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廢掉中共殺手鐧!美一大動作震撼業界

——震撼中國業界!美企收購全球最大稀土礦床

差不多同一時間,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ritical Metals Corp宣布了一項收購協議,收購位于格陵蘭島的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關鍵金屬礦床。

最新消息顯示,在當前的中美貿易戰中,輿論普遍認為中國控制著很多關鍵的工業原材料。不過,歐洲最新的兩項重大稀土項目表明,西方有機會保證未來的關鍵金屬供應。這兩大項目分別來自挪威和格陵蘭島。

6月中旬,挪威礦業公司Rare Earths Norway在挪威南部的Fen Carbonatite Complex發現了歐洲最大的稀土元素礦藏之一。據媒體報導,這一礦藏是在挪威議會投票通過深海開採活動之後被發現的。該投票為在挪威偏遠的北部海域進行深海開採稀有礦物鋪平了道路,也使挪威成為歐洲第一個允許此類海底採礦活動的國家。

差不多同一時間,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ritical Metals Corp宣布了一項收購協議,收購位于格陵蘭島的據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關鍵金屬礦床。

6月10日,Critical Metals Corp簽署協議,收購格陵蘭島Tanbreez項目的控股權,據稱該項目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床。一旦投入營運,預計該項目將為歐洲和北美供應稀土。6月18日,該公司宣布已完成對Tanbreez收購的初始投資,該公司新聞稿稱這為這筆交易增添了更多信心,並進一步降低了交易風險。

據該公司內部估計,Tanbreez總計擁有超過2800萬噸稀土氧化物,其中近30%是最稀有的「重」稀土元素(HREE)。

鑑於在紐交所上市的MP Materials擁有近300萬噸的已知資源,且幾乎全部是輕稀土元素(LREE),市值就達到了22億美元,那麼Critical Metals Corp的估值可能會被大幅上調。

Critical Metals Corp執行長托尼·塞奇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Tanbreez是改變西方格局的稀土礦,也是Critical Metals Corp成為關鍵礦物領先供應商的關鍵一步。」

稀土金屬常用日常的電子產品生產,也是實現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要素。這也使得Critical Metals Corp有著成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礦業公司之一的潛力。目前,Critical Metals Corp正準備開發奧地利的沃爾夫斯堡鋰項目,也是歐洲首個獲得全面許可的鋰礦。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仍在持續,雙方競爭的焦點在於半導體晶片和稀土(REE)之間的關係。

2022年8月,美國政府簽署了《晶片與科學法案》,以促進美國國內半導體製造並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此舉是對中國政府收緊稀土元素鎵、鍺和石墨出口的回應。2023年底,中國政府加強了對稀土出口的管制,隨後禁止出口稀土提取技術。

而問題在於,未來的一切都與半導體晶片有關,包括人工智慧、軍事防禦等等都由晶片驅動,而如果沒有必需的稀土元素,晶片就不可能製造出來。

這就是Critical Metals Corp收購Tanbreez對於美國來說如此重要的原因。如果中國限制關鍵金屬供應,該礦有可能成為西半球的主要稀土金屬供應鏈。

官網顯示,Tanbreez是一個47億噸的條紋霞正長岩露出礦體,有關該礦體的學術論文已有2,000多篇。這一礦體含有大量具有經濟價值的鋯、鉭、鈮、鉿和稀土元素。據說這些礦物中近30%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大,也是重稀土中最有價值的。

該項目於2020年8月13日獲得開採許可證,目前正在辦理最終環境許可證,之後將在格陵蘭開始採礦作業。目前,採礦人員已經從400多個鑽孔進行了近40萬次化驗,初步認為該礦含有2820萬噸稀土氧化物(TREO)。

正是擔心中國方面切斷對西方的稀土原材料供應,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19年提出了購買丹麥格陵蘭島的這個想法。現在,格陵蘭島的礦產通過正常的企業收購渠道落入美國人手中。

Tanbreez之所以能成為關鍵,不僅是因為其規模龐大,還因為據估計該礦體的27.1%由更稀有、更有價值的「重」稀土元素(HREE)組成。相比之下,其他西方稀土礦商的資產中HREE含量僅為0.03%-16%,LREE(輕稀土元素)含量則更高。

輕稀土元素主要用於用於製造磁鐵,磁鐵是電動汽車發動機、醫療設備、風力渦輪機和數據存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重稀土元素對國防和重型武器至關重要,但也用於光纖、醫療設備和混合動力汽車。

例如,一艘DDG-51宙斯盾驅逐艦需要5,200磅稀土,而一架F-35戰鬥機需要近600磅稀土。

因此,Critical Metals Corp可能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重稀土元素礦床。另外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看,Tanbreez也具有極大的優勢,全年都可以通過通往北大西洋的深水峽灣直接航運。

實際上,Critical Metals Corp也將擁有歐洲首個獲得全面許可的鋰輝石礦。

6月初,Critical Metals Corp執行長托尼·塞奇稱,該公司的奧地利沃爾夫斯堡項目位於歐洲大型鋰進口市場附近,例如德國、比利時、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以及匈牙利、德國、瑞典和英國的計劃中的電池項目。

該項目已獲得永久許可,有望成為歐盟下一個生產鋰礦,也是第一個生產電池級鋰的礦山。

「前業主已經進行了大量勘探和開發工作,我們期待在此基礎上再接再厲,推進我們對歐洲電動汽車供應鏈這一戰略性和關鍵資產的開發計劃,」托尼·塞奇補充道。

Critical Metals Corp於2022年12月與寶馬集團簽署了具有約束力的長期鋰採購協議。沃爾夫斯堡預計將於2026年完工,Critical Metals Corp將於2027年向寶馬供應鋰。在今年6月,寶馬向Critical Metals Corp支付了1500萬美元的預付款,Critical Metals Corp將通過對交付的鋰進行等額抵消的方式償還。同時,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European Lithium簽署協議,將在沙特阿拉伯與Obeikan Investment Group建立合資企業。Critical Metals Corp預計將從該合資企業中獲益。

Critical Metals Corp的首要目標是成為歐洲綜合電池供應鏈中第一家本地電池級鋰供應商,並且確保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礦藏之一用於國防。

以下是關鍵資源領域中其他一些值得關注的公司:

必和必拓集團(NYSE:BHP):是一家全球資源巨頭,其多元化投資組合涵蓋鐵礦石、銅、煤炭、鎳和能源業務。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和美洲的業務規模巨大,令人印象深刻。

FMC Corporation(NYSE: FMC):總部位於美國費城的FMC Corporation是一家全球農業科學公司,為全球種植者提供創新技術,並在可充電電池和其他高科技應用的鋰領域擁有大量股份。該公司的農產品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

Lithium Americas(NYSE:LAC):受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對鋰離子電池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該公司已成為鋰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位於內華達州的Thacker Pass項目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鋰資源之一。

Albemarle Corporation(NYSE:ALB):是全球特種化學品的領導者,也是全球最大的鋰生產商。其在鋰市場的突出地位與電動汽車電池需求的激增相吻合,而電動汽車電池是該公司的主要增長動力。Albemarle的多元化產品組合涵蓋溴、催化劑和藥品。

Piedmont Lithium Limited(NASDAQ:PLL):是一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專注於開發美國鋰資源。其位於北卡羅來納州的旗艦項目預計每年將生產大量氫氧化鋰,滿足對鋰基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Piedmont Lithium與LG Chem等行業領導者具有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MP Materials Corp.(NYSE:MP):在美國擁有獨特的地位,是唯一一家擁有全套稀土開採和加工設施的營運商。該公司專注於生產稀土氧化物和金屬,這些是各種技術的關鍵部件,鑑於可再生能源和電子等新興行業對這些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一點尤為重要。

Rare Element Resources Ltd.(TSX:RES):致力於稀土元素(REE)的勘探和開發,稀土元素是清潔能源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該公司位於懷俄明州的旗艦項目Bear Lodge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稀土礦床之一,對全球稀土供應具有巨大的貢獻潛力。

Avalon Advanced Materials Inc.(TSX:AVL):是一家加拿大公司,專門為不同行業開發和製造特種材料。Avalon在電子、航空航天和生物醫學應用中使用的高純度金屬和合金方面擁有專業知識,專注於開發用於儲能解決方案的材料,尤其是鋰離子和固態電池。

First Quantum Minerals Ltd.(TSX:FM):是一家加拿大礦業和金屬公司,擁有多元化的全球投資組合。該公司的業務遍及多個國家,包括銅、鎳、金和鋅的生產。

澳大利亞礦業公司Allkem Limited(TSX:AKE):是鋰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該公司在澳大利亞、阿根廷和加拿大擁有多元化的鋰項目組合,包括在鋰資源豐富的阿塔卡馬鹽沼的大量業務,這使其成為全球鋰供應鏈的主要貢獻者。Allkem的鋰生產一體化方法涵蓋勘探、生產和精煉。

加拿大礦業巨頭Teck Resources Limited(TSX:TECK):是鋅和銅的主要生產商。該公司在加拿大、美國、智利和秘魯的廣泛業務為這些基本金屬的全球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Teck的鋅產量尤其引人注目,因為它在各種電池技術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北美商業電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