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漲舒服了,我把昨天+前天虧的都找回來了,就差周二那天。最重要的是周五漲一天算三天,心情敞亮,明天開開心心出發旅遊。
行情具體周日晚上再分析,先說兩個事。
第一件事很離奇,今天盤後大量的政府藍V集體轉發了一篇文章《外資金融機構:當前中國股市估值合理投資者對後市普遍樂觀》。離奇的不是文章內容,而是轉發的這些體制內帳號,很多和股票,甚至和泛財經一點關係都沒有。
比如某些地市的警局,審計局,社保局,縣政府官V、藥監局、市政府官V、司法局、文旅局..各市各縣,各個部門,都在群推同一篇文章。我一開始還懷疑是不是體制內宣傳口操作故障,但等了半天這些號也沒刪帖,那看來就是刻意為之。
這事以前沒見過,這算什麼信號?我可以把它理解為公務員牛市總動員嘛,告訴那8000萬人不要慌,大家一起上?
文章本身沒什麼特殊的,我留個國家藥監局的連結,你們有興趣自己點過去看,真沒啥,就是比較典型的樂觀唱多貼,估值合理,行情火熱,預計還要漲。
國家藥監局《當前中國股市估值合理投資者對後市普遍樂觀》
另一件事是白天那會財新報導某個官員被查,但是文章發出後又迅速刪除,不過已經被人截圖轉發,各個群廣為傳播。財新之所以發了又刪,肯定是因為還沒官宣的不能說,他們不能說我更不能說。該官員大家都認識,該職位歷任就很少有善始善終的。
今天晚些時候,路透社也發了這條信息補刀,所以置信度很高,我覺得超過90%了,等過幾天官宣吧。
……
明天我就出發去敦煌了,接下來兩天夜報內容估計都是遊記為主。
敦煌是我很早就想去的景點,中國三大石窟我已經去了兩個,從時間順序上最早是敦煌(十六國°),再是雲岡(北魏)、龍門(北魏、隋唐)。
好奇心重的人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是這3個地方有大型石窟?
原因很簡單,這三當年都是交通主幹道。龍門石窟在洛陽的門戶要道,雲岡在大同西線要道,洛陽和大同曾經都是北方政權首都。而敦煌,它是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最西邊的重鎮。
敦煌再往西就是陽光(絲路南線)和玉門關(絲路中線),從中原去往西域的商隊在敦煌這裡即將一分為二,小時候學過的古詩「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都是在這裡寫的。
佛教盛行的南北朝、隋唐,權貴階層喜歡僱工匠在墮胎量大的交通要道兩邊修佛像,弘揚佛法的同時給自己積攢功德,於是就有了流傳至今的三大石窟。
後來到了明清時期,貿易路線轉移,絲綢之路荒廢,敦煌也隨之沒落。直到1900年有一個姓王的道士發現了藏經洞,裡面有5萬多冊藏書,外國文物商人聞聲而來,連蒙帶騙搞走了大部分,只給我們留下了1萬多冊。
4萬多冊敦煌藏書流散海外多個國家,這當然是中國考古文物的重大損失,但也讓敦煌文化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敦煌學就是世界文化圈裡的顯學,敦煌文化也成為現代中國在全球第一個知名IP。
我說個小故事你們感受一下。上世紀五十年代某個貴州酒廠試圖拓展海外市場,但它們的品牌當時在國際上幾乎沒有名氣,需要一個更具國際辨識度、更容易被海外消費者接受和記憶的商標,於是就在1958年選用了敦煌高窟第321窟的「飛天仙女°」團作為商標logo,至今沿用。
無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是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敦煌都是中國第一批,如果你對咱們華夏的歷史文化感興趣,那敦煌是此生必去的景點。我早幾年就想去,之所以一直拖到今年,主要是還是那裡有點遠,我帶著兩個老人出行不能走太遠太久,否則老婆一個人在家照顧2個孩子就會比較辛苦。這次我出去4天,她已經嘟嘟囔囔我好幾天了
……
從敦煌文化在世界廣泛傳播,我有一個感觸,就是文物的流散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試想如果那5萬冊書全部被保護在國內,敦煌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一定差了很多個數量級。
同理還有圓明園被搶的十二生肖,很多人不清楚那些銅像其實只是大水法的12個水龍頭,要論當年被搶的寶貝怎麼排也輪不到它們,但現如今十二生肖已經是圓明園最有名的被盜文物,甚至在很多場合已經是愛國主義的標誌載體。
你們有想過原因嗎,就是因為它這一套有12個,流散各地,流動性好,隔幾年就會有交易或者歸還的新聞,一遍又一遍的強化公眾的認知。目前已經找回來7個,還有5個下落不明,所以這個ip還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長性。
多年後當最後一個生肖回歸中國,全套集齊,我都難以想像這會產生多麼轟動的輿情。文物本身的藝術價值固然可貴,但更稀缺的是文物在歷史變遷中承載的故事。十二生肖從當年被搶流散至全球各地,再到一件一件被找回來,重新集齊成套,這背後的故事和隱喻只要想一想就會渾身起雞皮疙瘩,我看好它們最終會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文物,沒有之一。
從上面這兩個例子,我覺得一個ip想要更大的擴張影響,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渡股份,讓更多人參與持有,參與交易,增加流通曝光。
再引申一步,把IP換成公司,上面這段話也是成立的,這也是那麼多家族企業尋求上市的原因。
今晚就這些,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