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陣容龐大 中俄缺席 烏克蘭和平峰會3大要點

瑞士主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將於6月15日和16日在琉森湖畔的布爾根施托克酒店召開,目前已有近90個國家確認與會。瑞士政府稱,峰會主要是為「啟動」烏克蘭和平進程,並「帶動」之後俄烏均參加的和平會談,為烏克蘭建立一個根植於國際法的持久「和平框架」。

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戰爭已持續近28個月,雙方人員傷亡慘重,數百萬烏克蘭人在戰火下流離失所。雙方正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地區激烈戰鬥,傷亡仍在攀升。

此次峰會是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倡議下召開的。外界普遍將此視為澤連斯基為他自己的和平方案集結國際支持的平台。澤連斯基提出的「和平方案」(Peace Formula)10項提議包括俄軍從烏克蘭全面撤軍以及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其中包括克里米亞和烏東俄占地區。

但此次峰會未邀請俄羅斯。瑞士政府稱是因為莫斯科無意出席。莫斯科稱沒有自己參與的峰會是「徒勞」。

中國將缺席峰會,稱沒有俄羅斯參與的和平峰會不符合預期。美國和烏克蘭此前多次敦促中國參與。澤連斯基在月初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對話中點名指責中國施壓其他國家抵制這次和平峰會。北京對此否認。

2024年6月2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澤連斯基最近一直在為吸引更多國家——尤其是所謂的「全球南方」國家——參與峰會做外交努力。最終的與會者名單預計將在周五公布。不少觀察人士已將「誰出席、誰缺席」視為本次峰會的最大看點之一,他們認為與會名單折射出眼下的世界格局。

本文簡要介紹有關此次峰會的三大重點。

誰出席?誰缺席?

基輔向大約160個國家和組織發出與會邀請。除其西方盟友外,基輔這次重點邀請了南美、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的「全球南方」國家,並通過大量外交努力希望贏得它們對峰會的支持。相比西方國家,印度、巴西、南非和沙特等「全球南方」國家大多在俄烏問題上持中立甚至相對親俄的立場。

澤連斯基贏得這些國家對自己和平計劃的支持是烏克蘭在今後的和談中向俄羅斯施壓的關鍵。「站在我們這一邊、站在結束戰爭這一邊的國家越多,俄羅斯就越需要考慮這一點,」澤連斯基上個月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說。

瑞士政府周一(6月10日)表示,已有約90個國家——半數來自歐洲——確認參加烏克蘭和平峰會,與會級別大多是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

烏克蘭最大盟友美國將派副總統哈里斯(Kamala Harris)和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出席。拜登總統據報將因一次競選籌款活動而缺席峰會。澤倫斯基表示,拜登的缺席會讓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起立鼓掌」。白宮對媒體表示,美國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位領導人比拜登更強烈地支持烏克蘭。」拜登近日在紀念諾曼第登陸80周年的講話中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俄烏戰爭相比較,並承諾對烏克蘭「絕不言棄」。

中共外交部5月底表示,因和平峰會的安排不符合中國的預期,「難以出席」。北京稱,和會應具備「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進行公平討論」這三要素。中國去年2月底發布涉及「12點原則」的《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被廣泛視為更利於俄羅斯。

「全球南方」:

印度:確認出席,但並非剛連任的總理莫迪本人。印度外交部周三表示將派「適當級別」的官員與會。

巴西:尚未確認。有報導稱巴西與中國持一致立場,表示不出席沒有俄羅斯參與的和平峰會。

東南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均已確認出席,但都不是首腦本人與會,而是派遣副部長級別的官員。

沙特:尚未確認出席。日前有報導稱沙特不會出席。澤連斯基周三訪問利雅得,會見沙特王儲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並討論了即將舉行的這次峰會。烏克蘭和沙特尚未透露王儲本人或者沙特官員是否與會。去年8月,沙特主辦了有40多個國家代表參加的烏克蘭和平會談,俄羅斯也拒絕出席。

土耳其:安卡拉周三確認將派外長出席和平峰會。

南非:總統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五月就表示不會出席和平峰會,但至今仍不清楚他是否會派官員與會。

巴基斯坦:尚未確認出席。半島電視台分析稱伊斯蘭瑪巴德很可能缺席。雖然巴基斯坦與烏克蘭之間有牢固的防務合作,但俄羅斯也是其重要的石油供應國,此外,「中國可以說是巴基斯坦當前最重要的戰略夥伴。」

除上述提及的幾個國家外,其他已公開宣布與會的國家和組織包括:歐盟、歐委會、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西班牙、波蘭、摩爾多瓦、愛爾蘭、冰島、奧地利、捷克共和國、芬蘭、拉脫維亞、瑞典、克羅埃西亞、盧森堡、維德角、智利等。

討論什麼?

瑞士政府表示,和平峰會主要任務是「帶動」今後的和平進程。

就如何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為烏克蘭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進行對話;

推進就可能的「和平框架」達成共識;

就如何讓俄烏雙方都參與到今後的和平進程的共同確定路線圖。

烏克蘭政府此前表示,峰會將重點協商三個能夠爭取各國支持並出爐行動方案的議題。

黑海航行自由,即允許烏克蘭出口鼓舞,並保護全球糧食安全。「這一點關係到保護港口基礎設施,關係到全世界的糧食安全,關係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基輔表示。

就「停止轟炸能源基礎設施的呼籲」達成一致。

交換戰俘以及讓數千名被運送至俄羅斯的烏克蘭兒童返回家鄉。國際刑事法院已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了逮捕令,稱這是犯罪行為。

「如果在峰會結束時,大多數國家都同意了我們在這三點上的立場,這意味著俄羅斯將不能再就這些議題進一步阻撓,」澤連斯基對法新社說。

但是,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此前也對烏克蘭媒體表示,烏克蘭仍會循序漸進地推進澤連斯基「和平方案」10項提議的完整落實。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選擇了(我們的)和平方案中最具廣泛共識的前三項。我們將從它們開始,然後繼續討論其餘的條款。我強調,烏克蘭的目標仍然是執行和平方案中提出的所有條款。」庫列巴說。

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安全項目高級顧問馬克·坎西恩(Mark Cancian)預計許多與會者將希望在俄烏問題上保持中立。他預測,峰會除了可能討論烏克蘭戰後重建相關的援助外,不會有任何關於軍事援助或一般性援助的討論。

「峰會上是否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觀點,值得觀看,」他告訴美國之音。「峰會的最終公報很重要的,因為它將表明澤連斯基是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持續支持,或者國際社會對和平的渴望是否壓倒了烏克蘭對勝利的渴望。」

棘手難點:烏克蘭的和平方案

澤連斯基在2022年11月提出了烏克蘭的「和平方案」,共包括以下10點——

確保核與輻射安全

確保糧食安全

確保能源安全

釋放所有被俘人員,讓包括烏克蘭兒童在內的被迫離境者返回烏克蘭

落實《聯合國憲章》,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澤連斯基強調這一點是「沒有商量餘地」。

俄方撤軍並停止敵對行動

重建正義,包括成立一個特別國際法庭來起訴俄羅斯的戰爭罪行。

反對生態滅絕

防止事態升級

宣布戰爭結束,簽署停戰協議。

澤連斯基特別強調「沒有商量餘地」的一條——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正是目前看來難以實現的條件。這些領土除了包括俄羅斯自2022年2月以來侵占的烏克蘭東部領土,也包括2004年被俄羅斯侵占的克里米亞。

俄羅斯已經斷然拒絕烏克蘭的和平方案,表示不會放棄任何一寸它自2004年以來通過武力占領的烏克蘭領土。這些領土約占烏克蘭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中國去年2月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的「12點原則」中也提到了核與輻射安全、糧食安全、戰俘權益等內容,但相比烏克蘭的和平方案,有以下關鍵不同——

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強調「尊重各國主權」,但沒有明確要求俄羅斯撤軍或恢復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烏邊界。

戰爭責任和追責:中國未明確提到對戰爭罪行的追責。

停火和撤軍:中國呼籲停火止戰,但對撤軍問題沒有明確要求。

制裁:中國反對單邊制裁,呼籲停止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澤連斯基的方案未涉及制裁問題,更多關注如何結束戰爭和恢復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全。

不少分析認為,今後俄烏談判時,烏克蘭能手握多少籌碼主要取決於其在戰場上的勢頭。澤連斯基誓言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但烏軍相比去年夏天的攻勢目前在戰場上面臨巨大壓力,不僅面臨彈藥短缺,也面臨嚴重的人力短缺,徵兵困難。

坎西恩對烏克蘭目前面臨的戰局不太樂觀。今年二月美國國會對烏克蘭的援助在國會停滯不前時,他接受美國之音姐妹機構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採訪時說,這場戰爭可能會沿著1939-40年蘇聯入侵芬蘭的路線進行。芬蘭人最初給規模更大的蘇聯軍隊造成了沉重的損失,但莫斯科繼續猛烈攻擊防線,芬蘭的防線被攻破。芬蘭隨後達成了和平協議。

他說,這表明澤連斯基的政府可能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尋求與俄羅斯達成停火協議。但很多烏克蘭人及其海外支持者警告稱,達成允許俄羅斯武力吞噬烏克蘭大片國土的協議會削弱西方,並助長莫斯科以後繼續採取類似行動的氣焰。

大西洋理事會的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歐亞中心副主任謝爾比·馬吉德(Shelby Magid)認為,雖然俄烏雙方最終肯定會以外交手段停戰,「但烏克蘭需要在軍事上取得重大進展,才能找到合適的時機。」

她表示,儘管拜登將缺席這次峰會,但他仍可以通過進一步的政策轉變增強烏克蘭在戰場上的實力。她認為,拜登最近取消了對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軍事目標的一些限制是重要的一步。「但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軍事目標仍存在太多限制,」她說。「為了幫助烏克蘭更接近公正和可持續的和平,他應該消除這些限制,這將使烏克蘭有更大的自衛能力。」

拜登與澤連斯基6月13日將在G7峰會上簽署一項長期防務與安全協議。「如果普京認為他能夠熬得過支持烏克蘭的聯盟,那他就錯了,」國安顧問沙利文說。他說,已有15個國家簽署了這項安全協議,這將加強烏克蘭的「防禦威懾能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