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落幕後,中共高層動作頻繁。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與中辦主任蔡奇先後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而中共軍方則由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率領,與張升民、劉振立共同召開學習四中全會精神的首場報告會。多方分析認為,這一系列布局顯示習近平已退居二線,正進入類似華國鋒式的「讓權不讓位」階段,但宣傳仍維持對習的高調吹捧,凸顯中共體制的封閉本質。
旅美政論家陳破空指出,本次軍方宣講呈現微妙差異——張升民在發言中強調「兩個確立、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及「軍委主席負責制」,態度謹慎;而張又俠僅提「兩個確立」,未全盤呼應。陳分析,這透露出張又俠對習近平的不滿或疏離。他強調,「張又俠地位極高,是現今軍中實質掌權者。何衛東下台後,他一人獨大。」
更引人注目的是,習近平未出席該會議,也未像以往那樣發表書面致辭或由人代讀。陳破空認為,這意味著習近平與軍方距離拉大,權力中心已出現分化。
在文宣系統中,丁薛祥11月4日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為題,在《人民日報》刊文,談國家發展藍圖,語氣頗具「總書記風格」,卻未提「四個意識、兩個維護」等習式口號,僅稱「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他還將習近平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並列,顯示出措辭明顯收斂。
中辦主任蔡奇則在11月3日發文《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重申「兩個確立」「四個意識」「兩個維護」,並強調反腐鬥爭。陳破空認為,蔡奇雖是習近平的親信,但其講話缺乏實質意義,因為他並非中紀委書記或組織部長,「這些文章的出現,象徵回到集體領導制——蔡奇主管黨務,丁薛祥主管政務,張又俠掌軍權,習近平名義上仍在,卻實已退居二線。」
時評人「牆內普通人」則指出,習近平目前處境類似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華國鋒:雖已在權力層面被邊緣化,但宣傳仍維持高調吹捧。他回顧1976年「四人幫」倒台後,華國鋒短暫執政期間,中共教材、報紙、廣播仍天天稱頌「英明領袖華主席」。直至兩年後權力移交,民眾才逐漸知曉內部變動。
「牆內普通人」分析,中共延續這種模式是出於統治安全考量。中共視「外有美國為敵、內以人民為敵」,不敢公開高層權力變動,以防社會震盪。他指出,中共在宣傳上永遠不會承認錯誤,即使路線轉變、領導更迭,也會繼續高唱「習近平新時代思想」,因為「這是體制的本能反應」。
他最後總結:「即便未來習近平徹底下台、胡春華或他人上位,中共的權力邏輯與宣傳機器依舊不會改變。宣傳永遠服務於權力,而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