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奇聞趣事 > 正文

北方龍舟笑暈南方人 「全省決賽走不直」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假期,前些年大家的假期關注點通常都在廣東龍舟。

畢竟廣東龍舟以「魚路過都要被甩幾巴掌」的高速打響了硬實力名號。

via@大灣區衛視

又以官方認證的「龍舟隊員中有大量房東」打響了一艘龍舟身價可能二十億的都市傳說。

但今年,廣東龍舟的風頭略微被掩蓋。

因為有另一個省份的龍舟隊以異常卓越的風姿走入了人們的視野,那就是遼寧龍舟隊。

它以一己之力讓全國人民發現原來南北方在龍舟這事上也有差異——

南方龍舟主打一個賽況激烈,仿佛要去拯救屈原

北方龍舟主打一個沉浮難料,仿佛要去陪伴屈原。

南方的龍舟手們揮桿揮得急頭白臉,生怕輸了要給村里丟臉。

北方龍舟手們:「翻船了,嘿嘿嘿嘿。」

事情是這樣,早在半個月前、全國上下尤其是南方城市都開始操練龍舟的時候,幾段去年遼寧龍舟比賽的視頻就開始流傳開來。

常規情況下,大眾印象中的龍舟比賽是下面這種,龍舟如箭矢一般筆直地彈射出去。

但遼寧龍舟比賽里,四支隊伍在筆直地離開起點線沒多久,朝陽隊就劍走偏鋒歪出了賽道,直奔旁邊的瀋陽隊而去。

瀋陽隊一頓猛劃才堪堪躲過被攔腰撞上的命運,爆發出被求生本能激發出的速度。

船上選手們的心理狀態be like:

「老鐵我們不是來比賽的嗎?沒告我說要打架啊。」

瀋陽隊勉強躲過第一次衝擊後,很快又迎來了第二次災難。

他們的船徹底被打亂了節奏,在偏離航線的方向上一往無前,直接跨過了原本屬於朝陽的賽道又撞上了本溪隊。

本溪隊船體被掛住後也被帶偏了航線,再度撞上錦州隊。

只聽說過馬路上可能會出現連環追撞事故,沒想過龍舟比賽也能連環追撞。

在左側三支龍舟已經亂成一鍋粥的情況下,最初造成這一切的朝陽隊還在右側默默努力。

努力從瀋陽隊的賽道里劃出來,劃回自己的賽道。

朝陽隊:路中間是虛線不是實線,可以轉彎變道。

視頻底下南方網友笑翻了,評論調侃「為什麼不劃直線,是不想嗎?」

遼寧的朋友則在努力開玩笑挽尊——

「我們主打一個還原,誰見過龍走直線?」

遼寧瀋陽龍舟隊的成員賽前還發過大家準備入場時的視頻,背影雄赳赳氣昂昂,一副勢要奪冠的幹勁,可以配古惑仔BGM。

via@鋼鐵俠

評論區有人誇讚不虧是遼寧省會隊伍,走路氣勢都不一樣、真帥。

比賽效果出來後,如今評論區風向早已180°大轉彎,大家再也不夸走路帥,而是夸「走路還行、能走直線哈」。

據網友發的撞船後續,龍舟的龍頭都被撞掉了

但雙方隊員們的精神狀態都比較穩定,沒有發生什麼口角衝突。

via@撒歡兒

想想也是,按照曹操諸葛亮的共同認知「北人不擅水戰」,大概也不太擅長水站。

站都不敢站起來,還能起什麼衝突。

四條龍舟在比賽中亂竄本已經夠好笑,這場龍舟比賽甚至是遼寧省龍舟最後的200米決賽,名義上算是遼寧龍舟的前四。

把整件事幽默程度推向巔峰的,是有人發出據稱是遼寧大連一個龍舟隊的訓練視頻,稱之為「有請大家觀看遼寧第五名的水平」。

點開視頻一看——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些沒法用「龍不走直線」來解釋了,但沒關係,遼寧網友們很快想出了新的解釋方案:「不下水怎麼救屈原!」

屈原:心思到了就好,人就不必親自過來了。

遼寧龍舟的視頻爆火後,網友們開扒全國各地的龍舟比賽畫面。

結果發現北方的朋友們咱們誰也別笑誰,大家的龍舟技術都沒精妙到哪裡去。

一言以蔽之:

不少北方龍舟都賽出了風格、賽出了精神,但也賽出了賽道。

南北龍舟仿佛練的是不同武功流派,南方龍舟一劍封喉,北方龍舟千軍橫掃。

山西太原的龍舟比賽進程很迅速,很快就決出了前三名。

全得益於有一支隊伍剛衝出起點50米就翻船落水,全船選手out。

北京龍舟賽光看幾個特寫近景還行,船槳翻飛、水花四濺。

可鏡頭拉遠了一看,龍舟看著才和旁邊的公園休閒遊船差不多大小。

和廣東龍舟快到沒影、拐彎漂移的激烈比賽相對比,這兒的氛圍更像是「讓我們盪起雙槳」。

新疆的朋友門主打一個心態好,船看起來都快沉了,鼓手還在淡定地一勺一勺把船里的水往外舀。

同是新疆龍舟賽,這邊龍舟內部水泛濫,那邊龍舟水不知道在哪。

比賽過程乾貨滿滿,沒有一點水分。

別覺得旱地龍舟荒誕,這玩意兒還不簡單呢。

需要的力氣不小,也考驗大家的配合、必須一同發力。

此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校運動會上,學生們嘗試旱地龍舟,結果主持人準備的詞兒都快念完了,龍舟向前移動距離還不到兩米。

不虧是水電大學,旱地龍舟這個項目很符合校名,又省水又省電。

你別說,北方龍舟所選擇的未嘗不是一種差異化的道路。

中國劃得快的龍舟強隊或許很多,但能劃出特色的隊伍能有幾個?

按照官方的賽道劃分、浮標畫線,賽場上的龍舟隊伍原本只能行駛在平行線上、永不相見。

如今選手們主動上演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龍頭撞龍頭,免費給觀眾們加戲上演喜劇,多好。

拍攝南方的龍舟比賽,主要考驗的是快門速度夠不夠快、能不能把揮出殘影的選手身影們拍實。

via@小許記錄傳統

而拍攝北方的龍舟比賽,主要難點是能否把所有隊伍拍全。

畢竟你根本預料不到龍舟的航向,參賽隊伍有可能會隨機衝出賽道、衝出屏幕,又自己劃回屏幕。

自由地在整個河面上橫掃,成為龍舟界橫著走的存在。

從屏幕最左側劃到屏幕的最右側,穿過了所有浮標線,但依舊沒定下自己固定的航向。

怎麼了朋友,是這麼多賽道都沒有你喜歡的嗎?

看南方龍舟比賽時,觀眾們或許會對本場比賽的MVP隊伍有所爭議。

速度第一的固然厲害,一些中途遭遇意外但奮起直追的也精神可嘉。

但在不少北方龍舟比賽中,不論誰參賽,大家對MVP隊伍毫無爭議——

龍舟救援隊。

[page]

是他們,力挽狂瀾於水火水之間,拯救每一個落水的比賽船員。

不過說句公道話,我相信北方龍舟劃得沒南方利索應該主要還是地域不同帶來的習慣差異,不是什麼身體素質上的差異。

南方水域天然比北方多,千百年來自然更利於龍舟文化的傳承沿襲、氛圍更濃一些。

龍舟其實可以粗略分為傳統龍舟與現代龍舟兩大概念。

南方許多地域還保留著本土的、形態與比賽形式各異的傳統龍舟文化。

比如湖南沅陵的龍舟比賽中有個特殊習俗,是指把船頭裝飾性的龍頭卸下,由一位頭號劃手擔任「活龍頭」。

普通劃手動作範圍有限,頭號劃手們則可以利用位置優勢、動用全身力量幫助隊伍衝刺,這對劃手的核心力量與爆發力要求極高。

「活龍頭」劃手們衝刺起來,整條船都會肉眼可見地抖三抖,這也成了當地龍舟的一大看點與比拼點。

廣東疊滘的龍舟漂移技術,其實也算得上很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

當地河道狹窄、賽道不可避免地出現不少急轉彎,這才成就了龍舟漂移奇觀。

但在北方,這種具有本地特色的傳統龍舟文化相對沒有南方多。

許多北方龍舟隊劃的是現代龍舟,是早已被固定為標準化體育運動中的一種,龍舟外型、選手數量、比賽場地與規則等都有明確的規定。

許多北方隊員划龍舟是作為鍛鍊與愛好,身邊沒有很強的競技氛圍。

像這次南北龍舟差異上熱搜,很多人疑惑北方龍舟隊怎麼都穿這麼厚實的救生衣啊,多影響動作與發揮,是怕翻船嗎。

南方朋友練習似乎都只是穿個背心運動服,或者乾脆光膀子上陣。

via@曾德林

又或者為了安全哪怕穿救生衣,也會穿個更適合運動的貼身救生衣。

影響救生衣選擇的直接原因,我想很可能是訓練場地不同。

南方水系多,龍舟隊在家門口、小區前的普通小河道里就能練,再加上普遍會水,安全係數稍高。

但北方的龍舟隊需要特意去公園大湖,或者所在城市裡唯一或唯二的大江大河才有合適的訓練場地,不穿救生衣不行。

其次,南方濃厚的龍舟文化往往還疊加了宗族文化buff,大家經常是代表村子出戰。

這一是決定了選手們榮譽感、勝負心更強,願意在龍舟上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晝夜訓練。

via@謝拉特

二是決定了大家願意為此投入的物質成本更多。

願意為了龍舟購置更輕便的救生衣、更優質的船槳,甚至引入更科學的訓練手段,競技水準也就越來越高。

說到底,龍舟文化是傳統節日慶祝中的一部分,大傢伙玩得熱鬧開心就好。

不論劃得好或壞,盡力揮灑汗水、玩得快樂是第一位。

遼寧的朋友們心態就很好,水上龍舟比賽不行,那咱們搞冰上龍舟玩嘛。

額,雖然冰上龍舟也沒能成功走直線就是了。‍‍

最近遼寧龍舟隊被大家調侃開玩笑,隊員們一點也沒生氣,還配合網友們玩梗。

一會說今年要特訓「橫掃千軍」的技能,給大家展示日常訓練師隊伍是怎麼打轉的。

一會開玩笑說採納網友們「鐵鎖連舟」的建議,向曹操學習,把船並排連起來就不怕翻了,反正賽場上不會有諸葛亮放火。

還認真聽廣東方日報友們提的改進建議。

不過據我觀察,儘管表面上雲淡風輕、快樂第一,中國人骨子裡永不服輸的習慣還在促使遼寧朋友們暗自操心較勁。

比如在瀋陽龍舟隊員們帶著孩子們划龍舟的視頻底下,他們正在盤算把龍舟隊下一代送去廣東規培的可能性。

畢竟南方的龍舟文化傳承,已經做到了從幼兒園娃娃開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Vista看天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