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香港「亞洲金融中心」光環褪色 房市5年蒸發逾8.7兆元

在實施《港版國安法》後,香港過去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已不復存在。圖:截圖自維基百科

近一年來,「亞洲金融中心遺址」成了中國與及香港網友的諷刺口號;其地位逐漸遭新加坡取代後,儘管中國政府近期努力恢復信心,卻始終沒有消除香港人對這座城市未來的擔憂。

與紐約、倫敦等其他國際級都市一樣,香港近年來也面臨利率上升、金融部門失業和工作習慣改變等多重因素干擾。不過,對多數香港人而言,房地產市場暴跌,象徵著這座城市的未來,恐怕不斷失去作為「亞洲首要金融中心」的利基。

近五年以來,香港房市一直處於低迷。根據「彭博產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最新分析,包含商業房地產的損失,自2019年以來,香港房地產的價值至少蒸發了2.1兆港元(約2,700億美元)。為自2003年前「SARS疫情危機最嚴重的時期以來,持續最久的一次低迷」。

自2019年「反送中」運動、2020年《香港國安法》上路後,中國政府不僅大舉鉗制了任何挑戰其政權統治的企圖、嚴懲叛國和暴動行為,更打擊了外資對投資香港的信心。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和世邦魏理仕集團(CBRE Group Inc.)的預測人士預測,還會有更多痛苦(more pain to come.)。

僅管近期中共官方極力試圖挽救香港的金融市場,不但祭出在港股通納入人民幣櫃檯港股、將房托基金(REITs)納入港股通、擴大ETF通、支持龍頭企業來港上市、及放寬基金互認限制,甚至近期傳出考慮「減免中國個人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投資港股,領取股息時所需繳納的20%所得稅」;然而,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加上中國政府對香港的監控日漸嚴厲,使投資人對香港作為「西方資本和中國企業的聯繫樞紐」產生懷疑。

政府發言人也發表聲明指出,香港房市受到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利率上升及當地股市情緒溢出的拖累,而不是需求結構性下降。並補充,辦公室供應增加,有利於香港永續發展,政府會密切監察物業市場,並提供充足土地以滿足社會及經濟需求;此外,針對地緣政治挑戰,港府表示,香港的「獨特地位」得益於其在「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優勢。發言人表示,這包括透明的市場、國際監管制度、低稅收制度和貨物自由流動——所有這些「都保持不變」。

不過,這對外界消除對香港的擔憂並沒有實質效益,香港浸信會大學副教授麥比利表示,過去,香港一直是中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聯繫樞紐。 「然而,現在從西方角度來看,一些公司可能會因政治問題,而對遷往香港持負面看法,似乎不建議他們與中國做生意。」

在大眾的印象中,房地產的影響恐比其他主要資本市場更大。長期以來被視為當地名人的房地產大亨們,其淨資產自2022年來縮水了40億美元,且正在試圖落實資產多元化;另外,也有愈來愈多屋主開始考慮虧本出售。

香港主島的房價比起2019年的高點,約下跌29%。也自第四季度以來,未售出房屋一直徘徊在20年來的最高水平附近。長江實業、恒基兆業地產等開發商正在調降上市新項目的價格。同時,陷入困境的中國企業正以大打折出售其在香港的房產。

周二(11日)上午,香港開發商股價下跌。恒基地產跌幅達4.6%,長江實業則跌2.3%;這與美國等地形成鮮明對比,截至6月2日,美國房價四周內的年增率4.4%,創下歷史新高。瑞銀分析師預計,今年香港住宅的價格將再下跌5%。

商業市場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據世邦魏理仕集團預估,至今年12月,香港將出現17%的閒置辦公空間、租金將再下降10%。不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仍抱持樂觀態度,表示房地產市場雖面臨短期調整,但隨著利率開始下降和中國經濟穩定,他對中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新頭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