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華語娛樂 > 正文

連賣幾套豪宅,劉嘉玲這是怎麼了

近日,香港著名豪宅「深灣9號」售出了一套7380萬港元的海景房。據香港媒體報導,該房產的賣家是劉嘉玲

2011年,劉嘉玲買下這處房產時,房子價格還在五千萬左右徘徊。

囤貨13年,如今一舉出手,就賺超兩千萬港幣,獲利高達40%。

除了這套豪宅,劉嘉玲此前已經連賣了3套別墅,賺差價超三千萬港元。

踩准了香港樓市政策調整的風口,這些年劉嘉玲的資產有增無減,曾霸氣回復「身家不止八億」。

而作為娛樂圈著名社交女王,劉嘉玲不僅生財有道,更能八面玲瓏、左右逢源。

今年三月,她以出品人的身份推出綜藝節目《嘉人自友約》,從贊助商到藝人名單,均由其一手包辦。

朱茵、楊采妮、鄭裕玲莫文蔚上節目輪番「刷臉」,又一次證實了嘉玲姐龐大的社交關係圈。

四月份,她又在金像獎上大出風頭,代老公領獎意氣風發。

愛財愛名也愛自己,已經58歲的劉嘉玲還在濃墨重彩、熱烈潑辣的生活著。

作為利用房產理財的一把好手,劉嘉玲置產橫跨兩岸,香港、內地的房產高達十餘套。

她本人長居的地方有兩處,位於上海的半島酒店公寓,和位於香港半山腰的「梅苑」。

都說房間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作為一個喜好華麗的極繁主義者,劉嘉玲的家和她本人一樣,花團錦簇,好不熱鬧。

她在上海的家,室內的裝潢出自張叔平先生之手。

整個家約440平方米,三室兩廳的格局,豪華中不失溫馨。

家中配色多用紅、橙、黃、藍等明亮的色彩,利用擺件和空間,將顏色與物件混搭出老上海情調。

從壁櫥、吊燈、座椅、花瓶,再到紅酒架,室內的擺件和裝潢,精緻繁複又相得益彰,不會給人「貪多貪足」的觀感。

劉嘉玲最愛中西合併的裝修風格:

別人都只說我愛Party、愛麻將、愛五花八門的東西,但其實我最愛家。我喜歡深色和木頭,也喜歡簡潔又帶一點中西合璧的古典味。

這樣中西合併、深淺錯落的裝潢,在她長居多年的梅苑中,體現得更為充分。

作為劉嘉玲和梁朝偉的婚房,梅苑既有東方古典之美,又散發著西方的浪漫風情。

站在客廳中,一眼望去,足以見得劉嘉玲裝飾時的歡喜和用心。

餐廳里放著一張巨大的木頭長桌,橘黃色暖光柔柔點亮每一個角落。劉嘉玲最喜歡在這宴請友人。

私人起居室則在配色上更厚重柔和一些,主打溫馨舒適。

兩處長居的豪宅之外,劉嘉玲在北京蘇州等地也擁有多處房產。

在蘇州,她的兩處別墅,一處在拙政園旁邊,名字很直白,就叫「嘉玲苑」;另一處在太湖度假區。

然而千萬房產不過是富婆標配,這兩年劉嘉玲更為出名的還是她的珠寶私藏。

過生日時她戴了一套紅寶石珠寶,鑽石鑲嵌,保守估計價值千萬級。

她還買過一頂1906年的卡地亞冠冕,曾被拿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去展覽,價格貴到「不敢告訴梁朝偉」。

除了鑽石,她還特別中意翡翠,「翡翠容易存放,又可以戴出街,買屋好麻煩,要交稅,碰到壞租客還可能被投訴。」

作為香港黃金時代中並不過分突出的一位,劉嘉玲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的?

據她自曝,一個「前輩」曾告訴她,有錢之後,你別買股票,就買樓。

因此1983年進入演藝圈的劉嘉玲,兩年後就開始買買買,四十年來吃著時間的紅利,把自己活成億萬富婆。

樓市、珠寶之外,劉嘉玲的投資也從文娛橫跨到餐飲,遍地開花。

2013年劉嘉玲在劉鑾雄的THE ONE大廈開餐廳;之後創立紅酒品牌Carina Lau以及個人時裝品牌ANIRAC;近幾年又回歸演藝圈,做起了監製和出品人……

在各界遊走,也讓她結交到了不少頂級圈層的人物。

現如今,她的人脈圈早就不止香港演藝界,而是輝煌名利場,把自己活成了頂級星光。

如果問劉嘉玲是怎麼從一個內地小女孩走去香港發展,還能熬成「嘉玲姐」?

個中緣由無非可以概括為:能忍、能幹、有野心。

劉嘉玲15歲離開蘇州,跟隨父母移居香港,因為不會說粵語,不會打扮,沒少被人嘲諷「土」,但她毫沒在怕的。

為了能順利考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她學會了讀報紙逐字逐句糾正發音,被港媒嘲諷出身低,她也選擇忍了下去,默默做事。

那是港台演員霸占熒幕的時代,但拼命拍戲的劉嘉玲,逐漸在港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1991年,劉嘉玲憑藉《太保正傳》拿下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的影后,並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當時所有的媒體都在恭喜劉嘉玲,覺得金像影后非她莫屬,結果頒獎當夜爆冷,得獎的變成了鄭裕玲。

這件事情對劉嘉玲的打擊非常大,她那顆迫切想要拿獎的心,明晃晃到路人皆知,可以說是把野心寫在了臉上。

可是偏偏最想要的,就最難得到。

從1991年到2011年,二十年的時間裡,劉嘉玲陸續出演了《東邪西毒》《無間道》等佳作,五次入圍金像獎,又五次落敗。

直到遇上《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的武則天,才圓了自己的影后夢。

客觀來講,這個角色稱不上劉嘉玲過往作品中的最佳。但妙在她內心的那股欲望,和影片中的武則天巧妙互文,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女人身上的隱忍、抱負與野心。

憑藉這個角色拿獎的劉嘉玲,領獎時在台上大笑了許久,獲獎感言自然也難掩得意:

失意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這次那麼得意,我居然有些不習慣,原來獲獎,可以那麼開心。

之後劉嘉玲又敏銳感受到香港演藝圈式微,所以,她轉戰大陸,在大陸影視圈熱錢最盛的那段時間,靠一個「前輩」的名頭和八面玲瓏的心,成了綜藝、電影的常客。

而今已近「耳順」的年紀,她依然堅持運動,爬山、跑步、滑水一個不落下。

她曾經說,自己從不相信「懶洋洋的自由」,要的就是用勤奮和努力打開更廣闊的天地,實現更高層面的自由。

多年來,除了拿獎,圍繞在劉嘉玲身上的另一個話題是,她到底配不配得上樑朝偉這位影帝。

人們曾有很多例子,來證明兩人不般配——

比如,在那部載入影史的經典之作《花樣年華》中,梁朝偉和張曼玉各位貢獻了最佳的演技與最好的年華,到了戲外,兩人也同樣毫不避諱地表達對彼此的欣賞。

紅毯上劉、梁、張三人一同亮相,梁、張兩人仿佛才子佳人天生一對,只有劉嘉玲才是那個與他們不同頻的人。

再比如,梁朝偉斬獲金馬影帝時,劉嘉玲仍未出名,而梁朝偉的纖細敏感和劉嘉玲的潑辣熱烈也毫無共同點;

甚至是兩人天差地別的出身,也被作為「呈堂證供」,用來力證兩人有多不般配。

凡此種種,讓劉、梁二人這三十五年來的婚姻頗受質疑。

但是婚姻中的梁朝偉,真就如戲中的他那般,可以獲得萬人寵愛嗎?

劉嘉玲在綜藝節目中提到過,大家看到的永遠是梁朝偉最好的一面,而不好的只有她看得到。

王家衛合作時,梁朝偉因為拍戲多次NG,回家邊拖地邊哭,需要劉嘉玲去耐心安慰;

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他拿著一張機票就跑去倫敦餵鴿子,絲毫不和親近的人報備;

家裡搞裝修,劉嘉玲一人包辦所有,直到房子完工,梁朝偉才回家;

參加別人的婚宴,新人來敬酒,梁朝偉一臉莫名其妙:「我幹嘛要跟你喝酒?」

而自己的婚禮呢?梁朝偉也是毫不上心。

不僅把諸多瑣事都交由劉嘉玲負責,當被記者問到自己在婚禮上負責什麼時,他甚至回答說:「我去享受。」

如此活在雲端的一個人,大多數人是消受不起的。

好在,他遇到了劉嘉玲。

只有劉嘉玲的熱烈、務實、入世和強大的賺錢能力,才能守得住梁朝偉的敏感和文藝。

人們總願意羨慕那些可以活得足夠自我的人,但別忘了有人在面朝大海,就有人得去關心糧食和蔬菜。

對於婚姻,劉嘉玲也自有一番見解:

對啊,婚姻就是忍,但一定不是你一個人忍。長久的婚姻一定是相互的,你以為自己在忍別人,其實人家也在忍你,你以為自己很好搞定啊。

兩人相互忍了三十多年,就像木棉和橡樹,纏繞生存又獨立生長。

他們攜手共度的風雨和對彼此的愛意,遠比觀眾看到得更多。

現如今兩人的半退休生活也過的有聲有色,旅遊、看展、出席活動、噹噹名譽嘉賓,用行動詮釋什麼叫「相知相伴半生」。

港圈黃金時代的女演員中,林青霞王祖賢早已「封神」,最自由不羈的當屬張曼玉,艷麗無匹的是李嘉欣,還有鍾楚紅張敏關之琳邱淑貞……個個都美得風華絕代。

這其中,有人能仗著天資爭第一,有人能憑藉運氣順風順水,劉嘉玲身在神仙打架的時代,觀眾對她的印象極為有限。

但好在她既有心性能夠耐得住,也有眼光助力走得遠。

《吐槽大會》中曾這麼「吐槽」劉嘉玲: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都沒了,她還在。

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熬,一直熬到梁朝偉是你的,「大姐大」也是你的。

雖然內里有調侃的成分,但長線發展、順勢而為,何嘗不是另一種聰明?

有時候,不一定要爭一時高低,只要一直不下牌局,峰迴路轉後,便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麥子熟了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