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港台娛樂 > 正文

金庸失敗的教育:長子19歲自縊,次子被控盜竊

金庸一生有3次婚姻,第一任太太和最後一任太太都無所出,只有第二任太太朱玫跟他生下了兩子兩女。

他們分別是長子查傳俠,次子查傳倜;長女查傳詩,次女查傳訥。

金庸的這4個子女,除了小女兒查傳訥之外,其他3位都不怎麼讓金庸省心。

早慧早夭的長子傳俠

雖然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金庸是一個思想更接近新派的人,但實際上金庸的思想一直都比較偏於傳統。

這一點從他對長子查傳俠的態度上,就能夠明顯看的出來。

思想傳統的人往往比較喜歡長子,而新派思想者往往喜歡幼子。

在金庸的四個孩子中,他很明顯就更喜歡長子傳俠。

金庸對查傳俠的教育非常重視,親自教他國學經典,乃至於傳俠3歲的時候就會背《三字經》,6歲的時候就可以條理清晰的跟人討論《增廣賢文》了。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自己3歲的時候會不會說話?6歲的時候又在幹嘛?

查傳俠有如此的成就,自身的天資聰慧自然很重要,但金庸用心的教育肯定也是少不了的。

上了小學之後,查傳俠的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異,11歲的時候就開始在媒體上發表文章。

然而查傳俠雖然才思敏捷,可性格卻不大活潑,除了讀書之外幾乎別無所好,一度被人笑稱為「書痴」。

後來查傳俠小小年紀,就開始研讀宗教書籍,多愁善感的個性更加明顯,在14歲的時候就寫出過一篇出世意味很濃的文章。

當時的金庸也在學宗教經典,看了兒子的文章之後不但不覺得不妥,反而覺得兒子悟性高,還把兒子的文章拿給朋友看。

朋友看了當時就提醒金庸,傳俠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正該如朝陽般欣欣向榮的年紀,寫出這種悲苦覺離的文章恐非善兆,勸金庸及早糾正一下。

可當時金庸聽了卻不以為然,覺得兒子悟性高,早早看破俗世洪流沒有什麼不好。

讓金庸沒有想到的是,僅僅過了幾年之後,查傳俠就出事了。

那是1976年,金庸因為跟第三任妻子林樂怡的關係,正跟第二任妻子朱玫鬧離婚,19歲的查傳俠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

忽然有一天,沒有任何前兆,金庸就收到了傳俠自縊身亡的消息。

關於查傳俠自縊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查傳俠跟一個女生談戀愛,正熱戀的時候那個女生離開了他,想不開的傳俠受不了打擊自縊。

另一種是查傳俠不想讓金庸和朱玫離婚,於是就想以自縊的方式維護父母的婚姻。

這兩種說法聽起來都挺有道理,但同時也都證實了查傳俠心理脆弱,受不了打擊的柔弱個性。

查傳俠的死對金庸打擊很大。

後來金庸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憶,那時候的他晚上寫評論,一邊流淚一邊寫,難過的整夜睡不著,常常流淚到天明。

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的「後記」中,金庸寫了這樣一段話:

然而,張三丰見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的太也膚淺了,真實的情況不是那樣的。

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

乍一看是輕描淡寫,細品令人不覺潸然淚下。

被控盜竊的美食家次子查傳倜

2006年4月,香港銅鑼灣某音響店的保全,發現一名中年男子偷偷地把唱片的防盜標籤撕掉,裝進了自己隨身的包里。

保全當時沒有發作,一直跟到這名中年男子到門口,確認他沒有付錢的意願後,才過去截住了他。

該男子矢口否認保全的指控,保全隨即報警叫來警察。

到了警察局後,該男子才承認了自己盜竊,檢方隨即對他提起控告。

這名中年男子就是金庸的次子查傳倜,當時他已經45歲了,盜竊的光碟價值僅115元港幣。

不久之後東區法院審理了這起案件,查傳倜當庭認罪,被罰款500元港幣,並留下案底。

偷115塊錢的碟片,查傳倜是因為沒錢嗎?

當時不是!

查傳倜和查傳俠從小就很不一樣,他自己曾經在文章中回憶,小時候他和哥哥傳俠在一所學校上學,哥哥傳俠學習成績優異,深得學校老師們的喜愛,而他不但學習成績很差,還經常搞一些惡作劇,讓老師們極為頭疼。

查傳倜的頑劣一度讓金庸非常頭疼,為了磨他的性子,金庸特地把他送到英國去學會計。

為了讓查傳倜聽話,金庸還忽悠他說,會計只要把數字填進固定的框框便會算出答案,最適合懶人讀。

查傳倜覺得有道理,就聽話去英國讀了幾年會計學。

後來大學畢業後回到香港,在一家企業當了幾年會計,總算沒出啥大錯。

金庸看他性子磨的差不多了,就把他調回了自己的出版社當副經理。

查傳倜從小喜歡美食,到出版社後不想當經理,而是向金庸提出要寫食評。

之後查傳倜以「八袋弟子」的筆名,開始向香港各大媒體投稿。

何謂「八袋」?查傳倜自己解釋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外加一個酒,是為「八袋」。

寫食評獲得一定的名氣之後,查傳倜進一步向餐飲業進軍,於2001年開了一家私房菜館。

查傳倜的私房菜館,不但菜品都是經過他親自試吃改良過的,就連菜名也都搞得非常有個性;比如「八戒相思又一年」「如花邂逅負心人」等,非常詼諧別致。

查傳倜的私房菜館開業時,不但金庸老爺子親自到場祝賀,香港影視圈大佬梅艷芳張國榮成龍徐克等人,也都經常照顧捧場。

所以且不論金庸的財力如何,查傳倜自己做生意賺的錢都夠他花了,絕不至於去偷115港幣的碟片。

對於偷碟片的事件,查傳倜自己解釋說是健忘,他從小記性就不好,經常丟三落四,那天是忘記付錢了。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信他的話,也有人說他是心理問題導致的惡癖。

有意思的是查傳倜被罰款之後不久,他的一家上海菜館收款機和抽屜被人撬開,丟了5000多港幣的現金。

餐館經理報警之後,也沒能查出來是誰幹的,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雙耳失聰的長女查傳詩

提到金庸作品中的女主,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小龍女。

而金庸的長女查傳詩,小時候就經常被金庸叫小聾女。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金庸因發表時事評論被圍攻,為了躲避激進分子,金庸一家從香港搬到了新加坡。

當時的新加坡剛剛獨立,可不像現在這麼發達。

5歲的查傳詩在新加坡因為水土不服生了病,金庸和妻子把她送到診所治療,結果因為醫生誤用了抗生素,導致她雙耳失聰。

金庸寫《神鵰俠侶》早期,曾想給小說命名為「天殘地缺」,所以楊過斷了一條胳膊,小龍女失身於人,都是不完美的人。

而且查傳詩大學畢業之後,在金庸的報社當一名普通職員。因為她聽力比較弱,只有大聲說話她才聽的到,所以當時報社的人也有不少人叫她「小聾女」。

所以查傳詩是不是小龍女的原型不好說,但《神鵰俠侶》最初的創意是從她身上而來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查傳詩在加拿大留學的時候,也曾有過一次失敗的戀情,為情所困痛不欲生。

還好金庸有了查傳俠的教訓,那段時間對她加倍留意,天天開導才讓她走出陰影。

後來查傳俠歸國後,跟《明報》的總編輯趙國安陷入了熱戀。

趙國安能做《明報》的總編輯,才華肯定是過人的。只是他先前有過一段婚姻不說,生活上也不拘小節。

金庸一來不滿意自己的長女嫁二婚男,二來不喜歡趙國安的邋遢;因此堅決反對兩人的婚事。

為了讓趙國安知難而退,金庸甚至提出要娶查傳詩,就得先離開《明報》的條件。

沒想到查傳詩和趙國安情比金堅,雙雙辭職離開《明報》後結婚。

趙國安現在在國內一家電台當總監,而查傳詩則不喜媒體報導,在家安心相夫教子,拒絕媒體採訪,更不願意談她和父親的關係。

乖巧的畫家次女查傳訥

在金庸4個兒女之中,最小的女兒查傳訥可以說是最讓金庸省心的了。

查傳訥的名字,是金庸取「敏於行而訥於言」而取的。

可是查傳訥不僅「敏於行」,連情商也非常高,說話也很好聽。

查傳訥從小喜歡繪畫,金庸發現她的天賦之後,讓她拜學貫中西的水墨畫大家丁衍庸為師學習繪畫。

丁衍庸去世後,查傳訥不再拜師,自學油畫和中國畫。

有人曾問查傳訥,為什麼不跟父親一樣著小說?

查傳訥笑著回答說:我爸爸寫小說要寫幾百頁才能寫完一個故事,而我用一副畫就能表達千言萬語,這樣不是比他更厲害嗎?

在繪畫之餘,查傳訥還非常熱心公益。

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她也是挺身而出為災區宣傳籌款的人之一。

2011年查傳訥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辦個人畫展,80歲高齡的金庸親自前往助陣剪彩,而這次畫展所得的收入,則用於為香港的貧困兒童購買助聽器。

查傳訥的丈夫是一名醫生,兩人生育了兩個孩子。

結語

金庸雖然是才高八斗的一代才子,可他的子女沒有一個人繼承了他的寫作天賦,這不得不說算是一種損失。

從家庭教育上來看,金庸的長子年紀輕輕自縊,長女為了婚姻跟他鬧得不愉快,次子查傳倜又因為那種事情上了新聞,金庸的教育很難說的上成功。

這也許是因為金庸當年忙於工作,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子女造成的。

再說不管怎麼樣,金庸的子女在大節上都沒有什麼污點,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的成就也都算不低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名人生活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