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饒毅:中國生命科學水平,相當於日本八十年代 如果樂觀估計

【不容易比較,如果樂觀估計,中國今天的生命科學也許相當於日本的1980年代。這是樂觀的估計,因為如果這樣,那麼...中國已經..】

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都有長足的進步。

有些方面也可以說是突飛猛進。

但是,大多數方面,我們還落後於西方。

在生命科學方面,我們不僅落後於美國,而且落後於日本。

但是,不能因為我們今天沒有做出日本1900年前後的三個生命科學方面工作達到諾獎程度(共同發現抗體、發現霍亂的致病菌、發現第一個激素腎上腺素),就斷言我們中國今天不如日本的1900年。如果可以那樣說,就可以說美國今天也沒有出現過牛頓就不如十七世紀的英國物理學。顯然是不對的。

比較兩個國家的科學,有多種維度,不是很容易有統一的標準。

如果從一些主要刊物的論文比率,也許2020年代我國的生命科學有點像日本的1980年代。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差別,日本的工作嚴謹程度迄今遠高於我國的,至少在生命科學方面。我國的工作,我一方面為之高興,一方面為之擔心,老是擔心裏面造假成分太高,擔心西方哪天笑話我們(當年美國科學院就討論過裴鋼的問題,但沒公開讓中國科學院尷尬,躲過一劫)。日本也出現過造假,但比例很低。另外擔心我國有些人工作一般,但寫作能力特強,靠寫作得以發表(這種是次要的擔心),造成繁榮的假象。中文作文比賽獎勵寫作能力,英文科學論文目標是科學發現、不是妙筆生花。

饒毅:1962年出生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著名生物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創始主任,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創始主任。

我們與美國的科學,在深度有差別,在廣度也有差別。我國的生命科學,在一些表淺和熱門的領域擁擠不堪,而在一些非常重要、但因為有一定深度而不容易或者沒有權貴院士呼籲而被忽略的領域門可羅雀。即使這些重要和有一定深度的領域在國外顯然得到很高的重視,我國也可以視而不見,從而重要的領域在中國很小。這些情況,如果我們沒有年輕人、比較多的年輕人到國外學習進修,我們就會遠離一些真正重要的領域。

我國的本科教育,生命科學方面,可能優於歐洲一些大學(例如英國的劍橋、牛津),趕上美國一些頂尖大學。但我國生命科學的研究生教育普遍低於美國的好大學。我國最好的大學,生命科學研究生教育肯定沒有進入美國前二十的研究生教育,深度和廣度都不夠。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饒議科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