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緊張時刻,普京突然公開亮出底牌

普京公布和談條件烏克蘭北約同拒絕

俄羅斯總統普京本周五(6月14日)表示,只要滿足一定條件,他願意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普京說,俄羅斯對和平談判持開放態度,如果烏克蘭放棄其加入北約的努力,俄羅斯也將停止戰鬥。

此外,他還要求烏克蘭軍隊從已被莫斯科吞併的四個地區撤出。普京強調,俄羅斯會保證安全撤軍。他同時強調,該和平提議不是為了暫時停火,而是徹底結束衝突。但如果烏克蘭和西方拒絕這一提議,新的和談條件將會改變,戰場的局勢變化也將不利於烏克蘭。

普京提出的和談條件與烏克蘭的期望相差太大。得到西方盟國大力支持的烏克蘭堅持認為,和平只能建立在俄軍完全撤出、烏克蘭恢復領土完整的基礎上。

2014年,俄羅斯非法吞併了克里米亞半島。2022年2月俄羅斯發動對烏戰爭。經過兩年多的戰爭,俄羅斯控制了烏克蘭約五分之一的領土。

瑞士和平峰會召開在即——沒有俄羅斯的參與

普京在瑞士和平峰會召開前夕公布了上述和談條件。

和平峰會將於本周末舉行,來自90多個國家和組織的代表將一起探討烏克蘭和平的可能性。包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德國總理肖爾茨、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內的多國領導人將出席該會議,但俄羅斯並未受邀。

俄羅斯批評稱會議是在「浪費時間」。「和談條件非常簡單,」普京說,他要求烏克蘭軍隊從東部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以及南部的赫爾松、扎波羅熱地區全部撤軍。「一旦基輔宣布準備做出這樣的決定,並真的開始從這些地區撤軍,同時正式宣布放棄加入北約的計劃,我們將在同一時刻下達停火命令並開始談判。」

烏克蘭總統庫列巴(左)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年5月在基輔圖像來源: BRENDAN SMIALOWSKI/AFP/Getty Images

基輔、北約拒絕普京的條件

烏克蘭方面在第一時間表態稱普京列出的條件極為「荒謬」。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表示,普京的目的是誤導國際社會。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Mychajlo Podoljak)在社交平台X上寫道,「俄方沒有提出任何新的、真正的和平建議,也沒有結束戰鬥的意願」。他認為,人們必須擺脫這種幻想,停止認真對待俄羅斯的所謂建議。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國防部長會議結束時表示,普京提出的並不是一個和平建議,而是更多侵略和占領的提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也表達了反對意見。

亞歐視點/緊張時刻,普京突然公開亮出底牌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14日在會見外交部高級官員時表示,當烏方將軍隊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撤出,並宣布不會加入北約之後,俄方將第一時間宣布停火併開始談判。

普京是在烏克蘭召集的瑞士和平峰會即將開幕之際發表這番言論的。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在其第一時間發出的回應性聲明中認為,普京此時發布和平談判的聲明,是試圖在瑞士烏克蘭和平峰會之前掌握主動權。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拒絕了普京的和談提議,似乎假定基輔放棄主權。

普京在這份倡議中談到的幾個要點,我們之前已多次論及,並指出,它們是普京結束戰爭的「底牌」:

即烏克蘭和各方承認俄羅斯在戰爭中所取得的「新領土現實」——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州的占領,其隱含的意思還包括俄羅斯已擁有的對克里米亞的主權,同時,烏克蘭明確永久不加入北約。

普京在瑞士和平峰會前24小時內公布其和平倡議,不僅是為了掌握「發牌」的主動權,而且也是對目前已經公開的——無論是烏克蘭的、西方的還是東方的「和平倡議」的一種否決,意味著無論它之前就此作出何種表態,實際上它堅持按照自身設定的條件推進和平進程。

部分人可能會錯了意,以為已經與克里姆林宮達成一致,在全世界兜售和平倡議,甚至冒著被指責為抵制瑞士和平峰會的風險。

克里姆林宮實際上以此表達出它不期望俄烏戰爭的事態朝著朝鮮半島模式演進,它擁有自己的方式。

基輔當局的著眼點可能是準確的——普京確實有意在瑞士和平峰會前夕引導國際輿論,但可能忽視了三個更為關鍵的背景。

其一是,美國在七國集團峰會前夕再度發力並領導G7加大對俄烏戰爭的干預力度,展現出堅決保持聯盟團結、遏制俄羅斯的戰爭潛力的決心。假如一意孤行將戰爭堅持到底,可能給俄羅斯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華盛頓周三推出了新一輪對俄制裁措施,大幅擴大對俄制裁範圍,對象包括俄羅斯、中國大陸、香港、土耳其、阿聯等地的300多個個體和實體,旨在打擊俄羅斯用於維持戰爭的資金和商品供應。

美國針對俄羅斯金融體系架構的制裁,導致該國中央交易所以美元和歐元為交割貨幣的外匯交易和結算暫停,也意味著以美元和歐元結算的股票交易和貨幣市場交易也將停止。

新制裁措施擴大了對俄羅斯的二級制裁計劃,以限制對俄羅斯出售半導體晶片和其他商品,目標對準第三方賣家,遏制普京的戰爭機器。

加強合作支持烏克蘭和限制俄羅斯不出意外仍是G7的核心議題之一。七國集團首腦達成政治協議,擬以俄羅斯央行3000億歐元資產的利息收益作為擔保,向烏克蘭提供約500億美元的貸款,並且加強了對華施壓力度阻止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的持續支持。

在G7峰會舉行之際,美國和日本與烏克蘭達成為期十年的安全協議,長久鞏固烏克蘭的可靠防禦和威懾能力,美國還將推動烏克蘭最終加入北約。它們是七國集團成員國中最後這麼做的。

白宮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稱協議旨在表明,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將長時間持續,並承諾繼續與烏克蘭合作,特別是在國防和安全領域方面。

美國總統拜登則表示,G7向普京發出明確的信息:「你無法坐等我們放棄,你無法分裂我們。」

從美日與烏克蘭達成安全協議,到G7圍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採取的新舉措,都在努力保證,無論G7成員國國內政局今後如何發展,它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對俄羅斯的打擊都將繼續保持,絕不會鬆懈。

與G7的行動幾乎同步,北約宣布,將向烏克蘭派駐新的事務常任特使,作為其加入北約的過渡時期的一項制度性安排。同時,北約官員稱,北約國家已輕鬆超額完成部署30萬高度戒備部隊的目標,以保證北約成員國在受到俄羅斯攻擊後能夠作出即時反應。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近日還罕見公開透露,北約政委應對當前的安全威脅而調整核能力,強調核武器是北約的最終安全保障與維護和平的手段。

北約的行動是不久前有關俄羅斯擴大戰爭及動用核武器的傳聞甚囂塵上的背景下進行的,具有明顯的針對性。

由此可見,針對烏克蘭戰爭,從華盛頓到布魯塞爾,從七國集團到北約,都為「持久戰」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即便川普真的再次入主白宮而造成巨大的不確定性,它們對烏克蘭的支持和對俄羅斯的壓制也不會絲毫削弱,而且已擁有一套全方位的應對體系。

其二是俄羅斯出動戰略武器威懾超級大國遭到反威懾,顯示出莫斯科無法達到其戰略性目的。

一支俄羅斯艦隊當地時間駛入古巴哈瓦那港,開啟為期六天的訪問,並計劃整個夏天都在加勒比海地區舉行軍事演習。

這支出訪的俄羅斯北方艦隊配備了號稱「美國最可怕的噩夢」的「喀山號」核潛艇,儘管俄方表明沒有攜帶核武器,但配備了最新型的「鋯石」高超音速飛彈、「口徑」巡航飛彈和「縞瑪瑙」反艦飛彈,可謂精銳盡出,對美國本土進行威懾的意圖明顯。

不同尋常的是,這是冷戰後俄羅斯首次派遣核潛艇前往加勒比海地區。其象徵性色彩凸顯了克里姆林宮在華盛頓升級對烏克蘭支持、允許其使用美制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後擔憂升級。

克里姆林宮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從G7峰會前後美國採取的系列舉措來看,華盛頓已經決心在烏克蘭戰爭中與俄羅斯死扛到底,絕不停止、削弱對烏克蘭的支持和對俄羅斯的遏制。

針對俄軍在加勒比海的最新行動,美國及其盟友迅速採取行動。

美軍派出了三艘驅逐艦、一艘海岸警衛隊快艇及一架海上偵察機。加拿大和法國也派出軍艦參與了對俄羅斯艦隊的監控活動。同時,美國罕見公開了其「海倫娜號」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艇13日駛入古巴關塔那摩灣的情況,以此對俄反威懾,反制俄軍行動,顯而易見。

其三是,俄羅斯內部政局出現了不穩定的潛在跡象。普京對聯邦安全會議和國防部人事清洗為中心進行的內部調整,凸顯出俄羅斯局勢並不像表面上那樣美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和風險。

美國及其盟國針對俄羅斯的行動擴大和升級包括決心加強二級制裁措施,對烏克蘭強烈宣示團結一致、堅定持久支持的意願,以及強有力遏制俄軍的海上威懾行動的意志,都堅如磐石,應該說大大出乎了克里姆林宮及其親密盟友的意料,結實打擊了他們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逐漸上揚的樂觀心態,其後續反響仍需繼續觀察。

不過,普京的求和意願應該是真實的。事到如今,他已明了,繼續堅持打到底,不會達成其早期目標,甚至可能保不住其「底牌」,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難堪收場的結局。

另一方面,他在實現和平方面堅持自身的底牌和方式也暗示,俄羅斯不甘於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成為國際爭鬥的棋子。即便要結束戰爭,克里姆林宮也要成為其中的「玩家」。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德國之聲 亞歐視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