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對中共動真格?普京下達「死命令」

面對中國稀土的管控,普京政府也動真格了,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11月4日,克里姆林宮突然發出了一項新指令,普京親自簽署,要求俄羅斯政府在12月1日前拿出一份關於稀有金屬和稀土金屬的長期發展路線圖。

也就是說之後俄羅斯要重點發展稀土開採和精煉產業,那麼,普京為何突然要對稀土下手?俄羅斯在稀土領域又面臨哪些挑戰?

稀土困局背後的「戰略焦慮」

眾所周知,俄羅斯國內一直不缺礦,但缺的是把礦變成產業的能力,數據顯示,俄羅斯境內已探明稀土礦床多達18個,總儲量超過2800萬噸。

光聽這數字,很多國家都得眼紅,但實際開發率呢不到2%,這不是資源的問題,是體系的問題。

俄羅斯的稀土產業鏈幾乎是斷裂的,從開採、冶煉到高端應用,嚴重依賴外部技術和設備。

更致命的是,俄羅斯有75%的稀土需求靠進口,而這其中的大頭來自中國,這就像一個國家的晶片全靠別人提供,一旦被卡脖子,整個高科技產業立刻癱瘓。

普京不是第一次提稀土,但這次不一樣,他把這件事寫進了國家安全層面,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甚至說:「稀土產業鏈的自主與否,關乎俄羅斯主權的延續,」聽上去誇張?但在俄烏衝突背景下,這種說法並不離譜。

更現實的壓力是全球供應鏈正在重構,中國控制著全球約70%的稀土供應,美國和歐盟都在努力「去中國化」,俄羅斯如果還坐視不動,只能在未來被邊緣化。

稀土不只是材料,它是晶片、雷射、衛星導航、電動汽車、飛彈武器的核心原料。想要科技獨立、軍工自主離不開稀土,所以普京這次動真格了,不再是喊口號而是下「死命令」。

除了政策上的行動外,俄羅斯工貿部已經設定明確目標:要將目前年產2600噸的稀土提升到5萬噸,翻了近20倍。

為了這個目標,俄羅斯將投入7000億盧布,大概等於63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西伯利亞稀土加工產業集群。

什麼叫「加工集群」?不是挖個礦就完事,而是從稀有金屬冶煉、分離提純,到磁鐵製造、半導體應用,整個上下游全鏈條都要建起來。

尤其是磁鐵,俄羅斯目標是在2028年前,在格拉佐夫建成第一家稀土磁鐵生產廠,要知道,現在全球高性能磁鐵90%都來自中國。

除了砸錢搞產業,普京還盯上了交通通道,他指令加快中俄朝邊境的物流樞紐建設,包括升級現有中俄鐵路橋,還要在2026年前修好一座俄朝新橋。

這些橋不是為了旅遊,可能是為了讓稀土這種大宗資源能走出去,賣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還希望拉上中國、韓國等國來搞聯合開發,一方面要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另一方面又得藉助中國的技術和資本,這聽著像矛盾,其實是現實,俄羅斯現在的產業基礎確實薄,想短期內補齊,離不開外援。

但普京的想法可能不只是「求合作」,他更想「控主動」,通過引入外資搞開發,他想把主導權握在自己手裡,打造一個不完全被中國掌控的稀土供應鏈,這背後是對全球博弈格局的再判斷。

全球稀土爭奪戰已開場

這場稀土「競賽」,遠不止俄羅斯一個國家,中國早在多年前就掌握了稀土定價權,2023年以來更是通過出口管制,對美國等國進行過多次「技術反制」,稀土,成了國家間較量的籌碼。

美國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如今美國一邊和澳大利亞簽署稀土合作協議,一邊推動美國本土的稀土企業加快生產。

甚至連烏克蘭,也成了美國的稀土潛在合作對象,歐盟也沒閒著,愛沙尼亞的第一家稀土磁鐵工廠已經投入運行,他們目標是2027年前將對中國稀土依賴降至30%。

俄羅斯當然知道,如果繼續靠中國供應,未來在晶片、軍工、通訊等高科技領域將處處受限。

而我們中國也不是毫無防備,一方面加強國內稀土整合,另一方面通過「一帶一路」布局稀土海外資源,比如在非洲、南美多個國家都有項目落地。

某種程度上,稀土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第一戰場」,表面看是資源爭奪,實質是產業控制、技術話語權和地緣影響力的全面競賽。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此前在公開場合提到,未來願意考慮與俄羅斯進行稀土合作,這話聽上去像緩和姿態,但背景卻是美國想借力俄羅斯資源,同時壓制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

但現實問題是,俄美關係因烏克蘭戰爭陷入深冰,要想真談合作,難度不小。

普京當然清楚這一點,他現在下「死命令」推進自主化,就是不想在未來被任何一方牽著鼻子走,哪怕要砸錢、要冒險,也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而普京設定的12月1日最後期限,不只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信號,俄羅斯不想再當資源大國里的「加工小國」,這一輪政策轉向,意味著稀土將成為俄羅斯國家戰略中最優先級的任務之一。

但現實不會因為命令就自動改變,俄羅斯的稀土開發率低、技術鏈短、設備老舊,這些問題都不是幾個月能解決的,更別說國際形勢複雜,資本、技術外援能否順利到位,仍有很多不確定性。

不過,如果俄羅斯真能在這輪稀土戰略中實現突破,不只是自己走出依賴中國的局面,更可能打破當前中國一家獨大的行業格局,這對全球高科技產業、軍事技術乃至地緣經濟格局,都會帶來不小的變數。

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經濟競賽,而是一場涉及國家命運的長期博弈,普京下令動真格,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總之普京這一道命令,背後是對當前全球格局的清醒判斷,中國主導稀土多年,美國、歐盟都在設法突圍,現在輪到俄羅斯表態:不想再被依賴定義自己。

如果這條路真能走通,全球稀土市場的天平就會發生傾斜,從戰術到戰略,從資源到安全,稀土早已不是一塊「普通的礦」。

它是國家意志的延伸,是地緣棋局的落子。接下來,誰能真正掌握主動,全球都在看。

參考資料:俄羅斯衛星社——普京責成批准稀有金屬生產的路線圖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執筆刻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牆 免翻牆連結