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世界藝術 > 正文

米開朗基羅給世人描述的「末日審判」

完成宏偉巨製《創世紀》20年後,米開朗基羅又被教宗克萊門特七世邀請回來,在西斯廷創作一幅大型祭壇畫。

藝術家歷時六年,最終於1541年完成,那時候的教宗已經是保羅三世了。這幅大型濕壁畫上也有超過300個人物。

基督徒認為,每個人都將迎來最終的審判。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言行,得到天堂或地獄的歸屬;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所有人的最終命運將會揭曉。

米開朗基羅採取了傳統基督教藝術的表現手法,從上而下、天堂到地獄,基督右邊,也就是畫面的左邊,是被拯救的人;基督的左邊,也就是畫面的右邊,為去往地獄的靈魂。

這個左右的安排,是聖經里清楚寫明的。

整幅畫的最上方,是來自天堂的天使們。

左上方的天使們拿著耶穌受難時的十字架和荊棘冠,大家能找到嗎?

右上方是耶穌在被審判之後,曾綁在上面進行鞭打的柱子,還有位天使手中握著一根棍子,它有可能是耶穌受難後被刺中肋下的那柄長矛。

繼續往下看,畫面最中心是耶穌基督,他眼睛看向自己的左下方,也就是有罪的人們,右臂高伸;右肋下的傷口清晰可見。

基督身上的「五處神聖傷口」都被米開朗基羅一一表現出來——除去肋下,還有雙手雙腳的釘痕,那都是基督為人類之罪而上十字架受苦的明證。

他右臂下是聖母瑪利亞。聖母的眼神一貫地慈愛,她看向右下方,那裡都是義人,通俗說就是好人們。她的姿勢表現出順從,因為即便是聖母,在這最後一刻,也必須等待神對她做出審判。

聖母旁邊背對我們拿著長十字架的男性,大概率是施洗約翰,因為長柄十字架是他的符號。

基督被他的門徒以及基督教的聖徒們圍繞著,無一例外他們也在等待著自己的審判時刻。這些人中有的很容易被辨認出來。

比如拿著天堂鑰匙的是聖彼得,他將鑰匙送向基督,因為他不需要繼續保管它們了。拿著一截車輪的是聖凱薩琳,她因堅持信仰被處以車輪酷刑,但車輪一碰到她就會破碎,因此常用殘破的車輪來暗示她的身份;握住一把箭的叫聖塞巴斯蒂安,他身為羅馬皇帝近衛隊的一員,傳播基督教被發現後,懲罰是亂箭射死。跟聖凱薩琳一樣,他們並未因這種殘忍的刑罰死掉,但最後還是被砍了頭。

聖母下方拿著烤架的是聖勞倫斯,他因為堅持信仰被活活烤死;以及拎著自己被剝下的整副人皮的聖巴多羅買。大家注意聖巴多羅買拿著的人皮上有一副面孔,那是米開朗基羅的自畫像。

畫面下方的正中是吹著號角的天使們,正在喚醒人們從墳墓中起來接受審判。兩位天使拿著名冊宣判,肉眼可見善人與惡人的名冊大小相差甚遠,畢竟「窄門」難進。

我們繼續看畫面的左方、即基督的右方,是被拯救而升向天堂的人們,他們面容平和愉悅,並且有互相幫助的行為。

畫面的右方、就是基督的左方,天使正在與惡人搏鬥,以將所有罪人都送入地獄。在他們的下面,冥界的船夫卡戎揮舞著船槳,兇狠地將這些罪人趕下船,而地獄的判官米諾斯,正等待他們的到來。

米諾斯這名字是不是特耳熟?這哥們不是克里特國王嗎?

沒錯,克里特國王米諾斯死後就來冥界做了判官。這些都是但丁對於地獄的描寫,米開朗基羅做了借鑑。

其實,米開朗基羅的原版壁畫上全是裸體,跟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很不一樣。

完成後的壁畫把教庭嚇了一跳,教廷的禮儀大主管就認為,在如此神聖的地方,米開朗基羅畫成這樣實在是太失禮了,這根本不是應該出現在梵蒂岡禮拜堂中的作品,而是小酒館中的貨色。

大主管不停地絮叨令畫家決定幽他一默,讓他參與進這幅「下流」的作品並「永垂青史」。於是,地獄判官米諾斯的臉就有原型了,不僅如此,米開朗基羅還讓他長了一雙代表著愚蠢的驢耳朵;還有些細節設計大家就自行觀看領會了…

然而,到了1564年的時候,教會決議對畫中的一些裸體進行遮蓋。這項工作落到了倒霉的畫家伏爾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身上,他就此落了一個「穿褲子的人」的稱號。其實伏爾泰拉只是做這項工作的第一人,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畫中的裸體被越來越多地遮蓋,最終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幸好,在「穿褲子的人」開工之前,義大利畫家Marcello Venusti已經臨摹下米開朗琪羅的原作。

幾百年來的香火以及時光的氧化作用,令西斯廷教堂的壁畫與頂畫都受到嚴重損壞。這也不是說在過去的幾百年裡就完全沒有修復過,但限於技術的原因,大規模且有成效的修復工作集中發生在1979年之後。

今天大家去西斯廷禮拜堂,會看到這些磅礴的畫作顏色明亮而鮮艷,但仍然能給你很大的視覺衝擊力。

最後補充一句,米開朗琪羅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我想除卻他精湛的技藝和藝術天賦,他的信仰也幫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務、超乎所有人想像,創作出這兩個偉大的藝術作品。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英倫歐陸深度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