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姜萍爆火一周後,這回麻煩大了

被熱捧之後,姜萍陷入了巨大的輿論漩渦。

圍繞她的奇葩事一樁接著一樁。

先是浙大被罵,接著姜萍被質疑造假。

現在姜萍家又被包圍了。

咱們一樁樁說。

怪現象一:姜萍家的雞火了

姜萍的老家,現在成了流量密碼。

很多網絡博主聞風而動,跑去那個村子搞流量。

姜萍爸爸起初還在家幹活。

現在已經不堪其擾,出去躲起來了。

姜萍在準備決賽,藏起來7天了,也沒在家。

她家現在一個人沒有,倉庫和主屋也都上了鎖。

但奈何家裡沒院子,也沒大門。

各路網際網路博主就毫不客氣地一波波進去,拍視頻、做直播。

據說有個網紅博主,直接把人家的廚房門給踹開了。

還有個網紅,更是蹲守了三天三夜。

一邊口口聲聲說「不會打擾姜萍家人」,一邊接連發了20多條關於姜萍家的視頻。

把人家裡的房前屋後拍得詳詳細細,發到了網上。

這叫「不打擾」?

甚至還有很多網紅,見不著姜萍家人,就追著她家院子裡的雞一通亂拍。

把幾隻原本平平無奇的雞,硬是給拍火了。

甚至有博主放話:

「她不可能一直被保護起來,考完就回家了,肯定能堵上。」

——真是想流量想瘋了。

當地村民說,姜萍火了之後,搞直播、拍視頻的人就沒斷過,

「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正常生活」。

網絡時代,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網紅。

全紅嬋火,他們堵全紅嬋家。

孫海洋火,他們堵孫海洋家。

而且這些人是毫無底線地堵著人家門直播,騷擾得別人沒法正常生活。

如此沒底線地蹭流量,真的好嗎?

怪現象二:無腦罵浙大

姜萍爆火第二天,浙江大學就被罵上過熱搜。

當時姜萍說她的夢想是浙江大學。

熱情的網友們就立刻喊話浙大「快去搶人啊」。

有媒體記者聯繫到了浙大招生辦的老師。

對方的回覆是:「不好回答,我們都是按規定辦事」。

言外之意就是「雖然大家都很期待,但還是不能破格錄取」。

其實學校這樣回應,一點沒毛病。

但評論區還是很快淪陷。

網友們群情激憤,開始罵浙大。

大家的意思,就是浙大太死板教條,不懂得「不拘一格降人才」。

可是他們不知道,在高考錄取這件事上,還就是得死板教條。

否則浙大今天開了口子,說中專生薑萍在全球競賽里第十二名,我破格錄取。

那第十一名如果是個高中生,可能就會說,麻煩把我也錄了吧。

另一個什麼華為數學競賽的前十名也會說,還有我們呢,我們差哪兒啦,要錄一起錄。

浙大可基本是全國第三的高校,僅次於清華北大啊,是無數人的夢校啊。

大家都要來,你讓浙大咋辦?錄誰不錄誰?

而這其實還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今年破格錄了在競賽里出類拔萃的姜萍。

明年可能就會有富豪操辦個什麼競賽,讓他兒子拿第一,然後在浙大北大中科大里隨便挑。

現在高考這麼卷,只要某個賽道有機可乘,這條路就會立刻擠滿人。

只要高校(尤其是名校)有了更大的自由錄取權。

那些有錢有關係有門路的富豪顯貴,就一定會抓住機會為自家孩子量身定做錄取資格。

所以夥計們啊,稍微動動腦子想想。

一旦浙大破了格,以後這些口子都是給誰留的?

還輪不輪得到普通人家的孩子?

可別在那嗷嗷叫了,叫得人害怕。

現在高考之所以相對公平,就是因為它有非常嚴格的選拔機制。

基本不是你拼爹砸錢找關係就能上的。

教育部門比誰都知道高考機制有很大的弊端,但就是不敢輕易改。

你說為啥?

誰不知道「一分定終身」不科學?

但是你一旦綜合衡量別的方面,比如日常成績,比如是不是三好學生,比如發表多少論文。

這些條件瞬間就會被那些更高明、更有門路的家長利用起來。

最後搶占的是誰的機會?

誰賺便宜誰吃虧?

社會啥樣咱得有點數。

所以,浙大也好北大也好,招生辦拉下一張死臉來對所有人說「不好意思,我們必須得按規矩辦事」。

咱普通老百姓得感到慶幸,得給他們鼓掌。

怪現象三:構陷姜萍

這兩天姜萍遇到了大麻煩——被質疑造假。

有數學專業的人發現,姜萍的板書出現了低級錯誤,有幾個簡單的符號寫錯了。

也有網友貼出一張成績單,說姜萍平時數學成績並不好。

有一次才考了51分。

還有一位自稱北京大學碩士畢業、數學競賽金牌教練的老師說——

他有99.99%的信心確認,這個事完完全全是假的,幕後推手就是姜萍的老師。

當然,也有數學專業的大咖判斷後,認為姜萍沒問題。

先說我的觀點。

我個人還是相信姜萍基本沒造假。(不排除這次競賽王潤秋老師輔助了她答題,但她本人應該是有較高數學水平的)

當然,我的判斷有可能不對。

我也非常支持大眾有理有據地去質疑。

因為一個中專女孩在全球競賽中高居第十二名,力壓眾精英,確實是個反常識事件。

關鍵這個考試還是開卷。

現在網上造假的這麼多,大家有所懷疑也很正常。

從她的板書上找漏洞,從她的看的書、寫的筆記、過往數學成績找疑點。

這都合情合理。

但是有一件事很重要——

要懷著追求真相的態度去質疑。

而不是嫉妒,構陷,信口造謠,看熱鬧不嫌事大,不擇手段搞流量。

不幸的是,眼下很多質疑就是走向了後面的方向。

前兩天,就有人以辯論「姜萍是否造假」為由,開了直播。

一邊提出一些很荒唐的疑點,比如說姜萍接受採訪時「眼神躲閃,聲音不自信」。

一邊感謝「兄弟上的小心心」。

吃相屬實難看。

甚至有網友,言之鑿鑿地聲稱姜萍和王潤秋是「師生戀」。

更多人在完全沒有定論的情況下,開始狂歡。

明天姜萍就要參加決賽的考試。

不知道這沸沸揚揚的爭論對她有多大影響。

也不知道她在決賽能拿個啥成績。

事實上她成績好壞可能都證明不了什麼。

考得不好,支持者會認為是受影響太大發揮失常。

考得好了,另一派會說她是作弊。

過去有句話,說當戰爭開始,真相就不存在了。

現在網際網路上有些事也一樣。

當人們陷入口水戰的狂歡,真相就很難浮出水面了。

烏合之眾的衝動

在姜萍這件事裡,特別凸顯了網際網路時代的離奇。

當人人都有了一個話筒,都可以高談闊論。

局面就變得混亂。

有些人說話毫無邏輯,胡言亂語,怎麼譁眾取寵怎麼說。

另一些人則毫無理性,盲目跟風,別人怎麼帶節奏他怎麼跟著走。

兩伙加在一起,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烏合之眾的衝動,極端,情緒化,無底線。

事實上,那些凡事張口就說、隨便就信的,往往又是低認知的人。

當這些人的聲音,在輿論里大放異彩。

我們眼前就會是一片混亂,一塌糊塗。

而我們自己,有時也會稀里糊塗地陷入那種情緒,成為烏合之眾中的一個。

這真的很糟糕。

所以這個時代,比任何時代都要求你我保持理性,保持判斷力。

不胡說,也不盲從。

凡事多多思考,做個清醒的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最華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