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前中共海軍艇長駕快艇抵台「投奔自由」? 中共恐刻意挑釁?

——前中共海軍艇長駕快艇抵台「投奔自由」? 學者:中方恐刻意挑釁台軍交戰準則

針對中國籍男子駕快艇闖入台北港口「投奔自由」一事,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星期二(6月11日)定調稱,尚未排除是中共針對台灣海防底線刻意使出的「灰色襲擾」。對此,學者也認為,可能性很高,因為自從台灣軍方頒布交戰準則以來,類似的襲擾事件便不時發生,時機過於巧合,此次快艇事件屬解放軍刻意挑釁或測試台軍交戰準則的概率不低。

台灣海岸巡防署人員2024年6月9日在接近台北的淡水河沿岸逮捕了一名阮姓中國男子,並登上此人駕駛的快艇。(台灣海巡署照片)

台北—

針對中國籍男子駕快艇闖入台北港口「投奔自由」一事,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星期二(6月11日)定調稱,尚未排除是中共針對台灣海防底線刻意使出的「灰色襲擾」。對此,學者也認為,可能性很高,因為自從台灣軍方頒布交戰準則以來,類似的襲擾事件便不時發生,時機過於巧合,此次快艇事件屬解放軍刻意挑釁或測試台軍交戰準則的概率不低。

曾任解放軍海軍艇長的阮姓中國籍男子星期日(6月9日)駕駛一艘9米長的快艇,從中國福建航行250公里,直驅台北港口而入後,引發台灣海防前線失守的高度警戒。

雖然阮姓男子宣稱是要「投奔自由」,但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6月11日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定調,這不排除又是一次中共刻意為之的軍事「灰色襲擾」,台灣將提高警覺。他說,未來軍方也將擴大對海巡署的支持,共同強化平承時期第一線海防的防務。

顧立雄說:「我們沒有辦法排除這樣的可能性,有關(中共)『灰色襲擾』這個部分本來就一直持續存在,這個部分當然要做相關的釐清,但是我們永遠要維持有這樣的警覺。」

中共無人機、快艇擾台林穎佑:挑釁台軍交戰準則

就軍事戰略而言,「灰色襲擾」或稱「灰色地帶衝突」,意指在不觸發戰爭的前提下,以各種非武力或準軍事手段壓迫對手,以取得政治利益,這是目前中國解放軍對台慣用的軍事威逼手段之一,旨在降低台灣的防備或讓台灣疲於應對,最終喪失抵抗的信心和意志。

對此快艇事件,在北台灣新北市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雖然案情尚待釐清,但就其發生的時機與樣態來研判,此事件屬灰色軍事襲擾的概率很高,因為已有前例可循。

他說,台灣前國防部長邱國正3月7日於立法院質詢時表示,已研議將交戰準則(Rules of Engagement, ROE)納入軍方戰備規定,但一周內,中國就兩度派出無人機侵擾台灣離島金門的二擔島上空,拍攝當地駐守部隊的運作並在網上曝光。

這一次,新任國防部長顧立雄6月6日才於立法院備詢時提及,一旦中共攻擊台灣的航機艦、設施或攻擊台灣本島、離外島及任何飛航實體未經許可進入12浬領空、領海,台灣軍方就可行使自衛權,按比例進行自衛反擊。

但顧立雄的話才剛落下,兩天後,6月8日就有中國民用無人機飛抵金門上空投擲傳單,並經由抖音進行網絡直播。林穎佑說,中共挑釁意味已相當濃厚,沒想到,接踵而來的是6月9日的快艇直闖淡水河事件。

林穎佑分析,台灣軍方領導人每每提及交戰準則,中共就做出明顯的相應動作,似乎擺明了在挑釁和測試台灣軍方及其交戰準則的執行力,同時營造台灣國安單位無力保護國土、中國入侵台灣輕而易舉的負面形象。

林穎佑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共)就在測試你,你(台灣)頒布了交戰準則,但是你真地會開火嗎?你真地敢開火嗎?你真地有能力開火嗎?或是你貫徹的角度會如何?這才是重點,才是我們在做相關討論時要去思考的。」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也持相同觀點,他以電郵回復美國之音的採訪時指出,中共對台使出灰色地帶干擾的目的,首先是要降低台灣的防備,改變現狀;其次是讓台灣疲於應付,最終喪失抵抗的信心和意志。

莊嘉穎研判,兩岸近期突發的海上爭端或信息輿論操作,包括本周快艇闖進淡水河或金門海域2月時發生的海上爭端等,恐都是中共刻意為之,旨在凸顯台灣防衛缺失,以求消耗台灣防衛力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應。

莊嘉穎說,台灣作為防守方,可以先將爭議事件透明化,並清楚表明將如何有效因應中國的挑釁,例如「包括對於金門海域、空域、台灣其他海域的有效管制」,以及當中共動作過於挑釁和威脅到民生時,台灣將如何提升警戒,以達到具體防守的效應。

舒孝煌:快艇事件曝台灣海防漏洞,應趁勢檢討改進

不過,中國快艇直驅台灣而入,相當對台灣第一線海防進行了一次壓力測試,而測試的結果也的確暴露出台灣海防的大漏洞。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針對中國快艇闖入淡水河的事件,台灣雖已有相關法源,賦予軍方及海巡署於第一時間處置和執法的權力,但實務上,海巡署該配備的相關裝備和訓練仍有待改善。

舒孝煌告訴美國之音:「如果說,他(阮姓男子)真地衝進去(台北市),第一個可能(是),(海巡和警察間)管轄權的問題很難解決。第二就是,海巡有沒有適當的裝備能夠持續追蹤這種小型快艇?然後在水面進行執法行為,其實都可以借這個事件來檢討。」

舒孝煌建議,亡羊補牢,台灣軍方及海巡單位或可在不增加人力負荷的前提下積極強化科技執法設備,以應對來自對岸、類似的小型海空載具的侵擾,其中尤以無人機的侵擾問題更為迫切,否則恐將坐實台灣外島守軍無力對抗無人機的形象,進一步陷入中共的認知戰攻勢。

針對快艇事件的後續處置,台灣海巡署星期二(6月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涉案快艇航跡圖,並坦承執法過程確有人為疏失,為此,包括海巡署上至北部分署長、下至港口安檢所的雷達操作員共10人遭到懲處。

距總統府僅22公里淡水河口為台灣防禦重鎮

台灣海巡署表示,其港口雷達在阮姓男子駕駛的快艇離岸6浬處就發現其蹤跡,但因雷達操作員誤判其為返航的台灣漁船,錯失應處時效,之後岸際守望哨兵雖目視發覺船名異常,但也接連失誤,未通報逮捕。

這艘快艇最後是在駛入淡水河內河航道在渡船碼頭登岸後,才遭當地民眾通報逮捕阮男,台灣海巡署因此定調,「系統沒有失靈,是人出了問題」,未來將加強在港口部署有經驗的人員外,也會強化科技輔助,如用熱顯像儀來補雷達的不足,並增強無人機等空中偵巡量能。

快艇事件已在台灣社會受到高度關注,因淡水河口距離在台北市的總統府僅約22公里。一旦此港口遭解放軍入侵,只要溯河而上,就能直趨台灣的行政中樞,因此,台灣軍方歷年的漢光演習都將周邊的八裏海灘、台北港及淡水河流域等處列入演練防禦的重點。

至於涉事的中國籍阮姓男子則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移民法》等罪嫌遭裁定收容,後續案情據傳將由台灣檢方的國安專組檢察官深入調查。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