香氣。

12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戴復古《初夏遊張園》

小鴨嬉戲在池塘,水深水淺都適宜,梅子漸熟的天氣里,半陰半晴,恰到好處。

初夏,是活潑生動的畫面,乳鴨與池塘的景致,搭配上半陰晴的天氣,既展現了初夏的溫和氣候,又流露出一種靜謐中的生機與和諧。

13

晴絲千尺挽韶光,百舌無聲燕子忙。

——·范成大《初夏》

陽光下,蛛絲如千尺長的細線挽留著美好的時光,燕子在無聲的環境中忙碌穿梭。

細膩地捕捉了初夏的光線與生機,晴絲與燕子的對比,既有靜態的美,也有動態的活,展現了大自然在初夏時分的微妙平衡與活力。

14

夏景舒長,麥天清潤,高低萬木成陰。

——·黃裳《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初夏時節,萬物生長,麥田清潤,高高低低的樹木已形成濃密的綠蔭。

描繪了一幅初夏豐收前的寧靜畫面,「夏景舒長」四字傳達了季節的舒適與寬廣,而「萬木成陰」則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豐茂與和諧。

15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蘇軾《阮郎歸·初夏》

細雨過後,小荷葉輕輕搖曳,石榴花如火般欲燃未燃,綻放著初夏的熱情。

以「微雨過,小荷翻」勾畫出雨後初夏的清新景致,而「榴花開欲然」則是對初夏鮮明色彩的直接讚美,石榴花的火紅象徵著夏天的熱情與活力,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16

啼鵙千山暮,一年春事休。

——·姜特立《初夏》

夏日晨光漸長,南風輕拂,草木間溢滿芬芳。

借「夏早日初長」勾勒出初夏特有的悠長日光,而「南風草木香」則生動描繪了和煦南風中自然界的勃勃生機,讀來仿佛能嗅到那清新又沁人心脾的草木香氣。

17

林下光陰無一事,水邊窗戶有餘涼。

——·陸游《初夏幽居偶題四首其二》

小鴨嬉戲在池塘,水深水淺都適宜,梅子漸熟的天氣里,半陰半晴,恰到好處。

初夏,是活潑生動的畫面,乳鴨與池塘的景致,搭配上半陰晴的天氣,既展現了初夏的溫和氣候,又流露出一種靜謐中的生機與和諧。

18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白居易《池上早夏》

陽光下,蛛絲如千尺長的細線挽留著美好的時光,燕子在無聲的環境中忙碌穿梭。

細膩地捕捉了初夏的光線與生機,晴絲與燕子的對比,既有靜態的美,也有動態的活,展現了大自然在初夏時分的微妙活力。

19

香銷夢斷人無那,聽得新蟬第一聲。

——·謝五娘《初夏》

初夏時節,萬物生長,麥田清潤,高高低低的樹木已形成濃密的綠蔭。

描繪了一幅初夏豐收前的寧靜畫面,「夏景舒長」四字傳達了季節的舒適與寬廣,而「萬木成陰」則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諧。

20】簾幕清風灑灑,園林綠蔭垂垂。

——·趙長卿《臨江仙初夏》

細雨過後,小荷葉輕輕搖曳,石榴花如火般欲燃未燃,綻放著初夏的熱情。

以「微雨過,小荷翻」勾畫出雨後初夏的清新景致,而「榴花開欲然」則是對初夏鮮明色彩的直接讚美,石榴花的火紅象徵著夏天的熱情與活力,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21

園林初夏有清香,人意乘閒味愈長。

——·歐陽修《酬張器判官泛溪》

初夏時分,園林中瀰漫著淡淡的芬芳,人們在閒暇中品味這份悠長的韻味。

巧妙捕捉了初夏園林的清新雅致,'人意乘閒味愈長'則透露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表達了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放鬆與沉醉,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感捕捉及對閒適生活的嚮往。

22

驅除春事封姨怨,貼水新荷又滿池。

——·趙葵《初夏》

春天的離去伴隨著風神(封姨)的小小遺憾,而池塘中貼水的新荷已悄然布滿了整個水面。

通過「驅除春事封姨怨」,賦予季節更替以人的情感,展現出詩人對春天逝去的微妙不舍,轉而以「貼水新荷又滿池」描繪初夏生機勃勃的景象,寄寓了對新生事物的欣喜與期待。

23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喜晴》

連續的春雨讓人幾乎忘記了春天的離去,直到天氣放晴,才猛然察覺夏天已經很深了。

以連綿細雨和晴朗天氣的對比,生動描繪了春與夏的無縫銜接,充滿了發現季節變換的驚喜與對自然變遷的體驗與感悟。

24

小雨清初夏,榴花著意紅。

——·汪炎昶《初夏》

細雨輕拂初夏,榴花在這雨後似乎更加刻意地展現它的紅艷。

通過「小雨清初夏」營造了一種清新的氛圍,而「榴花著意紅」則賦予榴花以情感,仿佛它也懂得在初夏的雨後更加燦爛地綻放,展現了大自然生命力的蓬勃與萬物競相生長的活力。

25

石榴繁翠漸盈枝,正是新和首夏時。

——·趙佶《宮詞其二十三

石榴的翠綠葉片漸漸布滿枝頭,正逢初夏時分,一切都顯得如此和諧與新鮮。

以石榴的成長象徵初夏的到來,'石榴繁翠漸盈枝'不僅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面,還傳遞出一種時間的流轉與季節的更替,其中「正是新和首夏時」更是強調了初夏這一特定時刻的美妙與和諧。

26

一雨臨初夏,驚雷昨夜新。

——·徐璣《初夏》

初夏的一場雨悄然而至,昨晚的驚雷似乎還迴響耳畔,帶來一番新意。

以一場初夏的雨和驚雷為引,勾勒出季節更迭的鮮明印記,讓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瞬息萬變,同時也寓意著生活中的新開始和不可預知的驚喜。

27

蔫紅半落生香在,向晚玫瑰架上風。

——·賀鑄《北園初夏》

雖然花朵半已凋零,但香氣依然留存,在傍晚的微風中,玫瑰架上飄散著余香。

初夏是花卉的過渡期,既有春末的留戀,也有夏日的寧靜,展現了自然界不因時光流逝而失去魅力,反倒是那殘存的美,更添幾分韻味。

28

梅子黃時雨又晴,春衫未脫暑猶輕。

——·陳紀《初夏》

梅子黃熟的雨季忽晴忽雨,換季時節,身上的春裝尚未卸下,卻已感受到初夏的輕盈暖意。

描繪了初夏氣候的多變與微妙,春與夏的交界,衣物的輕重變化,映射出人們內心對於季節轉換的微妙感知,以及對即將來臨的盛夏既期待又略感不適應的心情。

29

柴門無事晝長關,四月書聲綠樹間。

——·李昱《初夏書懷一絕》

初夏的白天變得悠長,我關上了柴門,享受這份寧靜,書聲在綠樹環繞中迴蕩,顯得格外清新。

展現了初夏時日的寧靜與悠閒,讀書之樂與自然之美相得益彰,透露出詩人對簡單生活的嚮往和對知識的熱愛,這份靜謐中蘊含著生活的智慧和心靈的滋養。

30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徐夤《初夏戲題》

溫和的南風吹拂著拂曉,荷花漸漸綻放,而薔薇則慢慢凋謝,自然界的生命輪迴在此刻顯得尤為生動。

借初夏的風和花開花落,詩意地表現了自然界生命更替的法則,既是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也是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充滿了哲理與美感。

31

年年到初夏,來此醉流霞。

——·釋元肇《瓊花》

每年初夏,我都會來到這裡,沉浸在如霞光般絢爛的瓊花之中,陶醉不已。

流露出對初夏景色的深深喜愛和對美好事物的嚮往,瓊花之約成了每年的期盼,這種習慣性的儀式感,賦予了初夏以特別的意義和情感價值。

32

青春已屬明年事,晝漏初知夏景長。

——·張耒《晚春初夏八首其六》

青春的時光似乎已屬於過往,隨著白日漸長,初夏的氣息愈發濃厚,我開始真切地感受到夏季的到來。

從晚春過渡到初夏,不僅是對季節變換的感知,更是對時間流逝的深刻體會,隱含著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新季節新生活的接納與展望,情感細膩而真摯。

33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初夏夏里,綠樹成蔭,日光悠長,樓台的倒影輕輕搖曳,在清澈的池塘中靜靜鋪展。

展現了初夏時分獨特的靜謐與幽雅。'綠樹陰濃',便足以讓讀者感受到那份避暑的清涼與自然的生機。'夏日長'不僅道出了季節的特點,也暗含了時光緩緩流動的閒適感。'樓台倒影入池塘',則是視覺上的一大亮點,通過光影交錯,將實體的建築與虛幻的倒影相結合,增添了幾分夢幻與深遠,反映了詩人對和諧自然與人工景觀相融之美的獨到見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荔枝姑娘詩詞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