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細思極恐!買了國產電車 總覺車上多了一個人

前幾天,有個理想MEGA的車主在網上吐槽,說他的車輛帳號突然被封禁了,導致他遭遇了: 賽博鎖車。 帳號封了就無法登錄,無法登錄就用不了手機藍牙鑰匙解鎖車輛,開不了車。 雲端上鎖,遠程下線,是你的車,好像又不完全是。

不是不相信高科技,只是不相信一些沒有邊界感的高科技。

 

 

前幾天,有個理想MEGA的車主在網上吐槽,說他的車輛帳號突然被封禁了,導致他遭遇了:

賽博鎖車。

帳號封了就無法登錄,無法登錄就用不了手機藍牙鑰匙解鎖車輛,開不了車。

雲端上鎖,遠程下線,是你的車,好像又不完全是。

車是全款拿下的,也就排除了欠貸被鎖的可能,車主還強調稱,自己並未在理想社區發布過任何不當言論。

斯基覺得,咱們車是花自己的幾十萬買的,說話硬氣點,沒必要看誰的臉色。

哪怕你真的在用戶社區裡頭罵天罵地罵理想了,也沒人有權利來限制你用自己的車子。

事後相關方出來澄清,原來是車主家人用關聯的親情帳號,在用戶社區里衝浪,一不留神關注了多個陌生的帳號。

結果被系統當成異常行為,判定成了廣告營銷號重拳出擊:

連帶「誤傷」了車主授權的家人帳號。

到這裡,問題就從「理想疑似遠程鎖車」,變成了「理想汽車的一個系統Bug」。

「無鑰匙解鎖車輛」是很多新能源汽車的營銷賣點,理想當然也不例外。

但即使微博帳號被禁言了,也不耽誤繼續刷貼子,現如今車輛帳號被封了,連車都挪不動。

有這類Bug在,大伙兒心裡難免犯嘀咕,萬一下次是給高速上行駛的車輛,來一個:

一鍵註銷、強制下線呢?

以前搞網際網路,有Bug大不了「殺個程式設計師祭天」,現在玩兒汽車要是鬧出了Bug:

可能是用戶先走一步。

有專業人士分析說,這類問題可能是理想app的功能權限沒分開,一個帳號能通用,既能逛社區發帖子,也能操控汽車。

理想主觀上只想封禁社區帳號,結果順帶手把車主的「電子鑰匙」也給拔了。

無論怎麼講,這個鍋,理想的後台技術人員,是要領回去分一分的。

要是已經裁掉了找不到人,還可以再召回嘛!

 

 

理想「遠程鎖車」可能是鬧了烏龍,但車廠這類「隔空點穴」的神功,在江湖上流傳已久了。

今年315期間,有個奇瑞車主稱,自己報名要去參加問題車展之後,先有工作人員來電話要求協商,他拒絕之後發現:

自家車被遠程鎖定了車機系統。

大伙兒看了新聞都寬慰這個奇瑞車主,你覺得人家只想得到鎖你車:

就不怕以後再幫你帶一把方向盤、輕踩一下油門嗎?

咱們一些商家,把客戶當上帝不一定能做到,送客戶見上帝的本領倒不少。

奇瑞後續做了官方回應,否認了「遠程鎖車」的說法,說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產品沒有開發遠程鎖車功能。

但也就言盡於此,這件事之後便沒有了下文。

斯基覺得,既然奇瑞受了這麼大的委屈,不告車主一個造謠誹謗實在說不過去,再不把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

大夥可就要信以為真了啊。

2022年,也有車主聲稱買了小鵬P7二手推車之後,遭遇了車商通過網絡「遠程鎖車」,想解鎖,只有廠家才有後台權限。

事後調查發現,雖然是原車主抵押騙貸,牽連了二手推車主,但也從技術層面證明:

車廠是有能力,在需要的時候,對車輛進行遠程鎖定的。

還有報導說,有人買了吉利的新能源汽車,開著開著發現充不進電了,最後才知道是廠家把電池給鎖了。

都說新能源汽車號稱是「長了輪子的大號智慧型手機」,所以把你充電線薅了就夠難受的。

這件事鬧到最後,雖然是一起購車時電池租賃條款的合同糾紛,但也暴露了車廠既能鎖車機,也能鎖電池:

雙管齊下、指哪打哪的高超本領。

今後萬一有壞人想讓誰無害化消失,就查查他開的什麼車,派個黑客上去動動手指頭:

導航郊外、自動停車、鎖死車門、電池短路。

乾淨利落,一鍵火化,這個小盒子就是你永遠的家。

 

 

廠商有能力遠程鎖定汽車,也就有能力對車主的用車權限進行干涉。

對消費者來說,這種感覺挺詭異的,總覺得車裡蹲著一個看不見的管理員,方向盤上還有一雙大手一起握著。

說白了就是,一輛車的「最高權力」究竟是握在車主手上,還是廠商手上?

示意圖

如果用戶是無可爭議的第一,那留下這樣一個隨時進出的系統後門,又算個什麼事兒?

用戶的隱私和安全,究竟是排在智能化之前,還是之後?

如果隱私和安全至上,那用戶為什麼在社區論壇上吹水,還要提防車廠的「鐵拳」隨時會砸下來?

斯基想起來,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武漢有些民宿主動安裝「實名認證智能鎖」,住客通過門把手上小程序,實名認證才能開門。

一旦入住,信息聯網,電子門鎖自動配合偵查放哨,幫忙站崗巡邏。想來有必要時,也能:

一鍵上鎖,畫地為牢。

這麼想想,新能源汽車在這方面可能還更方便一些。

車內部網路,實時監聽,誰要是幹了壞事,可一鍵啟動「囚車」模式,自動上鎖,智能駕駛,把車主就近送進去。

畢竟開頭提到的那位理想車主,遇到帳號被封開不了車,除了感到莫名其妙,第一時間就進行了自省:

自己有沒有犯錯誤。

然後才去理直氣壯地發帖子控訴。

 

 

關於新能源汽車「遠程鎖車」的憂慮和批評,其實說到底就是「誰是主子」的問題。

不是不相信高科技,只是不相信一些沒有邊界感的高科技。

不是反感高科技,而是反感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

遠程鎖車、賽博入獄,這是不是逮著用戶當兒子一樣教訓?

除此之外,我們已經司空見慣的諸如:

坐網約車會啟動車內錄音,刷直播自動屏蔽少兒不宜;網盤自動刪除不良資料,下載器主動拒絕下載危險信息。

輸入法幫忙記錄一切關鍵詞條,電子支付軟體記錄位置一鍵生成行程碼……

很多時候,在科技之外,如果不討論清楚什麼是人,以及什麼是權利和自由。

越是強大的科技,建造出來的:

就越是一個越精密的籠子。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老斯基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