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非洲人工智慧成為美中競爭新領域

資料照片:由中國路橋公司(CRBC)承建的肯亞高速公路上的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收費站(2023年5月7日)

多哥洛美—

人工智慧(AI)領域在非洲迅速發展。十多年來,中國展示了強烈的興趣,希望成為正在非洲大陸各國蔓延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

從奈及利亞到塞內加爾,從肯亞到加納,從南非到盧安達和多哥,越來越多的論壇和會議探討在農業、經濟、健康、教育、軍工和金融等領域展開人工智慧合作的各種可能性。

與中國一起,美國也在大幅增加對使用人工智慧作為發展工具的非洲公共實體、金融機構或私營公司的投資。

但正如通常所見,中國的投資風格在許多方面與美國不同。

多哥商業開發公司KAUZA的市場營銷專家兼執行長內維爾·夸梅·烏坎亞(Nevilles Kwamey Wukanya)表示:「在中國的支持下,我們將能夠開展許多重要項目,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人工智慧的大力發展,這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典範。因此,如果北京決定特別向非洲青年開放大門,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合作,以獲得重要的社會、經濟和金融影響。」

由於習近平推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主要關注非洲大陸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去年四月,雙方在廈門舉辦了一次峰會:中國-非洲網際網路發展與合作論壇,數百名代表來自至少20個非洲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鑑於非洲建設更好的電信和數據中心的目標,中國決定主要投資於大型項目的基礎設施,而不是投資於個別的本地公司。

美國也在調整其對非洲技術環境的興趣。在拜登的「繁榮非洲」倡議下,非洲科技貿易聯盟於2023年4月成立。該聯盟包括來自PayPal、萬事達、思科、Visa、DHL等20多個私營部門。美國科技巨頭谷歌於2018年在加納首都阿克拉開設了首個人工智慧實驗室,同時IBM在南非和肯亞建立了研究中心。

「在非洲,許多人認為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因此很多公民將這個領域視為敵人,而不是將其視為一種巨大幫助,」烏坎亞繼續解釋道。「中國和非洲長期以來一直是合作夥伴,我們總是合作。我相信,如果我們也在人工智慧領域合作,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其潛力,我們將能夠實現尚未實現的目標,並創造出具有附加價值的產品。」

南非於2022年成立了南非人工智慧研究所(AIISA),旨在資助以下項目:「用於礦業的人工智慧、大型政府數據云的建設、用於汽車行業基礎設施改進的人工智慧、現代化公共服務、數字農業和人工智慧增強的食品生產」。

儘管南非人工智慧研究所位於約翰尼斯堡商學院,但在全國各地的不同大學都設有其他「中心」,旨在幫助南非多個行業。人工智慧中心已經在「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汽車、交通、軍事和國防」等方面提供幫助。

南非政府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幫助解決南非的失業、不平等和貧困問題。」

史丹福大學人本人工智慧研究所撰寫的一份報告強調了這樣一個事實:「去年,美國是主要的人工智慧模型電腦程式的領先來源,擁有61個,而中國只有15個。然而,在人工智慧專利方面,中國以61.1%位居全球第一,而美國僅占20%。」

本月初,在多哥首都洛美,國際專家齊聚一堂,討論在該國舉辦的首屆人工智慧周(SIA)上的各種倡議。洛美正逐漸成為西非數字革命的重要中心,當地政府正在尋找投資者。

來自加彭的戰略情報顧問、外交研究與行動實驗室(LaRAD)執行主任拉格朗日·菲德勒·阿格南克佩(Lagrange Fidèle Agnankpe)說:「我相信中國已經展示了其可信度,因為我們從非洲的變化中有時間看到這一點。」

阿格南克佩說:「我相信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非洲的人工智慧領域仍然是一片處女地,非洲人需要在所有這些會議、峰會和論壇結束後了解應該採取的措施。此外,我們不能在人工智慧方面受制於任何人,必須為數字去中心化制定規定,並在國家、區域和整個非洲大陸制定相關法規。在這些數字政策制定之前,中國會按照他們的意願做出貢獻,這可能對非洲不利。最重要的角色屬於我們大陸。」

中國監管機構公開表達了與非洲在人工智慧治理方面合作的願望。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CAC)在四月初發布了一份聲明,強調「加強人工智慧政策、技術、產業、應用、治理和最佳實踐的對話與合作機制的重要性;在中國和非洲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之間促進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涉及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

中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CAC)強調的另一個基本因素是「防止人工智慧濫用和網絡攻擊」,這對個人、公司和機構的日常生活構成了持續威脅。

中國監管機構建議北京和非洲國家也應「與聯合國合作,建立人工智慧治理機構,並在監管技術領域中增加開發中國家的代表性」。

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非洲開發銀行(AfDB)和美國公司英特爾表示「已正式合作,共同改造非洲的數字生態系統。這一合作夥伴關係旨在為三百萬非洲人和三萬名公務員提供人工智慧技能。」

非洲開發銀行工業與商業發展署代理主任烏斯曼·法爾(Ousmane Fall)在與媒體交流時談到了數字技能對非洲青年的重要性。「隨招數字技術的進步,我們的世界正在迅速變化,我們的青年人口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8.3億」,他說。「要實現大規模和快速發展技能,我們需要來自所有方面的合作。」

根據摩洛哥新南方政策中心去年發表的題為《非洲的人工智慧革命:經濟機遇與法律挑戰》的報告,非洲大陸在「控制人工智慧技術不當使用和抓住人工智慧市場機會」方面仍然落後。作為非洲人工智慧投資領頭羊的南非擁有700多家投資了人工智慧的公司,而奈及利亞至少有450家公司。在東非地區,肯亞以204家公司居首,而坦尚尼亞和烏干達則各有44家公司。

布里吉特·奇拉洛·阿索蒂(Brigitte Tchilalo Assoti)是一位年輕的多哥女性,目前在洛美的一家名為MIWOCOMM的通訊公司工作。她去年在象牙海岸工作時第一次發現了人工智慧的優勢。現在,人工智慧已經成為她日常職業生活的一部分。

「我開始主要使用人工智慧來反思和建議公司的戰略計劃,」她說。「這樣做速度快多了,特別是當你有一個好主意但又對如何實現它感到猶豫不決時。然而,我們必須確保非洲青年首先在人工智慧領域接受良好的培訓。至於美國和中國在非洲的競爭,我並不太關心誰會贏。我只希望非洲能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