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招來的 美中不祥之兆橫生

愛阿華州康奈爾學院(Cornell College)四名教師,10日在中國吉林一座公園被一名55歲中國男子用刀刺傷,震驚海內外。

中共當局輕描淡寫,指是偶發意外,但兇嫌行兇動機迄今未披露。在北京頻推政策吸引外國人赴中國觀光之際,四名教師渾身是血躺地,即使無生命危險,也會讓外國人對中國更退避三舍。海內外有許多網絡評論,對這起事件過度解讀或泛政治化固然不妥,但男子持刀連傷四人,一名上前勸阻的中國人也被捅傷,兇手是否受盲目仇外的社會氛圍影響,導致愚蠢暴行,值得深究。

四名美國教師是參與雙方官方協議的美中民間交流計劃,在中國短期教學和遊覽,其中一人還是愛阿華州州眾議員的兄弟,攻擊對中國這麼友善的洋人,使外媒普遍關注外人在中國的人身安全問題。

中國民眾對外國人普遍友好是事實。網上謠傳,是其中一名老美撞到行兇男子,才被刺傷。但其餘三名老美為何一起被刺,上前勸阻的一名中國人也被刺,兇嫌何故隨身帶刀,犯案動機和過程都難解釋;猜測可能是涉及盲目仇外和報復外國人,即使是兇手精神問題,卻難排除中共長年反美教育,社會戾氣醞釀成仇外義和團情緒,才導致不幸。

中國媒體的留言五花八門,指四位美國人是情報人員,或他們說中國壞話,甚至指是自導自演,「有幾個中國人在美國沒被搶劫過?只是雙方肢體碰撞,引發鬥毆,美國人戰敗受傷罷了,有刀算什麼,估計在美國就是槍戰事件」。還有人說,「以一挑四,還贏了,老外的戰鬥力不行啊」,不乏幸災樂禍的脫責言論。

但也有人提醒,「有些人無視國家政策,懷揣著不知從哪裡習得的仇恨盲目排外,還自以為是正義、血性,殊不知這是在給國家添亂」。境外評論指中共當局長期意識形態灌輸,加強敵情意識政策,2023年修訂「反間諜法」擴大間諜定義;去年5月擴大「保守國家秘密法」,對接觸科技、網際網路和軍事設施等敏感信息者,離職退休後一段時間內不准出國;境外生活超過六個月的人,不得申請中國一些敏感工作,全民抓間諜,把所有外國人都當壞人看,讓民眾徒增敵情意識和排外。

近年造訪中國的西方觀光客和商務旅行都劇減。2023年第一季,中國入境外籍旅客僅5.2萬人次,比2019年第一季370萬人次暴跌98.6%。去年上半年,中國有843.8萬人次外籍人士出入境,與疫情前半年4883.8萬人次相比,下跌近83%。疫情封控的後遺症和中共抓間諜,兩名加拿大人被羈押以交換孟晚舟獲釋等,都讓西方人「危邦不入」。

愛阿華州四名交換教師10日在中國吉林的公園被刺傷,倒在地上等待救援。(取材自微博)

此外,中國與外國直航班機減少,只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多數商店不收境外信用卡,連用現金消費都困難,外人入住四星以下酒店須向公安機關登記,加上中美齟齬,地緣政治影響外國人造訪中國意願。

為吸引外籍客回流,北京去年12月對10個歐盟成員國及瑞士、馬來西亞實施短期免簽;今年與新加坡、泰國互免簽證,公安部5月要求酒店業不得以無涉外資質為由拒絕接待境外人員;線上支付可綁定外國信用卡、放鬆每筆交易至5000美元等。所有努力卻不敵一次刺殺外國人帶來的恐懼,也讓中國宣傳是「全球最安全國家」說法被戳破。

資料圖

論治安,如街頭搶劫、偷竊等,美歐比中國危險。美國近年多起中國留學生、觀光客遇劫或被槍殺,雖然2000年中國也發生奔馳(賓士)汽車德國高管一家四口在南京被殺、一名英國女子在偏遠山區旅行被人用刀捅死;2008年北京鼓樓兩名美國客和中國導遊被刺傷,一名外客死亡,中國也有排日、排韓風潮,但總體看相對安全。

近日簡體中文網絡熱議,稱葉門胡塞青年運動已用飛彈打沉美軍艾森豪號航母,只是美國不敢承認,中國東風-27飛彈同樣可擊沉美航母,粉紅們集體自嗨,沉浸在反美氛圍中,無視艾森豪號航母毫髮無傷,依然在紅海巡弋。和2001年紐約世貿雙塔遇恐襲,部分中國人上街慶祝,日本兩次大地震,集體幸災樂禍,20多年來不進反退,與世界文明差距愈來愈遙遠,早晚成國家的包袱。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