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差異有多大?美國與中國的貧困人口

——推動世界更美好:同樣是貧困,美國與中國定義標準差異巨大

張維為說的對嗎?很遺憾,他引用的數據對,但結論是完全錯誤的。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張大教授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偷換了貧窮線的定義標準。貧窮線的定義,美國、中國目前差異巨大。

2019年,復旦大學學者張維為在電視節目中提到,「美國4000萬人貧困,1850萬極度貧困」。美國四千多萬貧窮線以下的居民。那可是快到美國六分之一人口了。

張維為說謊了嗎?沒有。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和勞工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美國貧困人口比例為10.5%,大約3400多萬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美國的貧困人口新增。2020年,美國的實際貧困人口應該大約4200萬人上下。

所以張維為說美國應該向中國學習很多東西,包括扶貧的經驗。

張維為說的對嗎?很遺憾,他引用的數據對,但結論是完全錯誤的。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張大教授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偷換了貧窮線的定義標準。貧窮線的定義,美國、中國目前差異巨大。

中國的貧困標準是什麼呢?根據2020年3月中國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的話,中國的脫貧標準包含「一收入、兩不愁、三保障」。「一收入「指的是國家的收入標準,是2010年的不變價農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價等指數,大約4000元左右;「兩不愁「指不愁吃、不愁穿,目前已經做到;「三保障」指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也就是說,中國的貧窮線標準大概是年收入4000元,實際上比世界銀行的「極度貧困」線還低一些。

那麼,美國的貧困標準是什麼呢?2020年的美國貧窮線標準為人均年收入低於12760美元,大概相當於當年的84000多元人民幣。如果不是單身漢,而是有小孩的家庭,那麼該人均標準遞增,4口之家貧窮線標準為年收入低於26200美元,大概相當於17萬元人民幣,這個是多數地區,美國個別地區標準比這個更高。而美國「極度貧困」人口指的是年收入水平低於上述貧窮線標準50%的人,也就是人均收入低於8.5萬為美國極度貧困標準。中國年收入在17萬的人,除了大城市,已經是絕對的高收入了。

當然,不看物價,只看收入肯定是不行,歸根到底還得看購買力。

貧困人口最主要支出是基本水平的衣食支出。僅食物來看,美國超市的肉蛋奶均比北京超市中的相應產品便宜。青菜因為需要人工種植打理,比中國貴個大約2倍。服裝方面,去沃爾瑪十美元買件T恤,和國內小縣城六七十塊錢人民幣買個T恤差不多。如果你開車去特價超市奧特萊斯,更便宜。所以實際上最基本的開支,美國與中國是差不多的,或者至少沒有比中國貴過少。所以,在中國罵美國、自己在美國買別墅、女兒嫁美國佬的陳平教授說的「中國收入2000人民幣比美國收入3000美元還好」,完全是胡說八道,騙騙國內不了解情況的老百姓可以。

美國聯邦政府針對貧困人口提供多種社會福利,主要集中在醫保、食品、住房、子女養育上。

【1】美國沒有政府推動的統一福利醫療體系,大部分美國人的醫療保險都是購買商業醫療保險,因此,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為貧困人口提供醫療保險。

【2】食品券,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貧困家庭,每個月可以按照標準領取到金額不等的食品券。

【3】政府有多項資助窮人住房的項目,例如房租補貼、提供低息住房貸款等。老年低收入者可以入住老年公寓。美國聯邦政府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具體負責低收入租房補貼運作。根據該部定義,所謂低收入者指收入低於當地家庭中間收入30%的人。

【4】貧窮線下家庭的孩子在公立中小學可以享受免費午餐。美國義務教育為13年:幼兒園一年,小學到高中畢業12年,公立學校免費。無論買房還是租房,根據學區就近入學。

【5】美國農業部婦嬰幼兒保健計劃專門資助窮人家庭的孕婦、產婦、哺乳期母嬰給。且該項目不限於美國公民,只要居住在美國都可以享受。

所以,美國的貧困,內涵與中國的貧困完全不同。所以,國內不少每月一萬多人民幣退休金的老油條,要跑到美國去當「貧困人口」,原因你終於明白了。這些老油條無利是絕不會起早的。

中國經濟的總體量很大,但人均卻很低;中國人口多,即使有錢人比例很低,有錢人絕對數也不小。振興中華,復興民族,實現「中華之崛起」,還有很長路要走,現在天天忽悠中國如何富裕,如何強大的那種人,大部分都是做愛國生意的,陳平的把戲已經被拆穿,在中國已經沒有市場,而張維為有意無意地混淆中美貧窮線的根本不同,客觀上誤導國內很多人的認識,由於背靠名牌大學,仍然還有國有企業給他一次講座十多萬的出場費。

「農民工的盒飯比美國中產家庭吃的好」,「一小時,擊沉美軍所有航空母艦」,「清場式遙遙領先」,「西方現代化的」0到1」幾乎都是來自中國」,以上種種雷人言論,出自張維為之口。張維為真的不懂嗎?明眼人一看便知,非也。他只不過是在迎合某個群體的需要,本質上是低級紅,甚至是高級黑。

有人在微信搜索,發現司馬南金燦榮的微信公眾號都同屬於一家公司——北京中易網天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企查查之類的網站可以查到,北京中易網天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的控制人是饒謹,持股超過95%。金燦榮的另一個公眾號「政委燦榮」,營運主體是南京聆思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公司饒謹同樣持股超過95%。陳平、張維為的微信公眾號同屬於一家公司——上海觀察者網資訊技術有限公司,也是觀察者網的營運主體。如果沒有巨額利潤,這些人只需要自己註冊一個自媒體號表達觀點即可,何必要與商業公司掛上鉤呢?張維為在國企一次演講十多萬,這些人賺了多少錢?只有稅務局才知道。一年沒有幾千萬,也是幾百萬起步吧。

2008年4月,饒謹作為嘉賓參加央視二台《對話》訪談節目,現場觀眾有一位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一共發了三次言。根據視頻,老教授的第一次發言是:」一個大國,想要搞好,歸根究底就四個字:實事求是。「老教授的第三次發言是:「我們還有很多問題,不要讓外國人光看高樓大廈,還得讓他看建造高樓大廈的農民工,這些農民工真苦。你要給外國人講中國的毛病,而且講得比他還要強,他就服你,這才證明中國真強大了,我們有自信。」

張教授如果真的有家國情懷,就應該在除了談成績之外,也應該適當講講問題和改進之道,號主以為至少應該七三開吧,也就是你談7點成績,也應該談3個不足吧。但張教授只說好,不提不足。所以,只說美國不好的方面,不看美國做得好的方面,和只說中國好的方面,不說需要改進的方面,本質上都是在割韭菜,做愛國生意而已。張教授及其同道中人,顯然深諳此道。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推動世界更美好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