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罕見表態!北京可能失去最堅定的歐洲夥伴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周五結束對韓國的訪問後飛往北京進行為期3天的訪華之旅,他在北京罕見地表示,德國對中共政策需要「更新」,進行更具有長期性的戰略規劃。

德國或不再是中國最堅定歐洲夥伴德副總理:對華戰略要更新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周五結束對韓國的訪問後飛往北京進行為期3天的訪華之旅,他在北京罕見地表示,德國對中共政策需要「更新」,進行更具有長期性的戰略規劃。

德國長期以來被視為中國在歐洲最堅定的與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在政經各方面頂住美國與歐盟的壓力,但是哈貝克這番談話讓外界認為,德國的對華政策可能會有重大改變。

《德國之聲》報導說,德國經濟部長兼副總理哈貝克周五飛抵北京展開訪問,他在德國駐北京大使館為他舉辦的招待會上說,「我們遲早要更新我們的中國戰略」,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兩國關係的中期發展前景如何,但他認為,必須更新對華策略並建立一份更長期的規劃。哈貝克強調,「我這麼說,是因為我相信中國人一定有他們自己的(德國政策規劃)。」

這位出身綠黨的經濟部長還指出,一些具體的政策領域,例如貿易和氣候保護等方面,都需要在這份中長期的對華戰略規劃中得到體現。新的戰略意味著要著眼未來,至少要指明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

報導說,一年前德國政府曾出台了一份中國戰略文件,其中將中國定義為「合作夥伴」的同時,也將其視為「競爭者和體制性對手」。目前德中關系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爭端。

哈貝克在飛往北京前曾表示,希望未來一段時間內歐中貿易爭端能夠找到解決方案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此此次訪問能對此作出貢獻,那是一件好事,「不過,現在來看會充滿挑戰。」「我在中國期間解決這一衝突,是不可能的。我也完全不能代表歐盟來談判。」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飛往北京訪問,他一下飛機對媒體表示:德國對華戰略需要更新。外界猜測一向是歐洲對中國最大的支持者─德國─可能也要轉向了。(圖/路透)

報導指出,歐盟宣布將自7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後,北京對歐盟豬肉製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此外,中國政府還有可能對2.5升排量以上的乘用車加征關稅,德國製造商可能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經濟學者認為,德中貿易疲弱有多個因素:中國自身如今生產更高價值的產品;德國企業更多在中國本土生產;地緣政治因素如台海緊張可能加劇相關趨勢。

報導表示,中國如今已不再是德國最重要的交易夥伴,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商品進出口國。2023年,中國還曾以約2530億歐元連續第8年保持德國最大的交易夥伴國地位,不過僅微弱領先於美國。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中時新聞網 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